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筑陵寝是一位皇帝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中国的皇帝都是现实主义者,即便是始皇帝这样相信海上仙山的皇帝,也一刻不曾放弃建设自己的陵寝,始皇帝从十三岁登基那一天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寝。足足建设了三十七年,可谓是当了多少天皇帝,就建了多少天陵墓。
始皇帝大兴土木建设陵墓的动机,历史小说作者九指神盖提出过一个想法,说这是类似于罗斯福新政的大型公共工程计划。用来消耗多余的社会劳动力——尤其是消耗六国的反抗者。
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历史学家的一致同意。大多数历史学家仍然坚持汉代官方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看法,认为秦始皇的工程建设目的是骄奢淫逸的暴政。但是考虑到司马迁的政治立场,考虑到史记本身具有极强的主观特性,考虑到司马迁所能采访到的人物——从汉朝皇帝到名将功臣,都是反秦的既得利益者,司马迁对始皇帝经济学政策的看法,必然存在局限。
帝王修筑陵墓,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人不一定能成仙,但是一定会死掉。陵墓才是一个皇帝最后的归处。也是皇帝本人唯一能决定的、只有自己独享的工程项目。
扶苏登基之后的第一项工程,其实也就是这个陵墓的工程。
和胡亥选择远离始皇帝陵园不同,扶苏选择的是紧邻始皇帝陵园修建自己的坟墓。
和始皇帝建设如山一般巍峨的陵寝不同,扶苏对陵墓规划的要求就只是:坚固、恒久、朴素。
这座陵寝的由大秦最有名气最具才华的建筑师梁二进行设计,在未央宫的某一个偏殿里,有一个陵墓的模型。此刻扶苏和张诚就在这个偏殿中,扶苏向张诚介绍自己这座陵墓的结构。
“用钢筋混凝土,为地宫制作了一个穹顶空间。地宫有正殿偏殿。我们百年之后,皇后和朕就安葬在地宫正殿之中。偏殿有朕生前所用之物的陪葬,还有一些书籍。接了电线和电灯作为长明灯,即便身在地下,也会日夜长明……朕的子孙负责给朕交电费。”扶苏讲了一个冷笑话。
张诚并不熟悉这个话题,觉得自己也不是朝廷礼仪专家、白事先生和陵墓设计师。你找我谈这个有啥意思?
不过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脑洞,始皇帝时如果有电灯,他老人家大概也会选择电灯,而不是选择人鱼油膏作为长明灯的。
“朕和皇后百年之后,就用混凝土浇筑,封死墓门,这样就不会被盗被挖开……主要是要防着点楚国人。”扶苏又讲了一个冷笑话。
楚国人似乎热衷挖坟掘墓以泄愤,楚国人伍子胥挖了楚平王的坟,楚国人项羽试图挖始皇帝的坟……只不过因为工程过于浩大,没挖成。
“梁二给我保证,说用钢筋混凝土来修建陵墓,即便千年万年也不会垮塌。这样棺椁就还可以减省一些。不必要非用黄肠题凑了……”
扶苏带着张诚来到旁边一个台子,这里是一堆木条搭建的一个方块。扶苏一根一根拆开木条,露出其下的棺椁。
“这个叫黄肠题凑,说是诸侯天子陵墓的必备制度,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为了保护棺椁不至于被其上的封土压垮罢了。按照我的职位,大概得砍掉上千棵千年古柏才能凑出这么多木条……太奢靡了!”
扶苏摇摇头。
“就只不过是保护棺材的一个套子,用柏木的理由无非两个,一个是坚固,一个是芳香。人总归是死的,用这些黄肠题凑不过是让王者体面一点。”扶苏看着张诚:“你是这世间最好的巧匠,给我设计一个棺椁的方案吧。配得上你的技艺,配得上朕的地位。”
张诚觉得大殿里冷森森的。
这个话题就阴森森的,两个年龄相仿佛的好友在讨论其中一个人坟墓的结构和棺椁的式样。
“按照秉直你所说,皇帝不过也就是一份工作,不过这份工作并不好玩,是一眼就能看到头的那种。做了皇帝,就再也没有晋升的机会,也没有人给你奖励。皇帝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死亡。等待死亡。得到这个工作,前提就是你的一位至亲和之前的皇帝也要死去……”扶苏的话似乎有很多哲理的意思,不过好像是冷笑话。
“陵墓总是要建的,我信得过你,给我点意见,给我点想法!你还是墨家的钜子,墨家想要的东西朕也给了,你来想想这个!”
“陛下所求,无非是坚固、芳香、有尊严,是吧?”张诚想了想,问。
“你最擅长总结了。”扶苏笑了起来。
“如果就这几样,那臣有一个不成熟的方案……”
“你说你说!”
“以透明琉璃为棺,以精铜函为椁。琉璃为棺华丽贵重,精铜坚固,如果还要增加一个保护,那就在地宫正殿以钢筋水泥取代黄肠题凑……其间填塞来自百越的各种香料……”张诚给的方案也不怎么靠谱。
不过扶苏喜欢。
就这么定了。
想一想自己躺在一大块如大象一样巨大的水晶之中,扶苏局的就这个也很气派。够得上帝王的规模。
“陛下,虽然选择墓地是人之常情,但是还是不要沉湎于这类事情里好一些。培养一些正常一点的爱好吧?”
“你是不是以为我愿意这样?”扶苏问。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