杨元嗣想的没有错,在他见到耶律大石的时候得到了证实。
辽军的营地里杂乱无比,牧民们忙着喂羊牧马。
他们不像是一支军队,倒是变成了像达旦九部一样的部落。
只是耶律大石大帐门口的气氛才比较严肃,毕竟旁边的长杆上挂了几十个人头。
杨元嗣放眼看去,男女老幼都有,估计是耶律淳全家。
耶律淳是天祚帝的亲叔叔,耶律大石如此做法,估计也是彻底不想装了。
大帐内除了耶律大石,还有十几个首领。
现在耶律大石又暂时恢复了契丹的原始统治模式。
辽国那一套文武官员的职位已经不可用了。
现场的首领多数都是千夫长,他们也急切的想搞清楚杨元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给耶律大石提的意见是非常正确的,如果契丹的大队人马按照原定计划赶到大同城,结果就是给天祚帝陪葬。
现在这样的结果已经超出预期了,接下来怎么走,大家也都想听听元嗣的意见。
毕竟已经成功的事实就摆在眼前。
杨元嗣手里拿着一张羊皮地图,他一进来就将地图铺在中间的木头桌子上。
耶律大石和首领们都围了上来,仔细看那地图。
杨元嗣抬头说道:“先不看那地图,你们认为复国还有希望吗?”
现场一片沉默,其实结果谁都知道,只是不好开口。
耶律大石四周看了一圈,开口道:“现在女真如日中天,我们只能避其锋芒,积蓄力量。”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契丹未必就没有卷土重来的一天!”
“好!”
杨元嗣大喊一声,用力拍了一下手掌。
耶律大石被他这突然的举动吓了一跳,皱眉道:“不知道王爷有什么指教?”
杨元嗣语重心长的说道:“耶律兄有如此见识,实在是不容易。”
耶律大石苦笑道:“王爷就不要取笑我了,有话直说。”
杨元嗣道:“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咱们现在是站在一起的,利益也是一致的。”
耶律大石点了点头,现在看来形势就是如此。
金国现在已经横扫了草原,俨然就是下一个辽国。
辽国统一了北方和草原后干什么,金国很有可能也要干什么。
所以不论是大宋还是北方草原上的蒙古部落,还有契丹的残余。
他们现在最大的也是同一个敌人,就是女真金国。
所以这些势力之间虽然也会有矛盾,但是都是次要矛盾冲突。
杨元嗣想利用的就是这一点,草原既不能铁板一块,也不能一家独大。
耶律大石现在也比较迷茫,他也知道,可敦城也不是个久留之地。
可敦城里现在最多的反而不是契丹人,以回鹘人居多。
这也不是最大的问题,只要这三十万契丹人到了之后,就是绝对的强势。
可敦城的危机来自于它的位置。
蒙古部落现在脱离了契丹的压制和束缚,疯狂的互相吞并融合。
可敦城正好处在几个最强大的蒙古部落之间,说是群狼环绕也不为过。
蒙古部落之间的征伐厮杀是为了扩大势力,但是对契丹来说可就不是这样一回事了。
契丹人欠着蒙古部落的血债,只要部落强大了,这笔债迟早是要还的。
但是除了可敦城,耶律大石实在是想不出来还有哪里可以去。
杨元嗣将手指放在地图上,一直往西划。
在场的大多数人都看不懂这张地图上标注的位置和城池。
耶律大石却若有所思,他隐约抓住了杨元嗣的思路。
果然,杨元嗣的手指最后停在一个点上,众人迷惑不解的看着杨元嗣。
还没等杨元嗣开口,耶律大石抢先道:“王爷指的可是叶里密城?”
耶律大石之所以能够从地图上找出叶里密城,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去过。
叶里密城地处额敏河源头,周围土地肥沃,道路四通八达。
城里面的人大多数是回鹘人,也有一少部分契丹人。
回鹘人和契丹人的关系本来就亲密,如果能够去叶里密城倒是个落脚之地。
最有利的是叶里密城穿过大漠和草原,距离金人的势力范围几千里路。
绝对的安全!
杨元嗣笑道:“英雄所见略同,我给耶律兄介绍的正是叶里密城!”
帐内的众人一阵骚动,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过叶里密城。
杨元嗣又用手指在叶里密城周围划了一个大圈。
“周围千里之内,只有回鹘人、突厥人等几个部落,没有任何一股强大势力……”
耶律大石的眼睛亮了起来,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到达叶密里城,自己就是最大的势力?
他现在对于杨元嗣的敬佩又加深了一分,这个人几乎是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耶律大石正色道:“契丹全族都要感谢王爷,我已经决定就要去叶里密城!”
众人就算是不理解也不敢当场表示反对,毕竟耶律淳全家的脑袋还在门口挂着呢。
耶律大石跟杨元嗣商讨了一下细节,他们先去可敦城补足给养。
城内的人愿意走的就跟着契丹大队走,不愿意走的杨元嗣也保证他们的安全。
杨元嗣掏出一块铜牌,上面刻了一个“杨”字。
这个铜牌是杨元嗣和察合台、黑罕、达旦九部等约定好信物。
有了这个东西,耶律大石西迁的时候能够避免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路途遥远,契丹大队必须要在冬天到来之前赶到达叶密里城。
如果冬天还在路上迁移,对于游牧部落来说是致命的。
耶律大石这是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他握着杨元嗣的手说道:“天道轮回,如果我契丹还能有崛起的一天,定要报答王爷!”
杨元嗣在他耳边轻声说道:“如果你荣登大宝,别忘了来汴梁给我捎一杯上好的葡萄酒!”
耶律大石哈哈大笑,紧紧和杨元嗣抱在一起,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等从耶律大石营地出来的时候杨元嗣深深呼了一口气。
刘十三在旁边皱着眉头道:“阿哥你跑来跑去干什么?咱们累的半死什么好处也没得着,不如早点回家是正途!”
杨元嗣没有说话,目光却看向南方。
“是啊,该回家了!”
喜欢穿越大宋:逆转靖康请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转靖康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