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7章 你们找郑则?
    第97章 你们找郑则?

    外出第十二天。下雪了。

    周舟仰头看,上空有无数小白点落下,他眨眨眼睛,睫毛冰凉凉的,脸上像是有细小粒冰碴子戳在脸上,雪粒落进领口,激得周舟缩紧身体。

    两人此时站在河岸边,郑则的棉衣婶子帮忙烤着,他们出来走走。

    雪天了,村里的小孩儿还不觉得冷,他们像上次一样挨靠在一起,像一群吵闹的小鸭子好奇地观察两个面孔陌生的人,小孩儿不敢和长着胡子又高高大大的汉子搭话,偷偷盯了人几眼后又围住周舟,“哥哥,那个人找到东西了吗?他不去船上了吗?”

    周舟蹲下来帮他们戴好帽子和护领,摇摇头,小声说:“没找到,我们明年春天再来找。”

    “哦,明年春天我阿爹也去船上。”

    “我阿爹也去!”小孩子们大声玩闹争执,很快又去玩了。

    周舟看着他们跑远,这次出来没找到爹娘……他心里虽仍旧惊慌害怕,但愿意相信郑则说的,爹爹娘亲还在,他们好好活着,他期待和他们相聚那天。

    “郑则。”周舟不敢再多想,转头看望着河面的郑则。

    “棉衣应该烤干了,我们回家吧,走吧,我好想阿娘了。”

    不知道阿爹阿娘在家好吗,月哥儿好吗,宁宁好吗,还有黑豆豌豆,它们长大了吗?

    他很想家里的床,想家里的饭菜,总之很想回家。

    郑则转头,见周舟抱着手臂蹲在地上,像只受冻的小鸡仔,他这才发现周舟戴了帽子却没有护颈,这次出门考虑不周,缺这少那,真是委屈周舟了。

    他赶紧走过去把人拉起来,一起慢慢走回村里。

    郑则回头看了一眼河对岸,他没有把心里不好的猜测告诉周舟。

    外出这段日子周舟已十分煎熬,流泪的次数,比刚来家里时还要多,郑则不想他再伤心难过。

    再者明年清明节再来白石滩,他们也要做好问不出消息的准备,种种考虑下,郑则选择先瞒着。

    两人在村长家住了三四天,第一天在村里打听消息,第二天撑船去对岸查探,第三天休息烤浸湿的棉衣,临走时村长一家都来门口送,“明年清明节再来吧,左右不过三四个月的时间,到时定会有好消息。”

    婶子装了几个馒头给他们带在路上吃,“孩子,拿着吧,不用给钱,明年见啊。”

    村长家还在学说话的小孙子也说:“哥哥,明年,见。”

    明年见。

    郑则和周舟郑重谢过。

    村长大儿子赶牛车送他们到附近镇上,雪天寒冷,郑则不敢让周舟冒雪赶路,他在镇上找到车行,花大价钱雇了一辆有车厢的马车,快马加鞭,用一天时间赶回响水村。

    两人到家时天色已晚。

    郑老爹裹紧衣服在家中四处检查落锁,他从篱笆空地绕到前院来,刚想把大门合上,门口传来马蹄声。

    “阿娘!阿爹!”周舟大声喊道。

    郑老爹欣喜应道:“哎哎,粥粥啊,回啦!”他赶紧把院门重新打开,走出去接两个孩子,又朝着堂屋喊:“蓉娘!蓉娘!孩子们回来了!”

    郑大娘披着棉衣急急忙忙走出来:“粥粥?哎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喊人进屋时她往外头多看了一眼,马车上再无其他人下来,郑大娘放下的心又高高提起。

    郑家重新点灯,厨房灶中柴火燃烧。

    车夫在他们家停留一晚,郑老爹领着人去篱笆空地停车,简单吃过东西后,车夫去小房间休息。

    两位长辈有很多话要问,热切地坐在一旁看两人吃饭。

    忽略郑则长出的满脸胡子,两位长辈一眼就瞧见了周舟吹红的脸,灯光昏暗,不知道他身形如何,眼下的疲倦却是掩盖不住的,周舟实在困顿,嘴里的东西还没咽下,坐着坐着都要后仰了。

    郑大娘心疼,让他先回去睡觉,“明早起来阿娘做好吃的,去吧。”

    等厨房郑则重新回桌前,还没等爹娘开口,他就先摇了摇头。没找到。

    郑大娘和郑老爹都叹了口气。

    郑则一边吃东西,一边细细将这十来天的经历讲给爹娘听。

    “还以为遇到打家劫舍的,没想到人家把我们当贼了。”

    “沿河岸继续走,一个村一个村问,都说没见过,没听说过。”

    “他一开口就要哭,一开始爹娘名字哽咽得都讲不全,就怕听到人家说出不好的消息”

    “马车是在白石滩河对岸坠下的,山崖凹陷处车厢窗格子树枝拦住”

    “应是被船救走了,难就难在,不知船只运货去哪里。”

    “我们打算明年清明节前再去白石滩一趟,守在码头一艘船一艘船问,有或没有,总要问清楚才安心。”

    夫妻俩听了面色凝重,两个孩子这一路不容易,吃苦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趟走得也值,好歹寻到点消息了,就是苦了粥粥那孩子,一颗心还要吊上三四个月。”郑老爹感叹道。

    郑大娘当即下决定:“过两日你们去收猪,杀猪,把肉冻上,我得给他补一补。”

    第二天,马车车夫早早离开。

    周舟回家后安心了,沾床就睡,睡得很沉,一家人安静做事,都有心让他睡久点。

    郑则起床后先是烧了水,早上天灰蒙蒙时他进了厨房,光线昏暗,把郑大娘结实吓一跳,以为家里进了什么野人。

    “这埋汰样要吓死谁,刮个胡子吧!也不怕粥粥醒了嫌弃!”郑大娘不耐烦朝他挥挥手。

    郑则心说周舟才不会嫌弃,晚上他还要摸着才睡觉呢。

    顶着胡子确实不太得体,郑则打算先刮个胡子,再好好洗个澡。周舟醒了估计也会闹着要洗。

    两个孩子刚回来,郑大娘在家守着,郑老爹吃过早饭收拾一番,准备去林家帮工,要去建房子咧。

    “你跟秋哥儿说一声,我今天先不过去,就说孩子们回家了。”

    郑老爹:“晓得了。”

    这时院里有人敲门,咚咚咚敲得很急促。夫妇俩对视一眼,大冬天的早上,会是谁来找?

    郑老爹起身,嘴里应道:“来了!”

    他拉开院门,先是看到了罗老汉,再稍微低头,门前还站了两个半大小子,其中一个后背还背着一个小孩。大冬天的,几个人竟还穿着草鞋,身上衣物轻薄破旧,两个孩子冻得面色青灰。

    罗老汉先开口:“我原是想拉车去镇上一趟,在村口遇到这两个孩子,他们先问这里是不是响水村,又说要找郑则。”他也摸不清情况,见两人实在可怜,便领着来了。

    郑老爹:“你们找郑则?”

    两个孩子冻得浑身发抖,被郑老爹的凶脸和身形吓住了,一时没敢开口说话。

    郑则还没来得及刮胡子,听到院门口有动静望去一眼,见阿爹双手扶在门上不知道和外头的人说着什么,他走向前查看。

    郑老爹刚好回头:“来,找你的。”

    儿子在哪儿认识的人?年纪还这般小。

    那背着小孩的半大孩子一见到郑则,活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他对着人直接就跪下了,哭着说:“我,我先前骗了你,我没有爷爷,我有个弟弟。”

    “求求你救救我弟弟吧!”

    “救救他吧!”

    小九实在没办法了。

    郑老爹惊讶地转头看儿子,这是怎么个事?郑大娘听见哭声也跑出来看。

    罗老汉见他们的确认识,把人带到后就走了。

    郑则:“先起来,你俩一起进来。”已经病了一个,回头这两个再病,他可真就帮不过来了。

    小房间正好空着,屋里暖和,两个孩子进了屋,紧绷的身子微微放松,还没完全缓过来,依旧抖得厉害。

    “你弟弟怎么了?”郑大娘把小孩放床上问道。

    小九抹了把眼泪,牙齿还冷得打架:“他平日挺好,昨晚开始突然浑身发热,怎么喊都不醒。”

    “我,我也没钱给他买药,他是我亲弟弟,我不想他死,只能来找你”

    他当时在弟弟鼻子下探手,感受到有气才没那么害怕,走投无路,最后决定来响水村,他们等城门一开就出发了,天寒地冻的,又饿又冷,两人轮流背弟弟,这才捱到村里。

    见郑则说不说话,小九急了,他伸手去拉人:“你说过的,你说过,有难处可以来村里找你的!”

    郑老爹夫妻不知郑则和这两个孩子有什么说法,不敢贸然插话。

    郑则点点头示意他小声点,周舟还在睡觉,他让小九安心:“没说不帮你。”

    沈大夫来后,坐在床边看了看,说脸上沾灰瞧不出面色,郑大娘便湿了布巾去帮小孩擦脸,“哎呦,还是个小哥儿呢!”

    郑老爹探头去看,额上真有花印。

    小九穿得单薄,小哥儿却穿得厚实,他怕是把唯一的厚衣服都给弟弟穿了。

    “风邪夹寒侵袭,汗毛直立,体内封闭发热,小孩脆弱被寒风刺激了,先喝几副药试试,退热就能好。”

    小九听不懂大夫说什么,只能选懂的听,一听到喝药,他立马看向救命大老爷郑则,郑则再次点头示意他不要叫嚷,药他会买。

    厨房小炉子里熬着药,郑家三口坐在一旁,看两个半大孩子狼吞虎咽。

    热乎的食物吞下肚,全身逐渐暖和起来,身子终于不再发抖了,瘦小单薄的孩子吃着吃着,无声流泪,眼泪滴答在桌上,两人都在想,肚子填饱的滋味真好

    小九放下筷子,抹了一把眼睛,狠狠心转过身跪在三人面前:“求求您收留我们吧!给口吃的就行,我们三人将来给您家做牛做马!”

    另一个孩子见状立马放下筷子,跟着跪下来,他不像小九一般会求人,只一个劲儿地“砰砰”磕头。

    “只要别把我们卖了,别卖我弟弟,我将来一辈子给您家干活,求求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