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7章 百万黄巾军
    话说曹操在等候一个机会,一个能让他顺理成章出兵拿下兖州的机会。

    很快,机会来了。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青州黄巾军向东入侵兖州。

    这一次,黄巾军似乎动用了全力,号称百万,一股脑就对着兖州东面杀来。

    说是大举进攻,实际与逃命没有什么区别。

    青州的黄巾军本就是为了生存四处抢掠,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在青州起兵之时,拿捏青州刺史焦和软弱胆小的性格,在青州横行霸道。

    后来袁绍任命臧洪接替为青州刺史,青州的黄巾军就被臧洪打得四处躲藏,直到无法在青州安身,于是不得不大规模地撤出青州。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十一月,青州黄巾军主动进攻兖州泰山郡,寻求出路。

    这一支号称百万人规模的大军,实际具有战斗力的也就半数,真正的精锐最多数万人。

    他们刚刚进入泰山郡,就被泰山太守应劭击溃,被灭了几千黄巾士兵,上万的老幼病弱被俘虏。

    这些人极有可能是可能是青州黄巾的家眷,换言之,应劭除了击退黄巾军外,还安定了上万的黄巾军。

    剩余的黄巾军不得不绕开泰山郡。

    他们想了一个十分妙的主意,派一个能说会道的人跑到了黑山军那里,跟他们讲,大家都是苦难人,都是被这个朝廷逼得走投无路了,不得不起兵造反,现在朝廷和那些门阀都想着要来剿灭他们,是时候联起手来对抗了。一起瓜分冀州,再瓜分兖州,到时候有的是地可以种,有的是粮可以吃。

    黑山军一听,妥妥的好主意,就同意了,准备西进与黄巾军汇合。

    黄巾军还想着自己的主意得逞了,结果还没有怎么动,就来了一个神人——公孙瓒。

    公孙瓒的骑兵大军杀得黄巾军毫无还手之力,顷刻间土崩瓦解。

    寻常百姓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清一色白色,齐刷刷高头大马,手中长枪亮瞎大眼,还没有动就一种强大的压迫感席卷而来。

    起初黄巾军首领还想要与之一较高下。

    可刚交手不久,黄巾军首领就发现不对劲,只能掉头就跑。

    北上的路被堵住了,只能南下。

    但是不管如何,泰山郡是安宁了。

    不管是谁,柿子总喜欢挑软的捏,这次黄巾军看中了一个兖州的小国,任城国。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拖家带口的黄巾军跑到了兖州任城国。

    任城国相哪里见过这么多人,自己整个国内管辖的人都没有这么多,一下子懵了。

    黄巾军就抓住时机,攻破任城,杀死了任城相郑遂。

    取得胜利的黄巾军胃口大开,似乎觉得自己又行了。

    于是,他们把目标瞄准了北面的东平国。

    东平国在兖州里也是属于小的国,黄巾军不敢对大郡动手,就算胆子发育了也是敢动小国。

    另外,他们也希望继续北上,与黑山军汇合去。

    恰好此时刘岱就在东平国里。

    这时候,兖州刺史刘岱岂是有两个选择,一个便是他自己带兵出击,凭借自己兖州的实力将百万黄巾军赶出兖州,另一个便是请人帮忙,北面的东郡就有一个现成的人,曹操。

    只是此刻的刘岱对曹操已经有所顾忌,面上兖州的主人还是刘岱,但无论从军事实力还是身边的能人强将,曹操都要在刘岱之上。

    关键袁绍站在曹操这边,东郡也已经落入了曹操之手。

    毫无疑问,引曹操入兖州剿灭黑山军,其效果得到了反噬。

    就如鲍信的建议,自己出兵,兖州还是刘岱的,曹操出兵,兖州就可能落入曹操之手。

    不得不说,鲍信是懂曹操的。

    若是此刻刘岱忍不住,请曹操支援,那就大大提前了曹操发展壮大的进度。

    曹操也正双眼紧盯着从青州来的这股号称百万的大军动向。

    一旁的荀彧和戏志才都看出了曹操的心思,只是此刻并没有好的名义,无法立刻出兵。

    戏志才跟荀彧交换了眼神,便建议曹操:“主公,这是天赐良机,是老天要拱手将兖州交于主公。”

    曹操惊讶地回头看着戏志才,明显就是在问三个字,为什么。

    戏志才微笑着解惑:“乱,才能生出机会。如今百万黄巾军入兖州,刺史刘岱忌惮主公的力量,定然会自己前去迎敌。我军虽然没有出兵的理由,但不要紧,只要刘岱出兵,我们就是赢家。”

    荀彧听了,也微笑着点头。

    倒是曹操有些迷糊了。

    这怎么讲?

    “主公细想,刘岱率军讨伐黄巾军,若是刘岱胜,必定会耗费巨大的人力,到时候主公就借口助刘岱安定黄巾军为由,接手黄巾军败军,增加兵力,皆是整个兖州就属主公实力最强,若是黄巾军胜利,主公就可以保障兖州安危的理由出兵,到时候一举击败黄巾军,便可顺势占据兖州。所以,不管哪边胜,只要他们打起来,主公便是受益之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解释通俗易懂,优劣显而易见。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深深地体会到了拥有谋士的乐趣。

    这三言两语便把一个难到要头痛欲裂的题目解开了。

    “那你说,刘岱刘刺史会自己出兵吗?”

    曹操问戏志才。

    “肯定会啊,他没有选择。主公刚来东郡的时候,刘岱就已经见识到了主公的厉害,他不是主公的对手。所以就算有主公坐镇,为了安全刘岱也会选择自己出兵。”

    曹操略有所思地捋着小胡子,那一撮小毛有着扎人的手感。

    没人看得懂此刻曹操的心思。

    那深邃的眼睛凝望着窗外,似乎是东平国的方向。

    “子孝,做好随时出兵的准备。”

    曹仁还没有反应过来,本能地应了一声,转身便走出了大堂。

    也正如戏志才所料,刘岱并没有选择请曹操出兵来剿灭这百万的黄巾军,而是亲自领军,前往东平国。

    一旁的鲍信见刘岱已经打定主意,便劝阻说:“如今贼兵有百万之众,百姓惶恐震惊,士兵毫无斗志,不可抵挡,我看贼人兵眷混杂,前后相随,贼军中也没有辎重粮草,只是以掠夺维持生计。如今对策,不如让部队养精蓄锐,先采取坚守,贼众想战不得,想攻又不能,等其气势低落,然后选拔精锐士卒,就能打败他们了。”

    刘岱也不屑一笑:“区区百万黄巾军,他曹操能打,我刘岱就能打。”

    真是应了那句话,说得越大声,下场越惨。

    喜欢曹操那些事请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