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0章 自己挑水
    杨福平哥俩胡同口吹风的时候,老钱敲开了小孙家的门。

    晚上没事儿,上炕的都早。

    不像夏天,还能借着月光在院儿里乘凉,顺便儿喂会儿蚊子。

    不过躺下不代表睡着了,拍了几下门,小孙就披着衣服起来开门。

    屋里闪着一盏桐油灯,估计是刚点上的。

    里屋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大贵,谁来了?”

    小孙把门关上回了句:“没事儿奶奶,我钱叔,你别出来了,再冲了风又该咳嗽了。”

    小孙奶奶咳嗽两声又安静了下来。

    老钱把手里这两斤玉米面儿随手往桌上一放,从怀里掏出一小叠纸币:“这是一万三千块钱,明儿一早,让谁先带老太太去抓两副药,别吃那些个偏方了,有用早好了。正经吃两天药,好好过年!

    咱们明儿下午就发饷,发完就放假,我这边就不多给你拿了。

    这点儿玉米面儿,是今天从刘五那卡下来的,几口粮食的事儿,店里谁也不会多心,你把袋子腾出来,我还得拿回店里。

    福平那边你不用管了,我明儿还他,就当抵今年给老太太的年礼了。

    还有,下回这种事儿早点儿张嘴,你钱叔要是掏不起那不说啥,可明明两块大洋的事儿,现在翻着倍的得掏出去,想想我都肝儿疼。”

    最后一句话暴露了,老钱还是那个小气吧啦的老钱。

    玉米面不是啥事儿,可钱小孙不想拿,既然明儿就发饷,也不差这一天半天的。

    老钱给都给了,自然也不会往回收,不乐意的数落小孙:“这又不是给你的,你推个啥劲儿。再说了老太太一天天咳的多难受,我坐这这会儿功夫,都听见里屋捂着被子咳呢。早看早好!”

    老钱压低声音凑到小孙脸前:“再说了,你妈这个糊涂样儿,要是上面没个老人压住,指不定以后再捅什么篓子,所以啊,你奶奶得好好活着,健健康康的活着。”

    小孙心下一惊,这可是亲妈啊。

    要是哪天被那个便宜舅舅说昏了头,趁着自己不在家,胡乱给妹子许个人家都有可能!

    于是推拒的心也淡了,紧紧握着这一叠子钱,说道:“钱叔,我记下了。”

    小孙把玉米面儿倒进面缸里,老钱就拍拍他的肩膀要走:“行,大晚上,我就不多留了,你也早点歇着吧!”

    说完看着冒黑烟的桐油灯,皱了下眉头,不过最终也没开口。

    (民国时期,顶上那一小撮人能用上电灯,大部分人用的是蜡烛、煤油灯、马灯之流,贫民用自制的简易煤油灯、桐油灯、菜籽油灯等等等,桐油灯容易产生黑烟,把墙能熏黑!)

    各家有各家的活法儿,干涉太多了,忒费钱!

    小孙刚躺下,门又响了。

    听声音是二平。

    于是掀开被子,又起床。

    今儿晚上的被窝,难得聚起来热乎气儿!

    里间倒是有火炕,可炕不大,而且已经挤了四位女眷,自个二十郎当岁的大小伙子,也不太合适继续睡下去了。

    所以在外间搭了个铺,晚上睡,白天收。

    不过好在被褥都还算厚实,烧个火盆,能扛的过去。

    从火盆里找出根儿带明火的柴火,又点亮了桐油灯。

    这才去开门。

    二平一进门,毫不客气的问道:“上回你问我要的玻璃瓶,不是说自己做个煤油灯吗?怎么还用这个灯?”

    小孙做手势挤眼睛恨不得捂上他的嘴。

    果不其然,二平的话一出,里间又传来一阵啜泣声。

    二平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这大晚上,昏黄冒黑烟的桐油灯,地上一个火盆,里面烧着块儿老树疙瘩,一看都不像个正经柴火。

    再配上阵儿幽幽的哭声,凑俩小鬼儿可以演聊斋了。

    二平叹口气,跟小孙拱手致歉。

    这道歉全是因为口快,不是因为说错了。

    想也知道,肯定是因为桐油便宜啊!

    干脆的从自己腰间解下来个袋子:“给,我这多的没有,整了一斤小米,给咱家奶奶每天熬一把补补身子,行啦,东西送到我就回了,不然我怕我后妈说我瞎混,大冬天再给门反锁了!”

    说完没坐下就要走,小孙无奈的送出屋外。

    然后缩着脖子又关了回门,心想,这回应该清净了。

    于是伴着他娘幽幽的哭声,舒坦的进入了梦乡。

    早上醒了之后,发现,除了他娘之外,其他人神色还不错,看样子都没受影响。

    把大妹叫到一边儿,细细的交代:“今儿早上熬玉米糊糊别不舍得,多下一把面,昨儿晚上钱叔给带了两斤过来,还有,你带着奶奶去后街马大夫那去看看,钱你收着,有剩下的别让咱娘碰。

    咱们院儿里的熬药罐子应该在老白家,等回来了你再去借,大早上去不合适。

    听明白没有?”

    孙大妞眼珠子一转就知道自己大哥是在防谁,于是坚毅的点了点头:“行,我陪着奶奶去,咱娘想去就跟着,不想去就在家呆着,对了哥,你啥时候放假?”

    姑娘大了,也不好摸头拍肩膀的,小孙难得露出来个笑:“今儿上完就放假,等关饷了,我买上十天半个月的粮食,再给家里备点儿年货,你放心,咱爹走了,还有我呢,年该过还得过!”

    孙大妞如释重负的也挂上了一抹笑。

    小孙交代完,挑起水桶就要出门接水。

    院儿里的这口井,洗洗涮涮的可以,吃就不行了。

    整个四九城都差不多,打不出来几口甜水井。

    就连皇爷,也是从玉泉山拉水吃。

    早前有专门从郊外拉水的车进城卖水。

    现在好了,花市大街这边拉的有自来水,可以买水票取水。

    1个铜板可购买4张水票,1张水票可兑换?“一挑水”?(约两桶水量)?

    这是自己挑水的价格,要是嫌麻烦,那就跟自来水公司雇佣?水夫?推独轮水车送水,此类服务同样需按次或包月收费?。

    小孙家离公共水站近,再加上也不想多掏钱,于是自己晃晃悠悠的挑到了公共水站,兜里就剩下一张水票了。

    想着还得买几张备着,于是问前面排队的大哥现如今多少钱。

    这位长的有些着急,一张嘴明显年轻不少:“这边不收铜子儿了,一张水票五块钱!想买就多买几张,备不齐过年还涨价!”

    喜欢活在民国当顺民请大家收藏:()活在民国当顺民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