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章 大骨炖萝卜
    因着春播,镇上的肉摊没开摊。

    郑家父子二人忙着种田,他们家和林成贵家合一起育苗,这几日家里的牛也很忙,等忙完这一阵,才能杀猪开摊。

    身体好起来后,周舟如愿沾水洗了头和澡,一身清清爽爽,还换上新衣裳,虽然颜色素了点,可周舟很高兴,郑大娘给他做的呢。

    郑大娘进屋,想看看周舟的衣裳还需不需要改,就见哥儿穿着新衣一脸欣喜地转圈,左看看右看看地欣赏。

    到底年纪还小,换个新衣服就这样高兴。

    衣裳宽松了些,郑大娘看着就挺好,现在看着空,是因为哥儿瘦,等身上的肉养起来就好了。

    “粥粥真好看。”郑大娘笑着夸赞。

    周舟还陷在被郑大娘看到他转圈的窘迫里,脸红红地很不好意思,这会儿听了一句夸又开心了,嘴甜道:“是大娘手巧,衣服做得好看!”

    逗得郑大娘爽朗大笑。

    自从能帮家里做事后,周舟黏郑大娘黏得很紧,大娘去哪他就去哪,大娘煮饭他就在灶口看火,大娘盛菜他递碗,大娘喂猪他就提猪食的桶,大娘做针线活他就在一旁帮忙扯线。

    郑大娘也嫌他太忙乎,打发他自己歇会儿。

    周舟这小跟屁虫样看得郑老爹一脸新奇,他原以为小哥儿看着白白净净,身子又瘦弱,干不了什么活,没想到还挺勤快。

    夜里躺床上就把这话跟婆娘说了。

    郑大娘笑着往郑老爹胳膊上拍了一下,过了会儿又感叹,粥粥确实身子弱了些,但人不娇气,嘴甜听话,帮不上忙也要在旁边陪着学,不是闹妖的性子。

    “你看家里似乎没什么变化,可他做的活一点也不少,平日我做家事也是零零碎碎的,麻烦又费时,现在多了个人陪着一起忙活,还能听我说说话,我就觉得很好。”

    郑老爹想起这段时间家里确实热闹了些,也跟着点点头,安慰老妻道:“你也辛苦了。”

    反倒是郑则就没那么好受了,这些天来他都没能跟哥儿说上几句话。

    哥儿穿着新衣裳,走出屋里时脸上的笑容还没消散,白软软的脸,笑得面颊鼓鼓的,脸上的小窝都笑出来了,郑则瞧见了手痒痒,想捏。

    他走向前堵住了人,“娘给做的衣裳?”

    周舟笑容不减,高兴地点点头。

    郑则不出声了。

    虽说已相处一段日子,但周舟单独面对郑则还是有点忐忑,见对方沉默下意识就想去找大娘。

    郑则又堵住他,知道他胆小,还是忍不住逗一逗,“我的没有吗?”

    “啊?”周舟茫然地看向高大的汉子,没有什么?

    “新衣裳。”

    说完还低头用脚碰了碰哥儿的鞋尖:“我还给你买了鞋子。”

    周舟低头看鞋,突然觉得鞋子好烫脚,脚趾无意识地扣了扣,脸一下子就红起来了,“我,我”

    “你会不会做?”

    周舟想说不会,开口时却突然结巴起来了:“我,我我,我去找大娘了!“

    说完推开小山一样的汉子,一溜烟跑掉了。

    胆小鬼。

    郑则站在原地摸了摸胸膛,被碰到的温热触感还在,热到心里去了。

    

    郑大娘想带周舟去河边的菜地看看,清理清理菜园,把长好的菜都收了,吃的吃,喂猪的喂猪,免得烂在地里。

    家里汉子干活辛苦,吃得也多,郑大娘在吃食上准备得很用心。

    菜收了,到时也给林秋家送去一些。

    响水村背靠山,又临河,春转夏时期的河水高涨,听着声响就觉着心惊,这个季节家家户户都把孩子看的很严,天再热也不能让孩子去河边玩,落了水,村民水性再好也没办法和湍急的水流抢孩子。

    靠山靠水的好处就是村民农闲可以上山找野货,下河捞鱼,所以响水村的村民日子过的还算宽松,不至于吃不上饭。

    本来河边的地应该是最好的,但因为地势原因,雨水多保不准就要淹田,庄稼人不敢拿粮食赌,退而求其次种菜了。

    周舟第一次出门,有点紧张,怕人议论他,但大娘问他愿不愿意出去的时候,他还是点了头的,

    郑大娘锁好大门后朝哥儿动了动胳膊,“来,挽上,咱娘俩一起走。”

    他听话地去挽大娘的胳膊,露出一个笑来,心里一下就安定了。

    路上遇到李元家媳妇儿芸娘。李家也是外来户,村里就没几户是姓李的,所以对郑家还算友好,她人挺热心,就是爱说小话,平时就没少明里暗里打听郑则说亲的事。

    芸娘,就是当初河边的圆脸妇人,提着篮子瞥见郑家婶子的身影从一头走来,便扬起笑容准备打招呼,还没出声呢就瞧见另外一道清瘦身影从树影里一同走出,芸娘便忘了出声。

    还是郑大娘先喊了她:“芸娘这是要去哪儿呢?”

    “啊,哦,我正准备去给虎子他爹送水呢”说完也回神了,忙搭上一句:“你这是去哪?”

    “去菜地一趟,摘点新鲜蔬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句话的功夫,两人已经已经走到前头去了,芸娘也没好意思再追问身边的哥儿是谁。

    看那人清瘦,脸倒是白软讨喜得紧,是娘家来探亲的小辈吗?

    前些日子潘媒婆来了郑家,难不成这是说亲的夫郎?芸娘马上又否定了,那次不是听说没成吗。

    刚刚看俩人神态也亲近,估计就是探亲的亲戚了。

    芸娘有些兴奋,她快步走向田地的方向,送完饭她要去交好的人家打探打探郑家是什么情况。

    河边种菜的人家都会在菜地那围上半人高或者一人高的篱笆,不仅可以区分区域,还能拦住动物来糟蹋菜苗。

    郑家菜地方方正正,被隔成了细长的好几块,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菜地大多都种上了需要搭支架蔬菜,有黄瓜,豆角,丝瓜,苦瓜,还有萝卜,茄子,油菜等,豌豆长的尤其好,已经长到腰高,紧密茂盛地把搭架枝条的间隙填满了,豌豆花有粉的紫的白色,远远看去好像有蝴蝶立在上头,瞧着很是热闹。

    “你进来小心些,别滑倒了。”郑大娘打开小木栅栏上的绑紧的布条,回头叮嘱哥儿。

    “大娘,好多菜啊!”菜园里满满当当的。

    “嗯,所以你要多吃点,咱家才能消耗完。”

    “不过好些菜要到五六月才能吃上了,今天咱们拔点萝卜回家炖汤喝,你想吃酸口咱们也可以腌上。”

    蔬菜长得都挺好,过两天可以来加点农肥,今天先除草清理一下。

    周舟提着大娘给的小篮子,兴奋地立马想要拔,进了菜园到却不知道哪一垄才是萝卜,窘迫站在原地转圈。

    郑大娘在另一头边查看蔬菜长势势,边跟粥粥讲话,“还有芹菜,这个时候吃可甜了,咱们也摘点。”

    “嗯嗯嗯!”

    周舟还在转圈。

    突然道细细柔柔的声音提醒他:“萝卜在这里。”

    周舟抬头去寻谁在说话,左右看来看去也没找着人。

    “这儿”那人摇了摇手。

    这回儿瞧见了,有个人蹲在篱笆的另一侧,周舟见他额上有花印,便弯腰凑过去看他。

    “你是谁?”周舟睁着猫眼问。

    “我是月哥儿。”

    可能是没见过眼前的人,月哥儿也大着胆子问:“你又是谁?”

    “我是周舟!”

    周舟还没有跟郑家以外的人说过话,一开心白软软的颊边就抿出了两颗小窝。

    “粥粥”月哥儿下意识重复,他抬头飞快地看了一眼粥粥额上鲜红的花印,搭话后脸有点红,他忍住害羞说:“我不认得你,你是谁家的?”

    周舟刚想说话,另一头的郑大娘久久不见哥儿有回应,就找过来了。

    “粥粥怎么蹲那儿去了哎月哥儿也在。”

    月哥儿见到郑大娘立马就站起来了,磕磕巴巴打招呼:“婶子好,我,我来摘点菜,这就走了!”

    说完就真就急急忙忙走远了,周舟的目光跟着他背影看,不知道是不是走的急,他觉得月哥儿走得有点歪。

    见人离开后周舟转头朝大娘笑了一下,后者被他笑得心软软,问:“你俩都说了啥?”

    “他说他叫月哥儿,我说我是周舟。“

    “没啦?”

    “没了。”

    搁这蹲半天就互通了姓名,郑大娘好笑,只当他小孩子心性想认识同龄人,便说,“说起来月哥儿就比你大一岁,想跟他玩下次大娘带你去他家找他。”

    “我喜欢和大娘在一块儿。”

    “哎呦,天天和大娘在一块干活不烦啊?”

    “不烦,拔萝卜不累。”

    周舟已经开始拔了,吭哧吭哧干得很起劲,郑大娘在一旁用刀把萝卜梗去掉单独放,直到萝卜把背篓填满满了才叫停。

    菜园的活不少,翻地,松土,除杂草,给拥挤的菜苗移植,把歪斜的竹篱笆重新钉紧。这些周舟都没做过,但他没有抱怨,大娘怎么教他就怎么做,一开始的笨手笨脚,后来也渐渐把小锄头用利索了。

    郑大娘偷空悄悄看了哥儿一眼,见他拿着小锄头除草干得认真,面上也没有不耐烦,便放心让他忙活。

    杂草拔掉后收拾干净倒在路边,让行人踩踏或者太阳暴晒,彻底杜绝复活的可能。

    移植的幼苗脆弱,还得去河边提了水浇上才妥当。

    干完这些也日头渐西,临走前又拔了芹菜和莴苣,芹菜很鲜嫩,香气浓郁,这个时候吃最是爽口甘甜,周舟的菜篮装了两大把。

    萝卜梗也带回家喂猪。

    回程路上碰到了吴翠红,郑大娘心里觉得晦气,脸上倒也没表现出来,向前看着路也不和人对视。

    吴翠红上次在河边吃了亏,本来郑则成不成亲跟她家就没什么关系了,但是瞧见了郑大娘身边的周舟以为这是和潘媒婆说亲的人,她心里就冒酸气,看不上我家女儿,反倒是选了难生养的哥儿,吴翠萍忍不住想开口挤兑几句。

    郑大娘知道这人什么德行,抢在她开口前面对周舟说:“郑则也该忙完了,一会咱们回家把萝卜炖上,爷俩回家就能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