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章 首接负责制
    省民政厅公示栏前攒动的人头像沸水里的茶叶,密密麻麻地浮着。穿蓝布衫的老汉踮着脚把手机举过头顶,镜头对准玻璃后的检查书;扎马尾辫的姑娘用指甲在 "7 日内必须反馈" 几个字上反复划着,指尖沾了层淡淡的红油墨;卖早点的大妈把豆浆袋往胳肢窝一夹,扯着嗓子念某副处长的检查书:"6 封群众来信未处理 啧啧,这红笔字跟血似的。" 三层夹胶玻璃被挤得微微发颤,映出走廊尽头 "为人民服务" 的烫金大字,字缝里还卡着片去年的银杏叶。

    某副处长的检查书用红钢笔抄了三大张,字迹洇透纸背,墨汁在纸页边缘积成小小的黑珠。"6 封群众来信未处理" 几个字被红圈箍得紧紧的,像道渗血的伤口,圈线重叠处纸页都发皱了。最底下的签名处晕着团墨渍,"张" 字最后一捺拖得老长,扫过 "2024 年 7 月 15 日" 的日期,活像只没站稳的脚,把 "日" 字的竖钩都踩成了斜的。

    祁同伟站在人群外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封面。烫金的 "为人民服务" 五个字被磨得发亮,边角卷成了波浪形 —— 这是他跑基层时总揣在怀里磨的,左下方还留着块咖啡渍,是去年在青川县驻村时洒的。新贴的《群众诉求首接负责制》还带着浆糊的馊味,米黄色 a3 纸边缘卷着毛边,第七条 "7 日内必须反馈" 被人用红马克笔描得发胀,油墨透过纸背在玻璃上洇出淡淡的红痕,像谁哭花的眼,睫毛扫过的地方还留着细痕。

    "这回是来真的?" 穿藏青色制服的保安老李咂着旱烟袋,铜烟锅在掌心转得飞快,烟杆上的铜箍磨得能照见人影。他往公示栏玻璃上吐了口唾沫,用袖口擦出片透明的区域,"前几年也贴过这章程,不到仨月就被 ' 重要通知 ' 盖住了,那通知现在还在玻璃缝里卡着呢。" 他往地上啐了口烟渣,正落在公示栏基座的裂缝里,那里嵌着半张褪色的旧文件,"考核标准" 四个字被虫蛀得坑坑洼洼,"核" 字的木字旁只剩个点。

    祁同伟的目光扫过公示栏右下角的监督电话,黑色宋体字旁边的鲜红公章像块烙铁,印油饱满得快要滴下来,边缘的齿轮纹清晰可辨。上周党组会的情景突然撞进脑子里:厅长把 6 封群众来信拍在红木桌面上,震得茶杯盖都跳了起来。信封上的邮戳从去年腊月排到今年五月,最底下那封的邮票被雨水泡得发皱,隐约能看出是朵报春梅花,花瓣上还沾着点泥。"连烈士家属的抚恤金都敢压着不发," 厅长捏着信封的手指关节发白,指腹把牛皮纸都捏出了褶,"这不是砸民政系统的牌子,是往老百姓心尖子上扎刺!"

    "祁书记,系统调试好了!" 技术科的小伙子抱着平板电脑挤过来,蓝色冲锋衣的拉链卡在第三颗扣眼,露出里面印着 "青川县技术队" 的白 t 恤,领口还沾着块机油渍,是昨天装服务器时蹭的。他左手腕上的电子表显示 9:47,秒针正跳得飞快。屏幕上跳动的蓝色编号像排队领号的新生儿,第 007 号后面标着 "王秀莲,烈属抚恤金",经办人 "小林" 三个字后面跟着个红得发亮的 "已办结",时间精确到分秒,比墙上的电子钟还快半拍。

    祁同伟的拇指在屏幕上滑动,指尖划过第 003 号信件的扫描件。纸页边缘有处月牙形的牙印 —— 是老太太着急时咬的,齿痕里还卡着点黄垢,像块没擦净的玉米面。系统日志像本明细账:5 月 18 日 9:23 录入时带了张褪色的烈士证照片,钢印上的 "革命烈士" 四个字只剩 "革" 和 "士" 还清晰;10:05 转财务科时附了张银行账户信息,开户行 "青川县望月镇信用社" 的字迹被水洇过;14:37 显示 "待审批" 时跳出个喝咖啡的小人图标,是小林加的特效;17:00 整红色预警灯准时炸开,旁边跳出个敲警钟的动画 —— 技术科熬了三个通宵,让小人的警棍随着预警频率晃动,像在催经办人快点干活。

    "这预警机灵得很。" 祁同伟嘴角牵起个细微的弧度,视线落在财务科的处理记录上。经办人小周的签名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铅笔描的眼睛眯成了缝,嘴角还翘着。"以前这些信,都沉进海底了?"

    "何止沉海," 小伙子调出后台数据,柱状图在屏幕上跳得像打摆子,去年积压的信件数在 7 月达到峰值,像座陡峭的山。"去年积压的信能装满俩铁皮柜,有封申请低保的信里还夹着诊断书,纸都黄得发脆了,一摸就掉渣。" 他突然把声音压得像蚊子哼,往左右瞟了瞟才说,"张副处长那铁盒我们找到了,在衣柜最深处,垫着件没拆标的阿玛尼衬衫,领口的标签还写着 ' 意大利制造 '。里面除了信件还有三张购物卡,卡面是金鹰商场的,最高面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用说了。" 祁同伟打断他,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穿碎花衫的老太太正踮着脚够公示栏,裹着橡胶的拐杖头在玻璃上蹭出 "沙沙" 声,拐杖底部的防滑垫磨得只剩薄薄一层。"俺那信是腊月廿三寄的,灶王爷都上天了,现在才给说法," 她的牙掉了两颗,说话漏风,唾沫星子溅在玻璃上,"这红笔字写得再大,能当饭吃?" 旁边的中年男人赶紧扶住她打颤的胳膊,他手里的塑料袋装着刚取的药,"硝酸甘油片" 几个字被阳光照得发亮,铝箔板上还剩三粒药,板角都折了。

    这时祁同伟的手机突然震动,老太太的抚恤金到账短信带着蓝绿色的光晕跳出来。是小林拟的措辞:"您儿子王建军的名字,在烈士墙上第 17 行。抚恤金已到账,青川县民政厅全体工作人员向您致敬。" 末尾缀着个小小的国旗表情,是小林熬了三个晚上在系统里加的彩蛋 —— 这小伙子说 "得让老太太看见点鲜亮的",试了二十多种表情才选定这个。

    "这短信写得实在。" 祁同伟把手机揣回裤兜,布料摩擦着里面的硬质笔记本。封皮夹着片干了的稻叶,是青川县受灾稻田里捡的,边缘还带着被水泡过的蜷曲,像只干硬的小虾米。上周去烈士墙献花时,他特意数过第 17 行的名字,王建军三个字的刻痕里还留着去年清明的纸钱灰,被雨水冲成青黑色,像层洗不掉的痂,摸上去糙得硌手。

    张处长大汗淋漓地从楼梯口冲过来,衬衫后背的汗渍洇成幅抽象画,腋下的布料湿得能拧出水,顺着衣摆滴在水磨石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他手里攥着本牛皮纸台账,边缘磨得发毛,纸页间夹着根橡皮筋,上面沾着点木屑。每一页都用红钢笔写着 "已回访",后面跟着歪歪扭扭的签名,王秀莲的名字旁边还画了个五角星,笔尖戳得纸页都破了,透出后面一页的字迹。"祁书记,我刚从老太太家回来,她"

    祁同伟突然转身,擦得锃亮的皮鞋在水磨石地面上划出 "吱呀" 一声,鞋跟处的金属片都磨白了。"不用跟我说。" 他抬手指着公示栏上跳动的编号,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数字上投下斑驳的阴影,像给它们穿了件花衣裳,"跟墙上的编号说去,跟系统里的已办结说去,跟老太太手机里的短信说去。"

    张处长的喉结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上下滚动了两下,把剩下的话咽成了红眼圈。手里的台账 "哗啦" 翻到最后一页,露出夹在里面的照片:老太太捧着抚恤金存折,指腹在数字上反复摩挲,边角被蹭得起了毛,像只揉皱的纸船。照片背景里,新做的桃木镜框挂在土墙上,框边还留着点漆味,和泛黄的 "光荣之家" 奖状并排,中间别着朵晒干的野菊花,花瓣皱得像老太太脸上的褶子,却还透着点黄。

    技术科的小伙子突然 "呀" 了一声,平板电脑屏幕上炸开片红光,像泼了盆红墨水。第 012 号信件处理超时 15 分钟,经办人头像闪得像警灯,连带整个系统界面都变成了警戒色。"是李桂芝的养老认证,社区专干忘录系统了!" 小伙子的手指在屏幕上飞点,指甲缝里还嵌着点黑泥,弹出的通讯录里,社区专干的电话正显示 "通话中",备注栏写着 "正在张寡妇家帮着挑水",后面还附了张现场照片 —— 水桶里的水晃出金色的涟漪,映着半块蓝天。

    祁同伟看着屏幕上自动生成的督办单,红色的打印机图标闪得刺眼,像只眨不停的红眼睛。"让打印机歇会儿。" 他按住小伙子的手腕,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过去,能感觉到对方脉搏跳得飞快,"先打个电话问问,挑水和录系统,哪个更急。"

    公示栏前的人群渐渐散去,留下几个老人还在用手指点着条文。穿蓝布衫的老汉掏出放大镜,镜片在阳光下折射出光斑,正好照亮 "首接责任人:李敏" 几个字,笔画里还卡着点灰尘。"这丫头我认得," 老汉的手指在玻璃上轻轻点着,像抚摸自家孙女的头,指腹上的老茧蹭得玻璃沙沙响,"上次帮俺补录退伍信息,钢笔字写得周正,还帮俺孙子申请了助学金,说 ' 大爷您放心,这钱准能到 '。"

    保安老李收起旱烟袋,往公示栏上浇了点清水,用抹布慢慢擦着。水珠顺着玻璃流淌,把红笔描过的第七条泡得更清晰,"7 日内必须反馈" 几个字在水光里轻轻晃动,像活过来似的,在玻璃上跳着舞。远处走廊里,张处长正对着公示栏的编号喃喃自语,手里的台账被穿堂风吹得哗哗响,像在回应那些跃动的数字,又像在替他认错。

    技术科小伙子的平板电脑突然 "叮咚" 响,是小林发来的照片:烈士墙上,王建军的名字被人用红漆描过,在阳光下亮得耀眼,漆味还没散尽,旁边还放着把没来得及收的小刷子。第 17 行的位置正好对着天空,几朵白云慢悠悠地飘着,像封没贴邮票的信,要寄往很远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