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章 跨省协作的破冰时刻
    祁同伟的指尖在卫星地图上划出一道弧线,指腹的温度在触摸屏上留下淡淡的雾痕,那雾痕随着他的动作缓缓消散,又在新的轨迹上重新凝聚。长江如银色绸带在 4k 屏幕上蜿蜒,沿岸标注的六个红点在夜色中闪烁 —— 那是 "长江 2 号" 走私大案的窝点,从汉东省江州市一直延伸到邻省的清河市,像串在黄金水道上的黑色珍珠,散发着危险的光泽。指挥中心的空气里飘着速溶咖啡的焦香,三十块屏幕同时亮着,实时传输着五市警方的动态,无线电里的呼叫声此起彼伏,织成一张覆盖 1200 公里江面的无形大网,将所有罪恶都笼罩其中。

    "各单位注意," 祁同伟按下麦克风,金属按键的冰凉透过指尖传来,让他瞬间清醒了几分,声音透过电波传到每个行动小组的耳麦里,清晰而坚定,"零点整准时收网,记住 —— 不与地方公安提前对接,直接执行抓捕。" 他的目光扫过屏幕上跳动的时间,秒针在黑色表盘上移动,发出细微的 "咔嗒" 声,像倒计时的心跳,敲击着每个人的神经,"省厅已协调武警总队,沿江高速 17 个出入口由他们接管,任何车辆不得放行。特别注意清河市的三号检查站,去年有辆走私车就是从那儿冲卡的,当时值班的协警被撞断了腿,至今还拄着拐杖。"

    坐在旁边的刑侦总队长老周突然皱眉,钢笔在笔记本上顿了顿,墨水滴在 "跨省协作预案" 几个字上,晕开成深蓝色的云,将那几个字笼罩其中。"祁厅,这样会不会太冒险?按《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得提前 72 小时通报邻省公安厅" 他的笔尖在纸页上反复涂抹,试图掩盖那片墨迹,却让痕迹更加明显,"上次在清河市办文物走私案,我们提前三天发了协查函,结果嫌疑人连夜转移,现场只找到半箱空酒瓶,标签还贴着 ' 清河市公安局特供 ',瓶身上的灰尘都没来得及擦。"

    祁同伟没抬头,指尖在清河市的红点上重重一点,屏幕上立刻弹出清河市公安局长赵铁军的资料。照片里的人穿着熨帖的警服,胸前别着 "优秀公务员" 奖章,那奖章在灯光下闪着刺眼的光,嘴角的笑纹里藏着与走私团伙头目张虎的合影 —— 这是技术科昨晚刚从加密相册里破解出来的,照片背景是张虎的私人游艇 "海鲨号",香槟塔在阳光下泛着泡沫,赵铁军的手搭在张虎肩膀上,金表链闪得刺眼,表带的纹路里还能看到些许汗渍。"这个赵铁军的小舅子,就是 ' 长江 2 号 ' 的报关负责人," 祁同伟的声音冷得像江面的雾,带着一股寒气,"你觉得通报有用吗?他们的微信群昨晚还在商量怎么 ' 招待 ' 我们的办案民警,说要让我们 ' 喝好喝倒 ',根本没把案子放在眼里。"

    老周的喉结滚了滚,把没说完的话咽了回去,他知道祁同伟说的是事实,只是多年的办案习惯让他有些顾虑。指挥中心的时钟指向 23:59,无线电里突然安静下来,只能听到各小组报来的最后位置:"江州一组到位,江面雾气浓度 30,能见度 50 米,我们的橡皮艇已经伪装成渔船,正在慢慢靠近目标船";"清河市三组已抵码头,集装箱编号核对完毕,目标 c-107,周围有两个巡逻的保安,看起来精神不太集中";"芜湖二组的橡皮艇发动机有点漏油,不影响行动,我们已经做好了应急准备" 祁同伟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与秒针完全同步,当零点的钟声透过扬声器响起时,他猛地按下红色按钮:"行动!"

    江州市的抓捕现场,橡皮艇划破江面的寂静,马达声被雾气裹着,传不出太远,像一只蛰伏的猛兽在悄悄移动。民警小李戴着夜视仪,绿色的微光里能清晰看到走私船 "幸运号" 甲板上的人 —— 五个黑影正往编织袋里装东西,金属碰撞声在雾中散开,是穿山甲鳞片特有的脆响,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三组从左侧登船,注意脚下的湿滑甲板," 他对着喉麦低语,声音压得极低,防滑靴踩在船舷上,发出轻微的 "咯吱" 声,像树枝断裂的声音,"注意别碰倒那个红色集装箱,技术科说里面是活体蟒蛇,温度控制在 28 度,刚才红外探测显示有 13 条,都是成年的缅甸蟒,攻击性很强。"

    突然,甲板上的一个黑影抬起头,手里的砍刀在月光下闪过冷光,像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谁在那儿?" 小李纵身跃起,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膝盖顶住对方后腰,那人体重不轻,小李感觉膝盖一阵发麻,手铐 "咔嗒" 锁住手腕时,闻到对方身上有股廉价古龙水混着鱼腥味,让人作呕。船舱里堆着的编织袋裂开条缝,露出里面的象牙,泛黄的牙雕上还留着血渍,像凝固的眼泪,诉说着这些生灵的悲惨遭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清河市的冷库外,寒风呼啸,吹得民警们的衣角猎猎作响。民警老赵正盯着温度计 —— 零下 18 摄氏度,足够冻住血液,他呵出一口气,在冷空气中瞬间凝结成白雾。他摸出撬棍别在腰后,手套上的防滑纹路磨得发亮,那是去年在清河市办案时,被赵铁军的人 "热情招待",在酒桌上反复摩挲酒杯留下的痕迹。"里面有六个人," 无人机传回的热成像图在终端上跳动,六个红色人形在蓝色背景里移动,像岩浆里的火团,"省厅刚发来消息,冷库的产权人是清河市公安局副局长钱斌的堂兄钱老三,这人去年因非法拘禁被取保,案卷蹊跷地丢失了关键页,当时负责该案的书记员没多久就辞职去了国外。"

    老赵冲身后的队员比了个手势,队员们立刻会意,握紧了手中的装备。破门锤撞在冷库大门上,发出闷响,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门开的瞬间,寒气裹着血腥味扑面而来,地上的血水已经冻成冰碴,踩上去发出 "嘎吱" 的声响,十几个铁笼里关着活穿山甲,它们蜷缩在角落,眼睛在黑暗中闪着惊恐的光,看到有人进来,发出微弱的呜咽声。穿貂皮大衣的钱老三正往保温箱里塞冻熊掌,那熊掌还带着长长的毛发,看到民警时,肥厚的脸瞬间煞白,手忙脚乱地想按墙上的紧急按钮,那按钮连接着外面的警报系统,被老赵一脚踹在膝盖上,跪倒时假牙都掉了出来,在冰冷的地面上滑出老远。

    当第一声警笛划破夜空时,祁同伟在指挥中心站起身,他的目光扫过所有屏幕,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屏幕上,六个红点同时变成绿色,代表抓捕完成。他点开清河市的实时画面:老赵正把戴着手铐的钱老三押出来,那人的貂皮大衣沾着冰霜,头发凌乱,嘴里还骂着 "你们汉东警察算什么东西,敢在清河地界撒野",直到看见省厅的逮捕证上盖着的红色公章,那公章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才突然蔫了,像被扎破的气球,头垂得低低的。

    "祁厅,清河市公安局长赵铁军的电话。" 通信员小郑举着座机,脸色有些紧张,听筒里传来急促的喘息,夹杂着玻璃破碎的声响,显然对方情绪激动。祁同伟接过电话,对方的怒吼像冰雹砸过来:"祁同伟你什么意思?不打招呼就在我的地盘抓人!这是越权!我要向公安部投诉你们!"

    "投诉欢迎,但抓人不停。" 祁同伟的声音平稳得像江面,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的划痕 —— 那是去年和赵铁军在省厅会议上争执时留下的,当时两人为了一个案件的管辖权争得面红耳赤,"你的副局长钱斌的堂兄涉嫌走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证据在省厅官网实时更新,第 37 页有他在冷库门口收钱的监控截图,时间精确到秒,连他接过钱时手指的动作都清晰可见。" 他突然提高音量,电波都跟着震颤,"另外提醒你,纪委的同志已经在你办公室门口了,他们想看看你抽屉里那本与张虎的合影相册,特别是你搂着他情妇的那张,照片背面还有日期,是你老婆生日那天。" 电话那头传来重物倒地的闷响,随后是忙音,想必赵铁军已经慌了神。

    72 小时后,指挥中心的屏幕换成了案件总结会的 ppt。祁同伟指着一组对比图:左侧是五年前的跨省协查审批单,a4 纸被七个鲜红的公章压得变了形,从市公安局到省公安厅,再到公安部,签名栏的墨水颜色深浅不一,有的已经发黑,有的还带着湿润的光泽,记录着漫长的审批轨迹;右侧是这次的电子审批单,只有两个电子签名,时间戳显示从提交到批准只用了 2 小时 17 分钟,简洁而高效。

    "以前办跨省案件,光审批就能耗掉半个月。" 祁同伟的激光笔在旧审批单上划了圈,光斑停在 "清河市公安局政治部" 的公章上,那公章边缘有些模糊,"有次为了调取一份银行流水,我们派民警小王在邻省财政厅门口等了七天,每天早上八点去排队,保安都说 ' 你们汉东警察比快递员还准时 '。最后拿到的流水单被剪去了关键页,说是 ' 系统故障 ',但我们都知道,是有人故意为之。" 台下响起笑声,那笑声里带着些许无奈,他却突然严肃起来,"但这次,我们的民警直接带着电子调证函去银行,半小时就拿到了张虎的跨境转账记录,连行长都没惊动 —— 因为系统显示这是 ' 公安部督办案件 ' 的最高权限调证,没人敢怠慢。"

    坐在第一排的王某某突然抬手,他的动作有些迟疑,又带着一丝坚定,袖口露出道淡粉色的疤痕 —— 那是去年被走私团伙泼硫酸留下的,像条扭曲的蚯蚓,在他黝黑的皮肤上格外显眼。他的指节因为紧张发白,声音像被砂纸磨过,带着沙哑:"我能说两句吗?" 得到允许后,他站起来,椅子在地上拖出刺耳的声响,打破了会场的宁静,"以前他们总威胁我 ' 就算躲到汉东也能找到你 ',因为当地保护伞会把我的行踪告诉他们。有次我在医院换药,赵铁军的人就坐在走廊长椅上,盯着我的病房号,那眼神像饿狼一样,让我浑身发毛。" 他的喉结滚了滚,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个录音笔,那录音笔外壳有些磨损,显然用了很久,"这是他们去年逼我签谅解书时录的,说 ' 签了就给你二十万,不签让你儿子在学校待不下去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