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百姓,在听到这些僧人的言论之后,就开始三五成群的议论了起来。
黄子澄自然不知道他们在议论什么,但也不想输了气势。
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他可是公认的三大辅臣之中,最能说的一个。
如若不然,这个差事也落不到他的头上来。
可他的声音就算再怎么大,在那么多中气十足的武僧面前,完全就不够看。
他看了看这些中气十足的武僧,紧接着就看向李景隆身后,那么多战意十足的精兵。
“曹国公!”
“你别光顾着看戏啊!”
“我不是说不过他们,而是吼不过他们。”
“派一些大嗓门出来,我们气势不能弱了不是?”
骑着在高头大马上,叉着手看戏的李景隆点了点头之后,就对身边副将交代了几句。
紧接着,现场除了一百弓弩手和一百火铳手之外,两百名手持刀盾长枪的近战兵,就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了黄子澄的身后。
也就在李景隆的副将,和黄子澄并排而立之后,两百近战精兵就成为了黄子澄的‘靠山’。
紧接着,李景隆就拿着铁皮卷起来的‘物理扩音器’道:“我不知道哪个嗓门大,但两百对一百,优势在我。”
“还有弓弩和火铳为你撑腰,你直接随意发挥就成。”
话音一落,李景隆刚把‘物理扩音器’交给亲兵,就又从亲兵手里接过水囊和饼子,开始一边看戏,一边吃喝了起来。
朱元璋白了一眼李景隆道:“你小子,带兵还这么不着调。”
“‘老朱’让你主管边贸,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
“就你这不着调的样子,只怕给你五十万人马,你都不一定打得下一座几万人守的城。”
朱元璋话音一落,当即就狠狠的摇了摇头。
这话可不兴说啊!
他完全可以肯定,不论李景隆和他林昊在表面上有多好,关键时刻他都一定会站在他老朱家的一方。
真到了那时候,他李景隆要是这么个人才,那可就完犊子了。
朱元璋一想到这里,当即就在心中默念‘童言无忌’。
正所谓‘男人至死是少年,老顽童也是童’,所以他也一样适用‘童言无忌’四个字。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黄子澄就再次开了腔!
“乡亲们!”
“我大明的父老乡亲们!”
“我大明开国皇帝的家乡父老们,你们且静下来,听我黄子澄一言!”
黄子澄的声音,在两百精兵的合力扩音之下,直接就传达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里。
军士们的中气,是否有这些职业武僧足,没有人知道。
但军士们足够的团结,足够的统一,以至于他们的合声,直接就压制住了对面武僧的声音。
不仅如此,他们那肃杀的气场,还让对面那些看似能一拳打死蒙元猛将的武僧,有些内心发怵。
黄子澄见对面没了声音,见现场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就志得意满的继续开起了腔。
“正如这位大师所言,陛下的确让太祖高皇帝,陷入了不仁不义的境地。”
“可是,让自己的皇爷爷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的当朝陛下,却是直接让自己陷入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境地!”
“忤逆先皇,是为不忠!”
“忤逆皇爷爷,是为不孝!”
“收回先皇所赐恩典,是为不仁!”
“率先针对皇爷爷出家之所,是为不义!”
黄子澄说到这里,突然就觉得身后的声音快速变小,还直接就没声了。
紧接着,站在他旁边的副将,就小声的问道:“黄大人,这能说吗?”
“大逆不道啊?”
黄子澄小声道:“放心大胆的说,我既然敢说,就敢负责,以后不许停,把我说的话都扩出去。”
副将点了点头之后,就让身后的精兵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有多大声,就说多大声。
百姓们听过之后,也是满脸诧异的议论了起来。
而站在马车顶上的朱元璋,也是看着一脸自信的‘小胖墩儿’,面露诧异之色。
“他哪头的?”
“这是在他们啊!”
朱元璋刚想到这里,就注意到了黄子澄那双尽显智慧的双眼,以及他嘴角那扬起的一抹,充满自信的笑意。
看着这一幕,朱元璋就瞬间安心了。
他知道,黄子澄之所以敢这么说,就一定还有对朱允炆更有利的后手。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黄子澄又继续说道:“可是,我们的建文皇帝陛下不在乎啊!”
黄子澄在说到‘建文’二字之时,故意加重了语气,也加大了音量。
紧接着,身后二百精兵在‘同声扩音’之时,也加重了语气,加大了音量。
黄子澄见状,满意一笑之后,又继续说道:“你们或许也都听说了,我们的建文皇帝的皇位,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按理说,他应该倍加珍惜自己的名声才对,他应该为了稳坐龙椅,尽可能的争取各方势力的支持才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是我黄子澄的话,我一定不会让自己陷入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境地,一定会争取天下寺院的支持。”
“所以,我黄子澄,就只能是黄子澄!”
“我现在就告诉大家,圣明无比的太祖高皇帝,为何要在百官反对的情况下,力排众议,把皇位传给当朝陛下!”
“因为他知道,当朝陛下有着其他皇子皇孙,都没有的品质!”
“那就是,他敢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让自己变成那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
“哪怕是失去天下寺院的支持,哪怕是皇位不稳,他也在所不惜!”
说到这里,他干脆就招呼两名精兵,把他抬起来,让他坐在他们的肩上,面对后方的所有百姓。
黄子澄看着百姓们,掷地有声的说道:“你们可知道,获得天下寺院的支持,你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不说继续施恩于他们,也不能动太祖高皇帝赐予的恩典,甚至还要对他们的很多事情,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这对天下百姓公平吗?”
“朝廷所需的税收是一定的,甚至随着发展的需要,还会出现逐年递增的情况。”
“可随着他们的免税土地的增多,落到你们身上的税务,就会越来越重。”
“除此之外,他们还不用服徭役!”
“那朝廷需要的徭役,不也落在了你们的身上?”
“你们说,这对你们公平吗?”
黄子澄话音一落,百姓们那看着‘明龙寺’的目光,就肉眼可见的出现了红血丝不说,还眼里尽是愤意。
黄子澄看着这一幕,再次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只是眼睛那么一眨,眼里就有了明显的泪花。
他声音颤抖道:“所以,我们的建文皇帝陛下,为了尽可能的给予大家公平,为了尽可能的照顾百姓们的利益,就让自己变成那所谓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了。”
“我不管你们信不信,我都要告诉你们。”
“我黄子澄临行之前,我们的建文皇帝陛下找到我说‘黄卿,我已经做好了不当皇帝的准备,可即便是我不当这皇帝了,你也要把这事情办成了’。”
“只有办成了这事,才能让‘大明与百姓共天下,而非与士大夫共天下’,变成一句真话,一句实话,而非一句空话。”
“为了让这句话,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我们的建文皇帝陛下,竟然在临行前,在我这个臣工面前,自称为‘我’!”
“你们可知道,皇帝自称为‘我’,代表着他做好什么准备了吗?”
说到这里,他擦了擦眼角的泪痕,就从怀里拿出了自己的官印。
“大家且看,这是我的官印,太常寺卿的官印。”
“我在你们面前,也一直没有自称‘本官’,也是自称为‘我’!”
“如果今天不把这事办成了,如果不让‘明龙寺’,起一个带这个头!”
“我就当着你们的面,把这官印给砸了!”
“这太常寺卿,我不当了!”
黄子澄说到这里,现场瞬间就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突然,现场就出现了,让朱元璋觉得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
“建文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听到这虽然苍老,但又苍老得有些不自然的声音之后,瞬间看向了百姓之中,第一个振臂高呼的老人。
他发现这位老人虽然似有伛偻,且头发花白,还留有长须,但眼神和脸型却极为熟悉。
也就在朱元璋把注意力集中他的身上之时,早已聚集在此的上万百姓,就振臂高呼了起来。
“建文皇帝陛下,圣明!”
“建文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霎时间,建文皇帝圣明和建文皇帝万岁的声浪,就让这明龙寺后面的凤凰山上的飞禽振飞,走兽惊嚎了起来。
而这名话事大僧和上百人高马大的武僧,也一下子变成了话都不敢说的蔫茄子。
站在马车顶上的朱元璋,以居高临下之姿,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直接就欣慰的笑了。
“人才啊!”
“不得不说,让这个黄子澄成为辅臣,是有道理的。”
朱元璋刚想到这里,就又想到了另一个,主导这一切的‘大人才’。
“他做到了!”
“他真的做到了!”
“他林昊所着《大帝成长计划》的第一条‘勇于纠正前人之错,先拿皇爷爷开刀’,真的让咱家大孙,快速获得民心,真的让百姓们发自肺腑的,高呼‘建文皇帝圣明,建文皇帝万岁’啊!”
“难道,咱真的误会他了?”
“他真的是一个忠义俱佳的好兄弟?”
“”
朱元璋刚想到‘林昊’二字,就想到了人群之中,第一个高呼万岁的老人。
朱元璋赶紧看过去,只看见这个脸型和眼神都有些像林昊的老人,在那里开心的笑着振臂高呼。
百姓们振臂高呼得越激动,他就越起劲的同时,还越高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