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强国林立,广袤的土地,不代表无限的空间,资源的挤压,各国的猜忌,对未来的设想。
往往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被设想成为一场恐怖的风暴。
就在箕子来到大汉长安的同一时间,辽国的使者已经迅速抵达秦国,南州,明国,华夏等各国。
在一切还未开始之时,结局就已然被无数次设想和预料。
咸阳城,咸阳宫内,诸葛亮等到了始皇帝嬴政的接见。
金碧辉煌的大殿上,诸葛亮陈述着辽国的设想,交代出联盟的想法。
当选项出现在这位皇帝面前时,嬴政在思考着,如何才能为帝国迎来最多的利益:
“秦国要做些什么,朕要做些什么?为何联盟?”
很普通的询问,甚至是已经有了答案被诸葛亮无数次强调的回应,可经他口中说出,依旧顺理成章。
诸葛亮再次躬身拱手,说道:“商强辽也强,然则商远而辽近,交好商国,必然交恶辽国,一则为远方友邦,一则为邻国强敌,对秦国来说,自然与辽国联盟更好。”
不等嬴政反驳,李斯最先说道:“陛下,此言差矣,我大秦当年,用远交近攻之计谋才得以定鼎天下,如今辽国自身难保,何谈威慑?”
“坐看商辽对抗,我等才能稳坐钓鱼台。”
其言刚说罢,却突然感受到了一股磅礴威严,只见位于大殿中央的诸葛亮面容冷冽,神情肃穆,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强大的气息。
道道的金光出现在双眼中,磅礴的精神力近乎凝结成为实质,压的李斯喘不过气来。
“你···”李斯抬起颤抖的手,指着诸葛亮,心中愤懑,却说不出话来。
他堂堂大秦第一文士,法家第一人,天下翘楚,八阶强者,竟然被如此羞辱压制。
这时,诸葛亮平淡的声音传来:“我辽与秦,就如现在的我与李斯一般,秦很强,值得我们来拉拢,然则秦也很弱,不能作为这天下棋盘的棋手,难道秦皇陛下心中不清楚吗?”
平淡的话语揭露的是血腥的现实。
强国与大国之间的差距,如此形象的展现在了众人面前,武将愤怒,却不敢上前,文士恐惧,更无以言表。
“放开吧!”嬴政发话,大手一挥,威压即刻散去,算是给了李斯一个体面。
他就默默盯着诸葛亮,并未说话,但严肃的神情,凌厉的眼神,无不在表达着愤怒。
只听诸葛亮再道:“天下很大,然则神话级秘境仅有两个,于中州也仅有两国,商国能一统西陆,周国能一统南州,其中不乏神话级与传奇级的庞大帝国。”
“殊不知西州罗马,与大汉并列,强盛一时,前年也被神圣王庭压制,被迫臣服。”
“而我大辽,统一整个神话三国秘境,与汉唐都有交锋,实力难道秦人真的不清楚吗?”
此言,只为证明实力,而下一步,便是陈述利害了:
“辽国内外,无失信之举,行仁义之师,汉唐之强,商国之盛,却都被辽国抵挡,如若没有辽国,秦国真的能生存吗?”
“结盟之后,军事联动,相互配合,秦国结交近邻,而交恶远方敌人,不必担忧现有的危机,也不必担忧未来的安全,难道不好吗?”
最后,诸葛亮再言:“中州之大,可仅仅辽国商国两位棋手,难道神话之争,周边各国真的能决定吗?”
此言,道出了真理,神话级的争斗,神话级的体系,确实是他们无法想象和参与的。
刚开始嬴政众人或许不清楚,然则来到蓝星之后,见惯了强势一时的帝国被各式碾压。
也听说了其它大洲都被神话强国控制,天下好似仅仅只剩下了东陆一地。
嬴政不会轻易的以为,这是辽国的实力孱弱,中州东陆各国实力顽强,才会出现如此情况。
最明显的,或许也只有一个理由:
辽国不想,或辽国暂时有比统一东陆更好的发展机会!
只是现在,这个机会被打断了罢了。
诸葛亮还在说着,谈判的细则不断被敲定,最终确定了结局。
与此同时,南州洛城外,简雍走了出来。
送行的是一批穿着奇怪服饰,却是华夏人面孔的人,若是南州人肯定都能认出,这就是周人。
“此战既定,我辽周世代友好!”临走之时,简雍落下一言。
送行的姬发也说道:“一言为定!”
看着辽国使团车马渐渐的在北方远去,飞到了天空,穿过了云层。
姬发有些惆怅:“我大周与大商多次交战对峙,虽笼络天下诸侯,却仍然难成伐商之功。”
“如今蜗居南州,本想历经世代经营而重新入主中原,却来了这个辽国。”
身后,一样貌与其相似,表现儒雅的男子疑惑道:
“兄,辽国仅仅派出一个使者罢了,你又如何断定其强国商人,又为何愿意帮助他们?”
“况且,辽国若强而商国弱,我们为何不能拉拢商国,以此作为入主中原的机会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发言之人,正是未来的周公。
却见姬发摇摇头,只是望着远处离去的车架消失在西北方落下的夕阳里。
不知多久,他才说道:“告诫子孙,千年内不得入中州,各国土地开垦,不得跨入中州,各邦国不得与中州往来!”
说罢,他转身回到洛城。
·········
大唐的边境,短短两三天时间,辽国迅速集结了数十万骑兵部队。
这是段尘来到神话三国之后,最大规模的一场骑兵对战,也是一场毕其功于一役的灭国之战。
这场战役的总指挥为关羽,其亲率两万余青龙骑,顶在了最前方,这是辽国最精锐最巅峰的一批骑兵军团,也是辽国当前最接近传奇级的骑兵。
而在其之后,有吕布的两万并州飞骑,马超的两万余西凉铁骑,赵云的三万白马义从,单单是史诗级骑兵,辽国就集结了近十万之数。
更别提后方,颜良,高览,高干,张绣,王涛,陈平,邓艾,柳毅,等将领统领的三十万精锐骑兵。
这支骑兵军团,是辽国两大战区全部骑兵精锐的总和,目的便是用最快的速度平推大唐。
整整四十多万主力军,加上后方配合的兵员,达到了百万之众。
蓄力一击,却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集结出来,辽国的组织能力,已经强大到了可怕的地步。
新唐域与唐国的边境是一片大平原,辽阔而平坦的草场过后,便是大唐南境的广袤耕田。
此时几十万大军骑在战马之上,或是装配具装全甲,或是装备皮甲,或是手拿大刀,或是双刀,或是长枪,或是弓箭,或是弓弩。
而在其身后,一大批备用战马跟随,拖运着物资,虽无人指挥,却是排列整齐,相互之间距离,位置,规整而完美,宛如一场盛大的阅兵。
能够训练出如此配合的骑兵,要求的不仅仅是将士的能力,更是驯马师的技能,马匹自身的素质。
关羽站在这支军队的最前方,胯下的六阶辽东青马,青鬃随风摇曳,他身姿高大,此时骑着高头大马,就更为显眼醒目。
一身红色披风,格外显眼,他目光眺望天空,能够看到浓密的云层遮蔽。
这云层并无云气的能量波动,宛如普通乌云一般,可眼下四十万大军散发出来的气息和各种动静,却在其遮蔽之下完全消散掉了。
这便是辽东最新一代文士掌控的能力【隐蔽】
名字不必多提,因为这能够遮蔽四十万大军能量波动,行军动向的能力。
不仅仅来自于一个文士,而是十多个达到二三流文士的年轻人。
文士,这些年的发展,已经颇有批量涌现的趋势,虽没多少达到一流,或是顶尖水平,然则二三流文士已经非常普遍。
就像是现在,全军当中,掌控【隐蔽】类技能的文士,十多个,相互合力之下,隐蔽四十万神话级大军的行踪,就不再是虚妄。
“全军准备,目标:唐国长安,出击!”
关羽的声音传遍全军,目光一闪,磅礴的青色云气冲天而起,青光乍现,照耀周边数百里,这片千里草场之上,青云遮天蔽日。
从中透出淡淡的紫光,像是祥瑞出现,让人不由的感到震撼和恐惧。
徐庶走出,点了点头,大手一挥,配合田丰一起,一条由青云组成的道路闪着淡淡的青光,出现在了半空当中。
这条道路宽数千米,延伸到天际,有数万公里长,可以直接跨过大唐南边一域,使得大军在两三日之内直冲大唐腹地。
青云道出现,关羽最先骑着战马,冲入道中,身后青龙骑开路,大军相继涌入青云道之上。
一眨眼的功夫,大军向前行动,后方的道路开始崩塌,前方的道路逐渐延伸。
无数文士配合隐蔽行踪,组建通道,协调云气。
无数将士配合骑兵行军,协调军阵,形成云气。
几十万大军,从未如此协调,突然出现在了大唐边境,突然出现了一条道路,又突然的奇袭,朝着大唐腹地长安域冲杀而去。
······
当辽东发挥内政外交和各种军事行动之时,箕子才刚刚和大汉进行谈判。
不出意外的,联合的这个选项毫无争议的摆在了两国面前,刘彻从未有一天感到如此舒畅过。
当大商的使者来临,一直以来压在他们身上的,名为辽国的阴云,好似就即将烟消云散了。
信心出现在了两国人心中,并迅速蔓延,来到了大唐的长安城内。
谈判的利好消息出现的那一刻,结盟的程序即刻展开,三五日内,无数的消息来回传递,一道道极为有诱惑力的利好条约相互签订。
商国的大军开拔,军事机械提前的调动,当汉唐的军队准备配合行军之时。
大唐的长安城,接到了前线的紧急军报。
“什么,辽国的军队构成的一条通道,已经来到了长安域周边,直入长安?”
当李世民从仙阁第一次收到这个消息时,他是难以置信的,可当他自己走出王宫,登上高楼,向南眺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