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49章 永乐大典的推荐人
    “以我目前的能力,直接接手永乐大典,是否过于仓促?”

    “还是让更有能力的人来担任吧,我刚入内阁,尚无此资格接手如此重任。”

    于谦摆了摆手。

    于谦言辞平静,并无急切之意,毕竟他初来乍到,不愿过于张扬。此时若急于求成,恐生事端。况且,能入内阁已属难得,他颇为知足。

    朱棣见于谦如此态度,心中更是赞赏。他微微一笑,说道:“很好,你能有如此觉悟,太子果然没有看错人。”言罢,心情大好,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修永乐大典之事,便交由他人吧。”

    此言一出,众官员皆蠢蠢欲动,但朱棣并未急于宣布人选。他转而看向朱高着,笑道:“于谦有此才能,皆是太子之功。”

    朱高着淡然一笑,未置一词。朱棣心领神会,随即又望向自己的儿子,问道:“朕欲问太子,修永乐大典,你觉得选谁为宜?”

    此问一出,满座皆惊。众人万没想到,朱棣竟会将此事再询太子。于谦乃太子推荐,如今老爷子又就永乐大典之事征询太子意见,足见其对太子信任之深。

    朱高着略作沉吟,全场气氛顿时紧张。众人皆聚焦于太子,深知其一言可决定众官员能否参与永乐大典之编纂。

    永乐大典,乃永乐大帝一生心血所在,除征战沙场外,他最大的心愿便是多为国家作贡献。

    他因得位不正,一生不懈奋斗,渴求世人认同。英雄迟暮,若时光倒流,他愿成就更多。然而,岁月不饶人,他确已老去。这话此刻应验了。

    朱高着闻言,微微一愣,轻咳一声道:“此事我亦不甚明了。若父皇定要择人,我倒想到一人,只是此人恐怕难以相请。”言罢,他摇了摇头。

    此言一出,朱棣怒气更盛,觉其故意为之,脸色铁青,怒目而视:“你这小子,故意为之?话说一半,存心让我难堪?”

    朱高着连忙否认:“绝非此意!”

    “但你表现得正是如此!”朱棣不依不饶,“你说,那人究竟是谁?”

    此言一出,满朝寂静,众人皆注视太子,侧耳倾听,皆感好奇。

    朱棣目光流转,望向儿子。朱高着轻揉眉头,道:“既如此,我便直言,此人非他,正是国师姚广孝!”

    闻此,朱棣一愣,旋即醒悟,笑道:“对啊,我怎把他忘了?”

    朱棣哭笑不得,摇头叹道:“你这小子!”

    “今日便不与你计较!”言罢,他大手一挥,“退朝!”

    言毕,朱棣毫不犹豫,迈步离去。

    众人皆面面相觑,沉默不语,停止了所有的猜测。因为他们已经明白,皇上定是前往了鸡鸣寺。

    “好了,咱们回去休息吧。”朱高着微笑着说道。

    此言一出,百官皆感无语。他们深知这位太子爷平日里并不插手太多事务,大事多由兄长处理。即便身为太子,监国之责也依旧落在兄长肩上,这着实令人费解。这位太子爷似乎只是个名义上的存在,真正忙碌的是已封为靖王的朱高炽。

    在鸡鸣寺内,一切如常,宁静祥和。姚广孝正在院中诵经,闭目养神,享受着这几日因朱棣未至而得的清静。然而,这份宁静很快被一阵急促的呼唤打破。

    “老和尚,老和尚……”

    姚广孝闻声轻叹,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揉了揉眉头。

    “看来我这一次,终究无法再清闲了。”他苦笑自语。

    朱棣随后步入,满面笑容地看着姚广孝。但姚广孝的脸色却不太好看,他瞪了朱棣一眼。

    “皇上啊,您怎么又有空来我这儿了?”姚广孝问道。

    朱棣见状,笑道:“怎么?我来看你不好吗?”

    姚广孝连忙摇头:“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感觉你这个时候来,定无好事。”

    他心中充满了无奈。朱棣听后,微微一笑。

    “不逗你了,我这次找你是真有要事相商!而且这件事还是太子殿下担保的,担保的人就是你。”

    他微微一笑,特别是脸上挂着浅淡的笑意。

    听完叙述,姚广孝一怔。

    闻听太子殿下竟为他担保,虽不明所以,他却心生好奇。

    他眼眸微转,旋即问道:“太子殿下究竟担保我何事?”

    朱棣轻笑:“此乃美事,天大之美事!”

    然而,姚广孝心中莫名泛起不安。

    “不知为何,我总觉此事不祥……”姚广孝道。

    “那倒没有,其实是太子举荐你来编纂永乐大典!”

    “此人……”

    朱棣正说得起劲。

    未及言毕,姚广孝已打断:“莫非那人便是我?”

    姚广孝问罢,脸色骤变。

    近来他于此地参禅打坐,已无意他顾。

    而今太子竟要他编纂永乐大典。

    他自觉,这定是份苦差。

    “呵呵,老和尚不愧是老和尚!”

    “果真被你料中!”

    朱棣笑道:“起初我也有此念,只是未曾确定。太子既已举荐,那便是你了!”

    “此事若交由他人,我实难放心。编纂永乐大典,非同小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棣语气一顿。

    “那解缙所为,你亦知晓,此人虽有才,却爱炫耀!”

    朱棣拍了拍姚广孝的肩。

    “此事便交予你,莫令我失望!”

    言罢,重重  。

    姚广孝张口结舌,眼中闪烁不定,一时迟疑。

    “可是皇上,我,我……”

    他欲言又止,竟不知如何是好。

    “够了,我明白你的意思!”

    “但无论如何,此刻你必须助我一臂之力!”

    姚广孝苦笑点头。

    “既然如此,我便帮皇上一把吧!”

    他站起身,懒腰一伸。

    “恐怕接下来,这世道要大变了!”

    朱棣略一沉默。

    “刺杀于谦的官员已被处决,那背后的黑衣人,你可知道是谁?”

    朱棣突然发问,眼神闪烁。

    姚广孝摇头。

    “此事我并不清楚,但若皇上真想追查,想来也不难吧?”

    姚广孝反问。

    朱棣微微一怔,最终缓缓点头,神色坚定。

    “身为大明皇帝,我想知之事,又有何难?”

    “只是我感觉那黑衣人定是有备而来,查清他的身份,或许还需时日!”

    言及此处,他语气一顿。

    姚广孝闻言点头。

    “罢了,此事已交由太子处理,头痛也是他的事。不过,我稍后还有一件趣事要与你说!”

    他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

    “你可曾听说,胡惟庸是否还有后代?”

    此言一出,姚广孝一愣,这倒是他未曾料到的。

    他望向朱棣。

    “皇上为何有此一问?”

    第章 撒狗粮的女帝,偶遇卫庄!(求订阅)

    姚广孝不禁一愣,神色疑惑。

    他望着朱棣,眨了眨眼。

    “我并非此意,实则此事乃太子殿下察觉,因宫中有一女子,数年来助我管理后宫!”

    “此女,名为胡尚仪!”

    朱棣平静说道。

    姚广孝颇为聪慧。

    闻此,他顿时明了。

    提及此女时,姚广孝心中浮现一字——胡。

    于是他问:“臣懂了皇上之意,莫非您怀疑胡尚仪的身份与胡惟庸有关?”

    朱棣点头。

    “此事难定,但太祖皇帝在世时,曾严惩胡惟庸后代,灭其九族!”

    “整整九族,然若有漏网之鱼,亦非不可能。”

    姚广孝沉思道。

    朱棣冷笑:“我懂你之意,就如靖难遗孤中的漏网之鱼?”

    姚广孝不再言语,双手合十,诵起佛号。

    朱棣面色不悦。

    整个院子陷入沉寂。

    这份宁静未持续太久,姚广孝道:“太祖皇帝所杀已多,而你杀的靖难遗孤亦不少,此等恩怨,该是了结之时了!”

    他目光温和地看着朱棣。

    “其实有句话我一直想对皇上说,只怕皇上不愿听。”

    朱棣道:“但说无妨,我知你言必逆耳。”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哼!”

    “我无愧于心,即便坠入十八层地狱亦不认!”

    “勿再于我面前言此!”

    他摇头,转身离去。

    “看吧,我说了你也不听。”

    “早知如此,便不说了。”

    朱棣脚步微顿。

    “够了,别忘了你的使命,去编纂永乐大典吧,别在此滞留了。”

    朱棣言罢,渐行渐远,身影迅速消失在视线中。

    他离去后,四周归于一片宁静,姚广孝神色复杂。

    “终究是按捺不住啊。”

    宽广的东宫内,现任女帝,亦是朱高着的爱人,心中忐忑。一向冷傲的她,终被朱高着所征服。

    此刻,最为羡慕的当属赤练与明珠夫人,因她们尚未成为朱高着的伴侣,心中不免失落。

    “莫非太子殿下对我们无意?”明珠夫人忽然发问。

    赤练闻言,轻咬贝齿,绝美面容略显波澜,“真是如此吗?”她微微启唇。

    静谧的屋内,朱高着静立。

    女帝望了他一眼,“我想问你个问题,务必如实回答。”她突然开口,身为女帝,她已将心交付朱高着,渴望一个答案。

    “讲吧。”

    “我不会干涉你生活,虽已成为你的人,但你若是不喜我……”女帝欲言又止。

    未等她说完,朱高着轻掩其唇,“你是我朱高着的女人,此生是,永远都是。”

    他紧握女帝之手,深情款款:“放心,我定会好好待你。”

    女帝芳心大乱。

    正谈话间,门扉骤开,伴随一声呼喊:“那黑衣人……”

    此刻,卫庄的话语戛然而止,他整个人呆立当场。

    因这突如其来的访客,正是卫庄本人。

    卫庄察觉到氛围异样,脸色微变。

    “你们继续。”他自觉时机不对,转身欲走。

    喜欢四合院:取妻何雨水,秦淮如哭了请大家收藏:()四合院:取妻何雨水,秦淮如哭了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