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3章 意外之喜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十月,官渡之战暂时告一段落,但曹操和袁绍方面的后续处置还没有结束。

    袁绍这一边。

    有人说田丰必受重用,毕竟事态的发展如田丰所料,只是袁绍并没有采纳。

    若是其他主公,如曹操或者张绣,都心存愧疚,对田丰刮目相看,更加重用田丰。

    但袁绍恰好不是其他类主公,有着独一无二的想法。

    他虽然嘴上说没脸面对田丰,但当逢纪打小报告说,田丰听说袁绍战败高兴地拍手大笑。

    袁绍是丝毫没有犹豫,立刻下令处死田丰。

    此番气量,确实不如曹操大方。

    再往更邪恶方向想,逢纪在这里充当的角色是自己还是袁绍的嘴替,不得而知。

    田丰其实也已经预料到。

    他说过一句话,袁绍胜则活,袁绍败则死。

    当狱卒还在怀疑田丰之言,袁绍的处死指令便送到了田丰跟前。

    一切如田丰所料,连狱卒都感到惋惜。

    这样一个神机妙算的智谋之士,居然还没有发光发热,便要长眠于此,着实可惜。

    另外,审配的两个儿子在官渡战场被曹操活捉。

    孟岱跟审配不对付,就撺掇蒋奇去跟袁绍打小报告,说审配这人一手遮天,家族势力又大,现在俩儿子被抓了,肯定要反水。

    郭图、辛评也在边上帮腔,使劲点头。

    袁绍一听,心里直打鼓,赶紧让孟岱去当监军,顶替审配守邺县。

    正好逢纪跟审配关系也不和,袁绍就找他打听审配这人到底靠不靠谱。

    逢纪却说,审配这人脾气是倔,但骨子里刚正,绝不会因为儿子被抓就干背信弃义的事儿。

    袁绍挺纳闷,你俩不是也不对付吗?咋还帮他说话?

    逢纪一连严肃地回答,公事是公事,私交是私交,国家大事儿更重要。

    这话让袁绍连连点头,觉得在理,于是审配的位子就保住了。

    自此审配、逢纪的关系更融洽了。

    但袁绍的身体却因为官渡战败而每况愈下,时常呕血。

    同时,冀州各个地方势力听闻袁绍战败,便纷纷反叛。

    当初依附袁绍,也不过是碍于袁绍强大的势力和四世三公的面子。

    如今既然袁绍打不过曹操,那便不需要再依附了。

    袁绍很快就派兵镇压了这些叛乱,不过这是建安六年四月的事。

    毕竟袁绍有四个州的实力,官渡损失虽然大,不至于一战不起,再加上冀州是当时天下最富有的地方,只要给袁绍时间,便可以东山再起。

    再看曹操这一边。

    袁绍败逃时,沮授来不及北渡而被曹操俘虏。

    沮授性格刚强,不畏权贵,面对曹操这个老相识,丝毫不影响他的意志。

    他当着曹操的面喊:“沮授不降,只不过被你的军士抓住了。”

    沮授的才华,曹操心里清楚。

    其实相比许攸,曹操更加希望沮授能投入他门下。

    于是,他劝说道:“分野殊异,因此相互隔绝,没想到今日会把您擒住。”

    曹操本想着缓和一下气氛,而沮授并不买账。

    他回答:“袁冀州谋略失误,自己造成战败。我智识能力都有限,自然被捉住。”

    曹操又说:“本初无谋,不能用您的计策。如今天下大乱超过一纪了,国家尚未安定,我正准备与您共同谋划对策。”

    沮授依旧不为所动,回道:“我叔父、母亲、弟弟性命悬于袁氏,若蒙您的心意,请速速将我处死,这才是我的福气。”

    曹操叹道:“孤如果能早点得到你,那天下也不足虑了。”

    于是赦免沮授,并给他优厚的待遇。

    但正如沮授自己所说,他的亲属都还在河北,为了亲属的安全,他也必须回去。

    所以,不久后,沮授密谋回到河北的袁绍阵营。

    曹操得知此事,不得已将其斩杀。

    同年十一月,曹府迎来了两个新生命,环夫人和杜夫人各诞下一子。

    曹操欢喜不已,分别赐名为宇和林。

    曹操也难得享受天伦之乐,安静度过这个冬天。

    到了十二月,荀彧忽然送来一份推荐书信,信中记录着卫觊关于关中的建议。

    曹操这才想起来,当初在官渡与袁绍对峙时,袁绍曾经派人联络刘表,希望刘表能出兵与他前后夹击曹操。

    刘表虽然面上答应,实际被曹操安排的荆南四郡困住,没有机会出兵。

    曹操不放心,想要利用益州牧刘璋与刘表的矛盾关系,便命卫觊为治书侍御史,出使益州要刘璋出兵牵制刘表,以避免刘表出兵扰乱后方。

    但当卫觊经过长安时知道入益州的道路已被阻塞,只好留在关中。

    很快,卫觊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关中是个丰腴富饶之地,但有一个问题急需解决。

    经历过董卓乱政之后,大概有十万户百姓逃离关中,流向荆州等相对局势稳定的州郡。

    如今关中安定下来,很多百姓期盼着早日返回家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回来的人根本找不到工作,原先的土地也被那些诸侯和当地有势力的家族霸占,他们只能四处打零工。

    关中的各路诸侯就看中了这一点,纷纷将这些人招纳为自己的部曲,增强自己的力量。

    原本关中各郡县的官方力量就相对薄弱,无法跟关中诸侯抗争。

    要不是钟繇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暂且稳住了局势,恐怕到现在还是混乱不堪。

    但长此以往,诸侯势力变强定然会影响到曹公的西面安定,这些诸侯也会成为曹公的隐患。

    于是,卫觊就写信给荀彧,汇报了他考察发现的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建议把盐重新管控起来。

    盐是所有人的必需品,更是国家的宝物。

    关中战乱之后,盐一直脱离管控,胡乱发放。

    如今关中暂时稳定,当设置人员监管卖盐,再拿赚到的钱买些粮食。

    若是有归来的百姓,就把粮食分发给他们,鼓励他们辛勤耕作,积累粮食,以使关中重新富裕起来。

    期盼归来的百姓无非就是想要安定的生活,若是如此做,他相信原先逃离的百姓定会回归。

    届时,朝廷再派司隶校尉留治关中并为主将,那么就可以逐渐削弱各路将领的势力,使地方官府的力量日益强盛,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

    荀彧收到书信,觉得此事特别好,便立刻把信汇报给曹操。

    收到信的曹操十分欣喜,便下令按照卫觊的策略执行,并派谒者仆射监督盐官,派司隶校尉钟繇管治弘农。

    在钟繇的治理下,弘农很快就收入了曹操囊中,也算是意外之喜。

    等到关中各地照此执行以后,曹操又把卫觊召了回来,提拔他为尚书。

    喜欢曹操那些事请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