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残荫:美洲豹的归巢之约
“探索号”驶过西非海岸,进入赤道附近的大西洋时,海风重新裹上湿热的气息,夹杂着雨林特有的草木清香扑面而来。萧凡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逐渐清晰的墨绿色轮廓——那是亚马逊雨林的边缘,在云层下绵延成一片无边无际的绿海。林夏抱着刚打印好的雨林监测报告快步走来,指尖停在一张被砍伐得参差不齐的树桩照片上,声音带着压抑的沉重:“周教授刚发来电邮,亚马逊东部的非法砍伐区比上月扩大了120平方公里,上周他们的红外相机拍到一只美洲豹,在被烧毁的森林里徘徊了两天,连一只猎物都没找到,最后只能拖着受伤的后腿离开。”
船在巴西马瑙斯港靠岸时,浑浊的内格罗河河水泛着褐色,岸边的码头堆满了原木,电锯声在闷热的空气里刺耳地回荡。周教授穿着沾满泥土的冲锋衣,身后跟着当地环保组织成员迭戈,迭戈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十几个非法砍伐点。“萧凡,你们可算到了,”周教授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眼底满是焦虑,“昨天我们在南部保护区发现了‘暗影’的踪迹,它是这片雨林里最年长的美洲豹,右前腿被偷猎者的陷阱划伤,现在连捕猎都变得困难,我们在它常出没的区域放了牛肉,可它警惕性太高,一直没露面。”迭戈攥紧了手里的地图,语气里满是愤怒:“我从小在雨林里长大,以前随便走进一片林子都能听到鸟叫,现在很多地方只剩下树桩和烧黑的树干,美洲豹的猎物越来越少,它们快撑不下去了。”
科考站设在离马瑙斯港六十公里的雨林边缘,几座木质小屋隐藏在茂密的橡胶树之间,屋外的晾衣绳上挂着湿漉漉的迷彩服,墙角堆放着用于监测的红外相机。周教授领着众人走进主屋,墙上的大屏幕正循环播放着雨林破坏的实时画面——巨大的推土机碾过茂密的灌木丛,电锯锯断树干时溅起的木屑在空中飞舞,火借风势吞噬着成片的树木,浓烟滚滚升起,将天空染成灰黑色。“我们在雨林里布设了三十台红外相机和十五个声音监测仪,”周教授指着屏幕上的绿点说,“数据显示,过去半年里,这片区域的鸟类数量减少了40,鹿群和貘的踪迹也越来越少,美洲豹的活动范围被迫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很多母豹因为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连幼崽都无法养活。”
萧凡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被浓烟笼罩的雨林,忽然看到一道棕黄色的身影从树后闪过——是暗影,它正低着头在落叶堆里嗅闻,受伤的右前腿微微抬起,每走一步都格外谨慎,似乎在寻找猎物的踪迹,可转了一圈后,只能失望地趴在一棵倒下的树干上,琥珀色的眼睛里满是疲惫。“暗影已经在这片区域生活了十年,”周教授轻声说,“它原本有自己的领地,可去年非法砍伐者占了它的栖息地,它只能一次次往更深的雨林迁移,现在连最深的保护区都不安全了。”
第二天清晨四点,天还没亮,萧凡就跟着周教授、迭戈背着监测设备钻进雨林。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腐叶的味道,藤蔓像蛇一样缠绕在树干上,脚下的落叶厚得能没过脚踝。迭戈拿着砍刀在前面开路,时不时停下来查看地面的爪印:“这些是暗影的爪印,昨晚它应该来过这里,爪印里还沾着新鲜的泥土,我们沿着爪印走,说不定能找到它。”
走了约两个小时,迭戈突然停下脚步,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众人立刻屏住呼吸,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的空地上,暗影正趴在一块岩石上,右前腿上的伤口还在渗血,它警惕地盯着前方,耳朵时不时抖动一下。空地上放着周教授他们之前投放的牛肉,可暗影只是看着,没有上前。“它之前被人类伤害过,对我们放的食物很警惕,”迭戈压低声音说,“我们得慢慢退远,让它放下戒备。”
众人悄悄往后退了几十米,躲在一棵粗壮的无花果树后,通过望远镜观察。过了大约二十分钟,暗影见周围没有动静,才慢慢站起身,一瘸一拐地走到牛肉旁,先是用鼻子闻了闻,确认没有危险后,才叼起牛肉,转身消失在茂密的灌木丛中。“它终于肯吃东西了,”周教授松了口气,“只要它能正常进食,伤口就能慢慢恢复,我们还得在它的活动区域多放些食物,帮它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回到科考站后,萧凡和队员们立刻分成两组:一组跟着周教授在雨林里布设更多的红外相机和食物投放点,同时记录美洲豹的活动轨迹,分析它们的生存需求;另一组跟着迭戈前往非法砍伐区,收集偷猎者和伐木者的证据,同时协助当地警方开展巡查,阻止非法活动。
在布设红外相机时,队员们遇到了不少困难。雨林里的藤蔓和树枝太多,相机很容易被遮挡,而且潮湿的环境还会影响相机的使用寿命。周教授和队员们只能将相机固定在高处的树干上,同时给相机套上防水壳:“这些相机很重要,能帮我们掌握美洲豹的活动情况,还能拍到非法砍伐者的身影,为警方提供证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此同时,迭戈带领的巡查组也有了收获。在东部的一片非法砍伐区,他们发现了一个隐藏的伐木营地,营地周围堆放着大量原木,地上还散落着偷猎者用的兽夹。“这些兽夹很危险,不仅会伤害美洲豹,还会伤到其他动物,”迭戈一边拆除兽夹一边说,“我们已经把营地的位置发给了警方,他们很快就会过来处理,以后我们会加强这片区域的巡查,不让他们再来破坏。”
一周后,红外相机传来了好消息。其中一台相机拍到了暗影的身影,它的右前腿伤口已经结痂,正在追逐一只鹿,虽然动作不如以前敏捷,但最终还是成功捕获了猎物。更让人惊喜的是,另一台相机还拍到了一只母美洲豹带着两只幼崽,在食物投放点进食,幼崽们活泼地在母豹身边打闹,眼里满是生机。“这说明我们的保护措施有效果了,”周教授看着相机里的画面,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只要我们继续加大保护力度,阻止非法砍伐和偷猎,美洲豹的生存环境会慢慢变好。”
离开亚马逊的前一天,萧凡和迭戈一起去查看新布设的红外相机。在一片茂密的竹林里,他们发现相机拍到了暗影,它正趴在一棵大树上晒太阳,右前腿已经能正常着地,琥珀色的眼睛里没有了之前的警惕,多了几分平静。“等这片雨林恢复了,暗影就能重新拥有自己的领地,”迭戈指着远处的树林说,“我们还和当地政府达成了协议,在非法砍伐区种植原生树种,比如美洲豹喜欢的无花果树和巴西坚果树,等树苗长大了,雨林就能恢复生机,猎物也会越来越多。”
萧凡拿出笔记本,在最新一页画了幅亚马逊雨林的画:茂密的雨林里,暗影正趴在树枝上晒太阳,母美洲豹带着幼崽在林间奔跑,科考队员们正在布设红外相机,迭戈在拆除偷猎者的兽夹。旁边写着:“每一片残缺的雨林,都渴望着重生;每一次对美洲豹的守护,都是与雨林的共生之约。”
第二天清晨,“探索号”准备驶离马瑙斯港。周教授、迭戈和环保组织的成员都来送行,迭戈给萧凡送了一个用雨林硬木雕刻的美洲豹挂件,挂件上的美洲豹身姿矫健,眼神锐利:“这是我用被非法砍伐的树木废料雕刻的,希望它能提醒你,亚马逊雨林和美洲豹,永远等着你们回来。”
萧凡接过挂件,郑重地挂在背包上,和之前的红毛猩猩毛发挂件、鹦鹉螺贝壳、鲸鱼骨北极熊挂件、枣椰木小象挂件放在一起。他站在甲板上,挥手向大家告别,直到他们的身影变成远处雨林边缘的小点。林夏走到他身边,递来一份新的资料:“下一站,青藏高原。科考站的郑教授说,那里的冰川退缩速度加快,高原草甸退化严重,藏羚羊的迁徙路线被破坏,很多幼羊在迁徙途中夭折,我们得去看看。”
萧凡接过资料,照片上的青藏高原雪山皑皑,原本碧绿的草甸出现了大片枯黄,几只藏羚羊在裸露的土地上行走,远处的冰川边缘已经开始融化,露出了灰褐色的岩石。“走吧,”他对林夏说,“去赴下一场与生命的约定。”
“探索号”的汽笛声响起,缓缓驶离马瑙斯港。阳光洒在浑浊的内格罗河上,泛着金色的波光,远处的亚马逊雨林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是在向他们告别,也像是在等待着下一次的重逢。萧凡知道,这场守护生命的旅程永远不会结束,从加里曼丹的焦土到澳大利亚的蓝海,从斯瓦尔巴的冰原到撒哈拉的沙原,从亚马逊的雨林到即将前往的青藏高原,只要还有生命在呼唤,他们就会带着希望,继续前行。
海风裹挟着雨林的草木清香,吹过甲板,也吹过萧凡的脸颊。他摸了摸背包上的五个挂件,每一个挂件都是一段守护的见证,每一段见证都凝聚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地球的共生之约,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旅程,而是在每一片土地上种下希望,在每一次守护中传递信念。而这份信念,会指引着他们,走向更多需要守护的远方。
喜欢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请大家收藏:()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