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0章 截然不同的回答
    喝完汽水,王东升把媳妇儿,七姐和几个孩子送回家。

    随后来到火车站附近的副食品店,买了一些糕点、糖果。

    又找卖啤酒的黑市商贩,购买了十斤啤酒。

    幸亏,他来得早,再晚来一点,这啤酒就卖完了。

    买好东西,王东升根据于主任留的地址,找到于主任家,敲响了院门。

    “来就来,还买什么东西。”

    于主任打开门,接过王东升手里的啤酒,连忙把人迎进了院子。

    他们一家没挤在筒子楼里,跟他老丈人冯建军一样,住的是平房。

    房子五大间,院子十分宽敞,养着鸡鸭,还专门辟出一块地方,种着茄子、西红柿等蔬菜。

    “第一次过来,哪里好空着手。”

    进入到堂屋,王东升顺手把糕点、糖果放到柜子上,跟于主任媳妇儿打了个招呼。

    于主任家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女儿是老大,今年十六岁,正在上高中,儿子十三岁,刚上初中。

    招呼王东升坐下,于主任拿出一根中华烟,递给王东升。

    “这可是好烟,平时想买都买不到。”

    王东升拿着烟,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叼在嘴里,拿出火柴刺啦一声点燃,给于主任先点着烟,这才给自己点上。

    “你想要,哪天去百货大楼,我给你留两条。”

    “这烟,确实不容易买到,从外面买,不仅贵,而且容易买到假烟。”

    于主任深吸一口,吐出一个烟圈道。

    两人一根烟没抽完,冯卫东带着媳妇儿、孩子来到于主任家。

    他知道王东升今天要过来,所以,一看到他,就热情的和他打招呼。

    然后,找姑父要了一根烟,笑着说道:“升哥,昨天就想找你喝酒。”

    “我觉得你对咱们国家未来发展的见解,十分有先见之明。”

    “而且有理有据,这两天,我跟其他同事讲,他们还想反驳,但我用升哥你那天说的话,把他们说得哑口无言。”

    “同时,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想看看升哥你是什么看法?”

    “菜好了,咱们一边喝酒,一边说。”

    于主任见媳妇儿端着菜过来,立即招呼王东升和冯卫东上桌吃饭。

    然后,把啤酒拿过来倒上,拿出冰袋,让两人自己往碗里放。

    “卫东,你刚刚说遇到了一些问题,是啥问题?”

    “我不一定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就会瞎白活。”

    王东升端起碗,喝了口啤酒,问道。

    “你之前说咱们国家必然会进一步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以后个体户会越来越多,挤占国营厂的生存空间。”

    “导致国营厂发展不下去,甚至倒闭……”

    “这种情况真的会出现吗?国营厂肯定要比个体户、私人企业更有优势,个体户又拿什么跟国营厂竞争?”

    冯卫东喝下一大口啤酒,润了润嗓子,把自己的问题问了出来。

    他相信国家政策会越来越开放,也相信国家正在一步步的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无法想象国营厂不能跟个体户竞争的情况出现。

    “你有这种想法很正常,有一句话叫身在局中不知局。”

    “作为国营药材厂职工,你肯定认为国营药材厂,要资源有资源,要背景有背景,但,随着政策不断开放,个体户越来越多,市场上出现的东西越来越多之后,情况就会有很大不同。”

    “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买菜,即便国营菜站不要票了,价格跟外面菜农卖的价格一样,你是选择在菜农手中买菜,还是在国营菜站买菜?”

    “那当然是在国营菜站购买……”

    “我会在菜农手中购买。”

    于主任和冯卫东两人给出了截然不同答案。

    “于大哥,你是百货大楼的主任,自然是偏向国营菜站。”

    “卫东,你为何要在菜农手中购买?”

    王耀东问完,端起碗,跟于主任和冯卫东碰了一下,喝下一大口啤酒。

    “菜站的人态度差,总是一副爱买不买,不买拉倒的样子,并且菜有时候放好几天还拿出来卖。”

    “相反,菜农手中的菜更新鲜,态度更好。”

    冯卫东想都不想就把原因说了出来。

    他去国营菜站买过几次菜,那些工作人员,一个个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

    要不是有的时候,在外面买不到菜,他肯定不会去国营菜站。

    “这就是问题所在。”

    “所谓市场经济,就是谁的东西好,价格有优势,大家就买谁的。”

    “个体户为了能把货卖出去,赚到钱,自然是怎么好卖东西,怎么来,什么东西好卖,就去做什么东西。”

    “而国营厂不一样,干好干坏,都一个样。”

    “缺乏活力,不懂创新,或者说,不好创新,久而久之,走下坡路或者倒闭也是必然。”

    “国营厂倒闭,工人就会面临失业。”

    “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

    于主任、冯卫东两人都陷入到了沉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喝酒,喝酒。”

    “现在说这些还早,国家政策开放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最起码得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并且,政策放开会有一个缓冲期,让大家适应,最近这两三年肯定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王东升记得,要到九十年代,才开始大规模出现下海潮。

    今年才八三年,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三人喝到晚上八点多,又畅聊了半个多小时,王东升这才骑着自行车回家。

    夏季用电紧张,这时候,主路上的路灯有的地方已经熄灭,小胡同里更是一盏路灯没有。

    好在,今晚月光如华,即便没有路灯,依然看得清清楚楚。

    往后几十年,水泥高楼林立,汽车不分昼夜的奔驰,再也无法感受到这种在月光下骑车的宁静美好。

    到家的时候,七姐王爱萍已经带着孩子在房顶休息。

    只有媳妇儿许秀琴还留在屋子里看着小儿子,等他回来。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你们这是喝了多少?”

    看到自家男人醉醺醺的回来,许秀琴连忙从炕上下来,打了水,给王东升洗澡。

    “没喝多少,我这只能算是微醺状态,一点不影响办事儿。”

    王东升一把搂住媳妇儿,凑在她的耳边小声说道。

    “先洗澡,身上都是酒味、烟味和汗味。”

    许秀琴挣脱开,帮他把衣服脱掉,扔给他一条毛巾。

    王东升接过毛巾,打湿后,简单擦了擦身上,端着水从房间出来,直接把一盆水扣在头顶,顿时感觉浑身清爽。

    又打了两盆水,冲了两遍,用毛巾擦干后,进入房间。

    ……

    喜欢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请大家收藏:()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