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32章 妖僧
    吴求贤为何会舍弃那高高在上、令人艳羡的太尉之位,毅然决然地来到如此荒僻之地兴兵造反呢?

    实际上,这件事情并非出于他个人的意愿,而是他与司马相如共同策划的一场阴谋。

    而要追溯起此事的源头,那就不得不提到白鹭国那位已然退位的太上皇——老皇帝黄良了。

    话说二十年前,年事已高的黄良深知自己大限将至,便将膝下的二儿子黄允郑重地托付给了司马相如,请其尽心竭力地辅佐。

    那时的黄允已是三十六岁的中年人,本无多大可能继承皇位,毕竟在他之上还有一个被册立为太子的兄长黄厝。

    然而世事难料,谁能想到黄良这位太上皇竟如此长寿。

    黄厝眼巴巴地盼着父亲早日退位,自己好登上那至高无上的龙椅,可惜天不遂人愿,最终黄厝没能熬过黄良,竟然先行一步离开了人世。

    就这样,原本毫无希望染指皇位的二皇子黄允,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帝。

    黄允此人生性放浪形骸,让人对其评价实难一言蔽之。

    单就其品德而言,简直不值一哂。整日无所事事,四处游荡,正事一概不理,堪称不务正业之典范。

    然而,对于吃喝玩乐这些享乐之事,他却可谓是行家里手,样样精通。

    无论是珍馐美味还是琼浆玉液,他皆能如数家珍;至于斗鸡走狗、声色犬马等娱乐活动,更是玩得炉火纯青。

    再看他家世背景,那可真是非同一般。

    其父高居庙堂之上,手握重权,英明果断,杀伐决断,令满朝文武敬畏有加。

    而他的兄长亦是人中翘楚,不仅文采斐然,谋略过人,更兼武艺高强,智勇兼备。

    有这样出色的父兄在前,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推断,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似乎都注定与黄允无缘了。

    正因如此,当黄允还是个年幼懵懂且刚刚开始懂事的孩子时,就已经决然地断绝了自己想要登上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宝座的念头。

    因为他深深地明白,前方等待着他的道路一片漆黑,没有一丝光亮,无论怎样奋力挣扎都不过是白费力气罢了。

    既然如此,又何必苦苦纠缠呢?还不如彻底放下心中的包袱,敞开胸怀去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

    就这样,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的黄允仿佛突然间挣脱了束缚住心灵的枷锁一般,整个人变得越来越洒脱和不羁起来。

    黄允十八岁刚成年,府邸中就已经收养了为数众多的美丽女子。

    每一天,他要么就是沉迷于繁华热闹、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当中不能自已;

    要么就是陶醉在充满金钱与欲望交织而成的纸醉金迷以及声色犬马的温柔乡里难以脱身。

    可是,太子离世,紧接着便是父皇的驾崩。

    让这个毫无准备的皇子,就这样莫名其妙登上了皇位。

    黄允被父亲叫到行宫之时,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成白鹭国的皇帝。

    新帝初登大宝,面对繁杂的政务可谓是一头雾水、茫然无措。

    无奈之下,也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宰相司马相如身上。

    而这位司马相如大人,对黄允亦是忠心耿耿,全心全意地想要改善白鹭国百姓们的生活状况。

    一人对宰相信赖有加,另一人则对皇帝赤胆忠心,按理说,这样的君臣组合理应相得益彰。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黄允由于多年来沉迷于酒色之中,身体早已不堪重负,变得羸弱不堪。

    他在龙椅之上仅仅坐了短短十年,就被各种病痛折磨得苦不堪言,夜晚更是难以入眠。

    遥想当年,当他自觉皇位与自己无缘之时,倒是活得逍遥自在,仿佛已然看破红尘,不为世俗之事所困扰。

    可自从登上这至高无上的皇位之后,他的想法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眼前这繁花似锦的美好世界,还有那后宫中众多娇艳欲滴的佳丽美人,他尚未尽情享受,又怎能甘心就此离去?

    就这样,鬼迷心窍的黄允也不知道究竟受到了何方妖孽的唆使,竟然不顾一切地四处张贴皇榜,广纳天下能人异士,只为求得长生不老之灵药。

    司马相如对此自然是知晓。

    然而,他始终对所谓的乱力怪神之说嗤之以鼻,坚信这些无非是些江湖术士精心编织出的谎言罢了。

    尽管如此,出于臣子的本分和对皇帝的关心,他还是苦口婆心地劝解了黄允数次。

    只可惜,皇帝似乎对此并不领情,甚至流露出些许不悦之色。

    眼见劝说无果,司马相如深知再继续下去恐怕只会惹得龙颜大怒,于是果断地选择了缄默。

    毕竟,在他眼中,皇帝这般执迷不悟的行径终究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倘若这世上当真存在神仙鬼怪之类的超自然力量,那么整个世界岂不是早已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

    怎可能安然无恙地延续至今?

    既然明知皇帝的所作所为必将以失败告终,那自己又何必冒着触怒圣上的巨大风险去苦苦劝谏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这样,在司马相如以及其他众多大臣们的冷眼旁观之下,形形色色的奇人异士如潮水般涌入白鹭国的皇城,纷纷向黄允呈上五花八门的长生不死药。

    一时间,皇宫内弥漫着一股神秘而诡异的氛围,时常能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人出入皇宫。

    且来说一说这黄允,此人虽说生性胆小怕死,但头脑却并不愚笨。

    他可不是那种天真到别人敬献何物便不假思索地吞食入腹之人。

    若真是如此行事,恐怕他难以存活至十年之后,怕是早早地便一命呜呼了。

    不管他人所进献之物究竟为何,哪怕那些人的言辞说得犹如天花乱坠、美轮美奂,黄允都会要求他们先行尝试食用一番。

    倘若他们不肯动口品尝,那黄允心中定然会升起疑虑,进而开始盘诘他们究竟身怀何种绝技,是否能够当场展示一番。

    可别小瞧了这看似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黄允,

    实际上他的涉猎范围极其广泛,对于各类鸡鸣狗盗之事皆有所知晓,虽称不上精通,但也能略懂皮毛。

    正因如此,这些自称为能人异士之辈想要轻易蒙骗过他的双眼,绝非易事一桩!

    在黄允这位皇帝连续斩杀了数百个招摇撞骗、装神弄鬼之人后。

    就在众人皆以为再也不会有真正的能人异士敢现身之时,

    皇宫之中终于迎来了两位身份特殊的访客——两位得道高僧。

    据他们自己所言,此二人乃是从遥远的天竺国子灵山远道而来。

    此次出行原本只是为了遍历天下山河,深入了解民间百姓的疾苦。

    然而,命运的安排总是充满戏剧性,当他们恰巧行至皇城之外时,无意间瞥见了白鹭国皇帝所张贴的那张皇榜。

    面对这样的凡尘琐事,起初这两位僧人并不想过多地参与其中。

    毕竟,以他们的修行境界和超凡脱俗的心性,世间的名利纷扰往往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然而,正所谓“出家人以慈悲为怀”,眼看着这皇城之中可能隐藏着无数受苦受难的众生,这两位高僧终究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决定暂且放下自身的清修,顺着缘分踏入这座皇城一探究竟。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两位不速之客,身为一国之君的黄允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尽管对方言辞恳切,但他心中依旧保持着几分警惕与怀疑。

    毕竟,在此之前已经有太多的骗子妄图蒙混过关,想要借着所谓的神通法术来骗取荣华富贵。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只见这两位高僧毫不畏惧地站在了满朝文武面前,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刹那间,一道璀璨夺目的佛光骤然绽放开来,如同一轮金日高悬于朝堂之上,将整个宫殿都映照得金碧辉煌。

    紧接着,更为神奇的景象出现了: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仿佛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感召,开始在空中相互交织、变幻无穷,时而化作奔腾的洪流,时而化为熊熊燃烧的烈火,时而又凝聚成巍峨耸立的山岳……

    眼前这般匪夷所思的场景,不仅令皇帝黄允看得目瞪口呆,就连那些平日里见多识广、历经风浪的大臣们也都惊得合不拢嘴。

    一时间,朝堂之上鸦雀无声,唯有那绚烂夺目的佛光和灵动多变的五行元素在尽情地演绎着一场视觉盛宴。

    说到此处,吴求贤的目光变得有些迷离,仿佛思绪已然穿越时空,回到了十年前那个令人永生难忘的时刻。

    当时,他也恰好身处现场,亲眼目睹了这一惊天动地的奇观。

    即便时至今日,每当回想起那一幕,他的内心深处依然会涌起一阵强烈的震撼之情。

    因为那种场面实在太过壮观、太过不可思议,绝非一般的江湖骗术所能企及。

    从那天之后,两位得道高僧便被皇帝请进了皇宫。

    皇帝为了彰显对那两位僧人的尊崇与重视,

    不惜耗费大量的金银财宝,精心打造了一座堪称奢华至极、美轮美奂的佛堂。

    这座佛堂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内部陈设着无数珍贵的佛像和法器,令人瞠目结舌。

    不仅如此,皇帝还赐予这两位僧人至高无上的荣誉——册封为国师,

    并要求他们时刻伴随在自己身旁,一同钻研长生不老之术。

    而司马相如自始至终对于这两个和尚心存疑虑和警惕,但无奈皇帝对他们深信不疑、言听计从。

    无论这两位国师提出何种荒诞不经的言论或要求,皇帝都会毫不犹豫地应允并执行。

    自从皇帝开始跟随这二人修行以来,他便终日沉迷其中,完全将国家政事抛诸脑后。

    朝廷上下一片混乱,百官们忧心忡忡却又无可奈何。

    就连一向备受器重的司马相如,如今也是一年到头难以见到陛下几次面。

    尽管司马相如心系天下苍生,一心想要向皇帝进谏忠言,但由于根本无法接近皇帝,纵有满腹经纶和一腔热血,最终也只能望洋兴叹、束手无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