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7章 寺庙惊变险象环生
    天色破晓,晨曦微露,将远山的轮廓勾勒出一抹淡金。

    我深吸一口清晨微凉的空气,胸腔中那股因至尊骨而起的躁动与期待依旧未平。

    枯禅寺,这个在明家祖祠碑刻上仅留下寥寥数语的神秘所在,如今成了我解开玉简禁制的唯一希望。

    “哥,真的要去?”明璃揉着惺忪的睡眼,发间的碎银铃随着她的动作轻晃,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

    她昨夜显然也没睡好,眼下有着淡淡的青影。

    明霜则早已收拾妥当,一袭素净的白衣,更衬得她清冷如雪。

    她将一囊水递给我:“此去枯禅寺,路途不明,寺内情形更是未知,一切小心。”她的声音平淡,但眼神中的关切却做不得假。

    我接过水囊,点了点头:“那玉简上的禁制与《玄体素针解》隐隐呼应,枯禅寺的‘医禅文’或许是解开它的关键。况且,至尊骨的感应不会错。”更重要的是,那股尸毒与明家锁魂井的联系,让我隐隐觉得这背后牵扯的秘密,远不止一个玉简那么简单。

    幼崽在我肩头打了个哈欠,用毛茸茸的脸颊蹭了蹭我的脖颈,似乎也在催促。

    我们没有耽搁,辨明方向后,便朝着枯禅寺所在的西方疾驰而去。

    山路崎岖,古木参天,越是深入,周遭的气息便越是荒僻古老。

    空气中渐渐弥漫起一股若有若无的檀香,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寂寥感。

    不知行了多久,前方山坳间,一座古老的寺庙终于出现在我们眼前。

    与寻常香火鼎盛的寺院不同,这枯禅寺显得格外破败与安静。

    赭红色的院墙斑驳陆离,墙头蔓延着枯黄的藤蔓,如同老僧身上褴褛的袈裟。

    寺门紧闭,门上那块书写着“枯禅寺”三字的匾额,也已褪色断裂,透着一股与世隔绝的沧桑。

    “这地方……好安静。”明璃下意识地抓紧了我的衣袖,小声说道。

    连平日里跳脱的幼崽,此刻也安静地伏在我的肩头,警惕地打量着四周。

    我上前,叩响了布满铜绿的门环。

    声音在空旷的山谷间回荡,显得格外突兀。

    “咚,咚,咚。”

    半晌,厚重的木门发出一阵“吱呀”的呻吟,缓缓向内打开一道缝隙。

    一张苍老的面容出现在门后,那是个身披灰色僧袍的老僧,须发皆白,脸上布满深刻的皱纹,每一道都像是岁月雕刻的痕迹。

    他的眼神浑浊,却又仿佛能洞悉一切,此刻正平静地注视着我们。

    “几位施主,远道而来,所为何事?”老僧的声音沙哑低沉,如同寺庙檐角那口风化已久的铜钟。

    我合十一礼:“大师有礼。我等三人,偶然得知贵寺藏有诸多医道古籍,晚辈墨白,随身携带一卷古玉简,其上禁制颇为独特,疑似与古医家针法有关,特来寻求破解之法,还望大师行个方便。”

    老僧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片刻,又扫过明璃与明霜,最后落在我怀中微微鼓起之处,那里正是千机珏与那块神秘玉简的所在。

    他那看似浑浊的目光中,似乎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光,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阿弥陀佛。”老僧宣了声佛号,将寺门完全打开,“本寺久不接待外客,不过,施主既为医道而来,亦算有缘。贫僧法号了尘,忝为本寺守护。三位请随我来吧,至于施主所言玉简禁制,若真与本寺典藏有关,参悟一二,亦无不可。”

    他的语气温和慈悲,听不出任何不妥。

    但我心中却莫名升起一股警惕。

    这老僧给我的感觉,与他表现出的慈眉善目并不完全相符,那双眼睛深处,似乎隐藏着什么。

    尤其是他提到“参悟一二”之时,那语气仿佛早已料到我们会来一般。

    “多谢了尘大师。”我不动声色地应下,与明璃、明霜交换了一个眼神,示意她们小心。

    踏入寺内,一股更加浓郁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混杂着檀香和枯叶腐朽的味道。

    寺院不大,却处处透着古意。

    院中几棵不知名的古树,枝干虬结,几乎遮蔽了半个天空,使得整个寺庙更显幽暗。

    几座殿宇也多有残损,唯有正中的大雄宝殿,尚算完整,但也紧闭殿门,不见香火。

    了尘和尚引着我们穿过庭院,走向后方一座两层高的阁楼:“此乃本寺藏经阁,历代祖师收集的医道典籍、孤本残卷,多在于此。施主可自行查阅,若有不明,可随时问贫僧。”

    我心中一动,那所谓的“医禅文”,想必就在此处了。

    藏经阁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书卷特有的霉味与纸张的陈香。

    一排排高耸的书架直抵屋顶,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泛黄的卷轴、线装古籍。

    许多书卷看上去已是残缺不全,显然年代久远。

    “哥,这里的书好多啊。”明璃小声惊叹,眼中却带着一丝好奇,东瞧瞧西看看。

    明霜则默不作声,仔细观察着阁楼内的每一处细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定了定神,开始在书架间仔细搜寻。

    至尊骨隐隐传来一丝温热,似乎在指引着什么。

    我顺着这微弱的感应,目光扫过一个个书名:《古脉奇经》《异症针考》《百草枯荣录》……皆是些闻所未闻的古医书。

    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我看到了一份用深褐色锦缎包裹的卷轴,它静静地躺在书架的最底层,上面积满了灰尘。

    与其他书卷不同,它周围似乎萦绕着一种若有若无的特殊气韵。

    我心中一跳,伸手将那卷轴取出。

    入手微沉,锦缎之下,触感坚硬,确实像是一份卷轴。

    我小心翼翼地解开系着的丝绳,试图展开,却发现卷轴像是被什么力量封锁着,根本无法摊开。

    “这是……”我凝神细看,发现卷轴的封口处,有着一道极其细微、几乎与卷轴本身融为一体的金色符文,符文的构造复杂而古奥,隐隐透出一股强大的禁制之力。

    这禁制并非蛮力可破,倒像是一种需要特定“钥匙”才能开启的精巧机关。

    “哥,怎么了?”明璃凑了过来。

    “这卷轴被下了禁制。”我沉声道,指尖轻轻触摸那金色符文,一种熟悉的悸动从至尊骨传来。

    这感觉,与那块玉简上的禁制竟有几分相似!

    莫非,这便是记载着“医禅文”的真迹,也是解开玉简的关键?

    就在我凝神研究这禁制之时,明璃突然脸色一变,猛地回过头,厉声道:“谁?!”

    随着她的话音,一道身影从藏经阁入口的阴影处闪了出来,脸上带着一丝阴险的得意笑容。

    那人身形猥琐,眼神贪婪,赫然便是本以为早已甩脱的李三!

    “嘿嘿,墨白小子,还有两位小美人,我们又见面了!”李三搓着手,目光在我们身上和那卷轴上来回打量,贪婪之色溢于言表,“没想到你们真能找到这种鬼地方!识相的,把那玉简和这宝贝卷轴都交给小爷,否则……”

    我眼神一寒,这家伙竟然阴魂不散,一路尾随至此!

    他不过气海境后期的修为,我随手便可料理,但他此刻出现,绝非偶然。

    这枯禅寺,看来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

    正当我要出手先擒下李三,免得他惊扰了寺内清净,或是另有什么诡计时,身后却传来一声不疾不徐的佛号。

    “阿弥陀佛……”

    了尘和尚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藏经阁的另一侧入口,他依旧是那副慈眉善目的模样,只是此刻,那双浑浊的眼中,却闪过一丝令人捉摸不透的幽光,嘴角似乎还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看着突然闯入的李三,又看了一眼我手中紧握的卷轴,神色平静得有些诡异。

    

    古老的寺庙静立于嶙峋的山峰之间,饱经风霜的屋檐在山风中低吟,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昏暗的主殿内,檀香烟雾袅袅,营造出一种平和的氛围,但这平和却显得越来越脆弱。

    我,墨白,盘膝坐于蒲团之上,明璃与明霜分列左右。

    我们对面,一位面容祥和、手持念珠的老僧正低声诵经。

    他便是这“梵音寺”的守护者,我们来此,既为暂避风雨,也为寻访一部传说藏于此地的古老医典。

    老僧法号“尘缘”,先前一直礼数周全。

    然而,一丝不安如芒刺在背,困扰着我。

    我的感知,经过无数生死搏杀以及至尊骨的微妙感应,早已磨砺得异常敏锐,它告诉我,老僧平静的表象之下,暗藏着汹涌的潜流。

    他是一位太虚之境空玄境的修者,气息渊深如山中静湖,却又带着一丝我难以捉摸的异样。

    明璃向来对情绪变化感知敏锐,她微微向我靠近,那双平日里顾盼生辉、充满魅惑的眸子此刻微微眯起,闪烁着警惕的光芒。

    她本是残魂凝聚成形,对灵力的波动和人心的诡谲有着天生的洞察。

    明霜则恰恰相反,外表依旧冷若冰霜,寒气内敛,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但我深知,她那颗七窍玲珑心,此刻定在细致入微地分析着周遭的一切。

    她的冰霜之力已然尽复,一丝若有若无的寒意自她体表散发,那是她蓄势待发的征兆。

    “墨施主所寻的,可是那部《梵心经》?”尘缘老僧终于开口,声音温润如玉,“此经确实藏于敝寺。然,此乃上古奇珍,贫僧身为守护者,身负重托。”

    “晚辈明白,大师,”我语气平和地回应,“我等并非强取,只望能参阅一二。或许,我们可以用其他的功法秘籍或是天材地宝作为交换?”我的签到系统曾赐予我无数珍宝,我已做好了付出相应代价的准备。

    突然,沉重的殿门“嘎吱”一声被粗暴推开,一个刺耳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宁静:“尘缘老和尚!别跟这几个小白脸磨叽了,赶紧把经书交出来!我家主人可没耐心等了!”

    一个身形猥琐的男子大步闯入——约莫二十七八年纪,贼眉鼠眼,脸上挂着谄媚而又嚣张的狞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