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26章 移植稻苗
    "啥?你要租村东头那片'白毛地'?"李宝全的嗓门陡然提高,手里的茶杯差点打翻。

    这位当了多年的村长眉头拧成疙瘩,像看疯子一样盯着李旭。

    李旭点点头,把合同往前推了推:"十年租期,按良田价格付租金。"

    "不行不行!"李宝全连连摆手,"那些地虽然荒着,可国土局的卫星天天拍着呢!改成建设用地是要坐牢的!"

    他压低声音,"去年隔壁村王支书就因为……"

    "三叔,"李旭哭笑不得,"我是要种水稻,不是搞建设。"

    办公室突然安静下来。

    李宝全张着嘴,脸上的皱纹仿佛凝固了。

    墙上的挂钟"咔嗒咔嗒"响了三下,他才如梦初醒:"小旭,你……你没发烧吧?"

    说着就要摸李旭额头。

    李旭侧身避开,认真道:"我研发了抗盐碱水稻,正好需要试验田。"

    "抗盐碱水稻?"李宝全突然想起什么,"哦!就是电视上说的那个……叫什么来着,盐稻?"

    "盐稻12号,那是农科院的。"李旭微笑,"我研究的是改良版,更强。"

    李宝全将信将疑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虽然李旭的丰收农场名声在外,但盐碱地种水稻?

    这太超出农民的认知了。

    他记得清清楚楚,那片"白毛地"夏天能结出盐霜,去年有头牛误食了那里的草,第二天就拉稀拉得站不起来。

    "这事儿得开村委会。"李宝全最终妥协,"明天上午九点,你来会议室。"

    第二天,村委会不大的会议室挤满了人。

    除了七个村干部,还有闻风而来的村民。

    七大爷也过来凑热闹,脸上写满怀疑。

    "安静!安静!"李宝全敲着桌子,"今天讨论李旭租'白毛地'的事,人家说要种水稻……"

    "胡闹!"七大爷大声喊道,"我活了五六十年,没见过'白毛地'能长庄稼!那地方'五不长'——不长麦、不长豆、不长棉、不长菜,连草都长不旺!"

    会议室里嗡嗡作响。

    有人偷笑,有人摇头,几个年轻人却眼睛发亮地盯着李旭——丰收农场的神奇他们耳朵快听出茧子来了。

    李旭不慌不忙地打开投影仪,放出秧苗的照片:"这是我培育的耐盐碱秧苗,已经在实验室验证过……"

    "实验室?"七大爷嗤之以鼻,"实验室里的苗子娇贵着呢!真种到'白毛地'里,三天就得变成咸菜!"

    李宝全眼看要吵起来,赶紧打圆场:"这样,咱们投票表决。同意出租的举手。"

    七双眼睛齐刷刷看向李旭带来的合同——租金足够村里发很多福利。

    最终,七票赞成,一票反对。

    签完合同,李旭立刻带人勘察地形。

    这片盐碱荒地位于村东低洼处,约十二亩,呈不规则多边形。

    站在地头望去,龟裂的灰白色地表像一张干枯的老脸,零星几丛碱蓬和柽柳是唯一的绿色,显得格外刺眼。

    "ph值93,盐度086,"

    技术员小周看着检测仪直咂舌,"这哪是土壤,简直是盐水泡过的沙子。"

    李旭蹲下身,抓起一把土。

    颗粒粗糙,散发着苦涩的咸腥味。

    指甲划过的痕迹里,隐约可见白色盐晶闪烁。

    这样的土地,普通作物种下去不出三天就会因渗透失衡而"烧根"死亡。

    “老板,要改造吗?”小周询问。

    李旭摇头:“当然不需要改造。”

    他就是租的重度盐碱地,以便测试水稻新品种。

    如果改造的话,

    他的心思岂不是白费了。

    "按计划进行移植。"李旭拍拍手上的土。

    盐碱地不需要改造。

    但是一些必要的修整还是需要的。

    比如平整土地,挖沟浇水。

    五台小型挖掘机同时开工,沿着地块边缘挖出深一米、宽半米的沟渠。

    挖出的土堆在中央,像座小坟包。

    村民们围在田埂上看热闹,七大爷的冷笑声老远就能听见:"瞎折腾!当年公社用推土机都没治好这地!"

    第二天,李旭让人铺设了滴灌系统——黑色塑料管像血管一样遍布田间,每株秧苗位置都预留了滴头。

    "这是种地还是搞科研?"

    围观的村民窃窃私语。

    很多人种了一辈子田,都没见过这阵仗。

    移植当天,阳光正好。

    二十名工人排成一列,将秧苗从育苗盘小心取出,插入预先打好的孔洞中。

    除此之外,

    没有任何别的手段。

    就是正常把水稻种在地里。

    七大爷蹲在田埂上抽烟,眯着眼看工人们的动作:"我赌一筐鸡蛋,活不过一周。"

    李旭听见了也不恼,亲自下田调整滴灌阀门。

    水流缓缓渗入土壤。

    七大爷气的跳脚:“小旭,你不排盐,现在浇水,盐化到水里,相当于把水稻种在盐水里,能活才怪。”

    李旭懒得解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能不能活,

    过几天自有分晓。

    ……

    第一天晌午,七大爷就叼着烟袋锅晃悠到了地头。

    老头儿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裤腿卷到膝盖,露出青筋盘结的小腿。

    他眯着眼往田里一瞅——嗬!那些刚插下去的秧苗东倒西歪,叶子耷拉着,活像被霜打过。

    "啧啧啧……"七大爷的烟袋锅指点江山般在空中划着圈,"我说什么来着?盐水泡稻子,不死才怪!"

    几个看热闹的村民跟着点头。

    二狗子他爹蹲在田埂上掰指头算:"昨儿下午种的,到现在……十八个钟头?能熬过今晚都算它命硬!"

    七大爷得意地嘬了口烟,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着老人满脸的褶子。

    他伸出树皮似的手,从田边抠了块土疙瘩,指尖搓开,白花花的盐粒簌簌往下掉。

    "瞧见没?"七大爷把盐粒子摊在掌心,"这玩意儿比腌咸菜的盐还多!稻根泡里头,跟放咸菜缸里有啥区别?"

    夕阳西下时,老头儿背着手往家走,影子拖得老长。

    路过李旭家门口,他故意咳嗽两声,见没人应,又重重"哼"了一声。

    第二天鸡刚叫,七大爷就睡不着了。

    老头儿鬼使神差地往盐碱地溜达,心里琢磨着该看到一片枯黄的惨状。

    可刚到地头,他就愣住了——那些秧苗虽然还蔫着,但居然没死!

    有几株甚至挺直了些,叶尖挂着晨露,在朝阳下闪闪发亮。

    喜欢我随手浇水的植物变异了?请大家收藏:()我随手浇水的植物变异了?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