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43章 下一场生命之约
    苔原上的守望:下一场生命之约

    “探索号”穿越赤道暖流与北大西洋寒流交汇带时,甲板上的风已带上刺骨的凉意。萧凡靠在船舷边,摩挲着手腕上那颗金刚鹦鹉羽毛——从湿热的亚马逊到酷寒的北极圈,不过三天航程,指尖的温度却像跨越了两个季节。林夏抱着厚厚的防寒服走来,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迅速消散:“赵教授刚发来电报,最近北极圈出现了极端高温,北纬78度的冰盖三天内融化了二十平方公里,他们在浮冰上发现了两只虚弱的北极熊幼崽。”

    船驶入挪威斯瓦尔巴群岛附近的海域时,海面已不复亚马逊河的浓绿,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雪白。远处的冰川像巨大的蓝色水晶,矗立在海天之间,却能清晰看到边缘处断裂的裂痕,碎冰随着海浪漂浮,像散落在海面的玻璃碎片。赵教授带着两个科考队员已在科考站的码头等候,他们裹着厚重的极地冲锋衣,面罩上结着白霜,手里还提着装满冻鱼的保温箱:“萧队,你们再晚来几天,恐怕连停靠的冰面都要没了。”旁边的年轻队员阿加莎指着远处的海面,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上周我们跟踪的那只母熊,为了找浮冰捕猎,连续游了五天,最后体力不支,差点沉入海里。”

    北极科考站建在一片相对稳定的苔原上,几座红色的钢结构房屋在雪白的背景下格外醒目,屋顶的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缓慢转动,为科考站提供电力。萧凡刚走进宿舍,就被墙上的监测地图吸引——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历年的冰盖范围,蓝色区域逐年缩小,到今年已只剩下零星的斑块。“这是近三十年的冰盖变化数据,”赵教授递来一份报告,纸张边缘因低温而微微发脆,“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的冰盖能从十月冻结到次年六月,现在每年的冻结期缩短了整整两个月,融化速度却快了三倍。”

    第二天凌晨四点,天还没亮,萧凡就跟着赵教授、阿加莎一起乘雪地摩托前往北极熊监测点。雪地摩托在苔原上行驶,车轮碾过结冰的地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沿途的苔藓和地衣覆盖在冻土上,呈现出淡淡的灰绿色,阿加莎弯腰捡起一块冻硬的苔藓,叹息道:“这些地衣需要几十年才能长成一片,冰盖融化后,冻土裸露,它们很快就会枯死,而驯鹿和北极兔的食物,就少了一大半。”

    行驶了约两个小时,前方的海面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一座小型冰川发生了崩裂,巨大的冰块坠入海中,激起十几米高的浪花,随后迅速化作碎冰,融入海面。赵教授立刻停下雪地摩托,拿出望远镜:“那座冰川去年还能供北极熊栖息,现在彻底没了。”萧凡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海面上只剩下几块漂浮的碎冰,其中一块碎冰上,隐约有一个白色的身影在晃动。

    三人加快速度赶到海边,萧凡用望远镜仔细观察——那是一只成年母熊,正站在不足十平方米的碎冰上,身体微微摇晃,时不时低头用爪子拍打海面,却始终没有发现猎物的踪迹。母熊的皮毛沾满了海水,结成了一层薄冰,看起来格外虚弱。“它就是我们上周跟踪的那只母熊,名叫‘雪绒’,”阿加莎的声音带着心疼,“它的两只幼崽还在岸上的洞穴里,已经三天没吃到东西了。”

    萧凡拿出红外相机,对准雪绒拍摄,镜头里的母熊突然抬起头,朝着科考队的方向望来,眼神里没有往日的凶猛,只有一丝茫然和疲惫。“我们不能靠太近,会惊扰到它,”赵教授拉住想要上前的萧凡,“北极熊的领地意识很强,但现在它连自保都难,根本没力气驱赶我们。”

    就在这时,雪绒突然跳进海里,冰冷的海水瞬间没过它的身体,它奋力摆动四肢,朝着另一块稍大的浮冰游去。萧凡看着它在海水中挣扎的身影,心里一阵揪紧——北极海冰的温度低至零下二十度,即使是北极熊,长时间在海水中浸泡也会体力透支。“它在找猎物,”阿加莎低声说,“海豹通常在浮冰下的呼吸孔换气,没有浮冰,它根本无法捕猎。”

    雪绒游了大约十分钟,终于爬上了那块浮冰,它趴在冰面上,大口喘着气,身体因寒冷而不停颤抖。萧凡拿出卫星电话,拨通了当地动物保护组织的号码,说明情况后,对方表示会尽快派破冰船前来救援。挂了电话,他对赵教授和阿加莎说:“我们先在附近布设红外相机,记录雪绒的活动轨迹,等救援船到了,再想办法帮它。”

    接下来的几天,萧凡和队员们在苔原和海边布设了十几台红外相机,同时监测驯鹿和北极狐的生存状况。在一个监测点,他们发现了一群驯鹿的踪迹,阿加莎指着地上的粪便:“这些粪便很新鲜,但数量比去年少了很多,说明驯鹿的种群数量在减少。”赵教授蹲下来,拨开地面的积雪,露出下面裸露的冻土:“冻土融化后,土壤中的甲烷会释放出来,不仅加剧温室效应,还会破坏驯鹿的食物来源,它们只能往更北的地方迁徙,但那里的冰盖也在融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五天下午,动物保护组织的破冰船终于赶到。萧凡和队员们跟着救援人员一起乘冲锋舟前往雪绒所在的浮冰。当冲锋舟靠近时,雪绒警惕地站了起来,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吼声。救援人员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冻鱼,抛向浮冰,雪绒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头吃了起来。趁着它进食的间隙,救援人员迅速抛出麻醉针,雪绒晃了晃身体,缓缓倒在浮冰上。

    众人小心翼翼地将雪绒抬上冲锋舟,带回科考站附近的临时救助点。兽医为雪绒检查身体,发现它不仅严重营养不良,右前腿还受了伤,可能是在冰盖崩裂时被冰块划伤的。“它需要好好休养,”兽医给雪绒注射了营养针和消炎药,“等它恢复体力后,我们再把它放归自然,但前提是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当晚,留在科考站整理数据的队员突然喊起来:“萧队!红外相机拍到幼崽了!”众人立刻围过去,屏幕上,两只毛茸茸的北极熊幼崽正从岸上的洞穴里探出头来,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母亲的身影。幼崽的体型很小,身上的皮毛还是淡淡的黄色,看起来格外脆弱。“它们肯定饿坏了,”阿加莎眼圈泛红,“雪绒不在,它们根本无法生存。”

    萧凡看着屏幕上的幼崽,心里有了一个决定:“我们明天带着冻鱼去洞穴附近,看看能不能给幼崽喂食,同时密切关注雪绒的恢复情况,等它好了,再把它送回幼崽身边。”

    第二天清晨,萧凡和阿加莎带着装满冻鱼的保温箱,悄悄来到幼崽的洞穴附近。他们在距离洞穴约五十米的地方放下冻鱼,然后躲到远处的雪堆后,用望远镜观察。过了大约半小时,一只幼崽慢慢走出洞穴,它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后朝着冻鱼的方向爬去。另一只幼崽也跟着走了出来,两只小家伙围着冻鱼,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它们终于吃东西了,”阿加莎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萧凡拿出相机,拍下这珍贵的一幕,镜头里的幼崽吃饱后,互相依偎着,回到了洞穴里。

    接下来的几天,萧凡和队员们每天都会来给幼崽喂食,同时监测雪绒的恢复情况。雪绒的体力逐渐恢复,右前腿的伤口也在慢慢愈合。第七天上午,兽医检查后表示,雪绒已经可以放归自然了。众人小心翼翼地将雪绒抬上雪地摩托,朝着幼崽的洞穴驶去。

    到达洞穴附近后,众人将雪绒放在地上,解开它身上的束缚。雪绒慢慢站起身,晃了晃脑袋,似乎在适应周围的环境。它朝着洞穴的方向望了望,然后迈开脚步,缓缓走了过去。当它走到洞穴口时,两只幼崽立刻跑了出来,扑进它的怀里。雪绒低下头,用鼻子蹭了蹭幼崽,发出温柔的叫声,仿佛在安慰它们。

    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阿加莎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它们终于团聚了。”赵教授拍了拍萧凡的肩膀:“这都是你的功劳,如果不是你坚持救助,雪绒和幼崽可能都活不下去。”

    萧凡摇了摇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也不能高兴得太早,冰盖还在融化,如果不采取更多措施,这样的救助只是暂时的。”

    接下来的两周,萧凡和队员们与当地政府、环保组织一起,制定了北极生态保护计划。他们在苔原上建立了更多的监测点,实时监控冰盖融化和动物生存状况;同时,向当地居民和游客宣传环保知识,呼吁大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此外,还在合适的区域投放了人工浮冰,为北极熊提供临时的捕猎和栖息场所。

    离开北极的前一天,萧凡和阿加莎一起去检查红外相机。在一个相机里,他们看到了令人惊喜的画面:雪绒带着两只幼崽,站在人工浮冰上,成功捕捉到了一只海豹,幼崽们围在母亲身边,开心地分享着食物。远处的苔原上,一群驯鹿正在悠闲地吃草,北极狐在雪地里奔跑,追逐着北极兔。“它们的生活慢慢恢复正常了,”阿加莎兴奋地说。

    萧凡拿出笔记本,在最新一页画了幅北极的画:雪白的冰盖上,北极熊母子在捕猎,驯鹿在苔原上吃草,北极狐在雪地里奔跑。旁边写着:“每一块守护的冰盖,都是北极的脉搏;每一次对生命的守护,都是与冰雪的共生之约。”

    第二天清晨,“探索号”准备驶离斯瓦尔巴群岛。赵教授、阿加莎和环保组织的成员都来送行,阿加莎给萧凡送了一个用北极冰晶石做的吊坠,吊坠里嵌着一根北极熊的绒毛:“这根绒毛是我在雪地里捡的,希望它能提醒你,北极永远等着你们回来。”

    萧凡接过吊坠,郑重地戴在脖子上。他站在甲板上,挥手向大家告别,直到他们的身影变成远处的一个小点。林夏走到他身边,递来一杯热咖啡:“下一站,非洲萨赫勒地区。科考站的陈教授说,那里的沙漠化速度越来越快,牧民和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我们得去看看。”

    萧凡接过热咖啡,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他翻开陈教授发来的资料,照片上的萨赫勒地区一片枯黄,曾经的草原变成了沙漠,几只长颈鹿在稀疏的灌木丛中寻找食物,牧民们牵着瘦弱的牛羊,茫然地望着远方。“走吧,”他对林夏说,“去赴下一场与生命的约定。”

    “探索号”的汽笛声响起,缓缓驶离斯瓦尔巴群岛。阳光洒在冰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远处的冰川在风中矗立,像是在向他们告别,也像是在等待着下一次的重逢。萧凡知道,这场与地球的共生之约,没有终点,而他们的脚步,会继续朝着每一片需要守护的土地,坚定地走下去。无论是湿热的雨林、酷寒的北极,还是干旱的草原,只要有生命在呼唤,他们就不会停下前行的步伐。

    喜欢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请大家收藏:()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