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27章 全民心理诊疗服务
    于白的手指在相框背面停住了。

    ——尘埃的痕迹不对。

    相框的底座边缘有一道清晰的擦痕,像是被人拿起后又小心翼翼放回原位。

    他猛地抬头,目光如刀般扫过整间公寓。

    那些看似完好的细节突然扭曲了起来:

    书架第三层的《刑法典》微微外凸——他从来都是与书脊齐平;

    床头柜抽屉把手上有一道新鲜的金属刮痕;

    电脑键盘的"d"键灰尘比其他按键少,似乎被频繁按压过。

    最致命的是——

    保温杯的位置。

    他清清楚楚记得自己最后一次使用后,是随手放在了料理台左侧。

    可现在,它被端正地搁在了沥水架上。

    有人进来过。

    而且是个强迫症患者。

    于白的大脑瞬间切换模式,所有的感伤都被抛到脑后。

    他伸手摸向书架背面——那里藏着一个保险箱。

    于白的手在保险箱表面停顿了一瞬,随即干脆利落地按下解锁组合。

    箱门无声滑开,意料之中的黑色笔记本依然安静地躺在里面。

    但它被动过了。

    他太熟悉自己的东西了——电源线的缠绕方式、边角的轻微磨损、甚至开合时的阻尼感。而现在,这些细微的习惯都被完美复刻,却依然带着一丝不自然的刻意。

    就像有人将它取出来过,又分毫不差地放回去。

    他将笔记本取出,指尖擦过机身缝隙中落着的灰——奇怪的是,灰尘分布太过均匀,仿佛特意被人用细毛刷扫过。

    太过刻意了,反而好像在提醒于白。

    一个能心细到伪造电脑灰尘的人,会暴露移动自己保温杯这种明显的错误吗?

    插入电源时,他的手稳得出奇。

    屏幕亮起,等待系统启动的间隙,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在静默的房间里异常清晰。

    然后——

    桌面上赫然多出一排陌生的文件。

    于白盯着屏幕上那份《全民心理诊疗服务法案》,呼吸不自觉地屏住了。

    文件的第一页,是一张精致的政府提案模板,抬头印着"恩顿市市政厅"的徽章,条款内容措辞温和而专业——

    "为改善高犯罪率社区的精神健康问题,试点推行'心理诊疗服务站'"

    "采用先进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对居民情绪压力值进行实时监测"

    但翻到附录的技术参数部分,措辞骤然改变——

    "杀意粒子收集中枢植入方案"

    "终端可长期驻留大脑边缘系统,实现24小时杀意波动采集"

    "首批试点范围:黑鸢尾区、长桥镇、旧港"

    最下方标注着一行小字:

    "诺瓦生物科技·机密文件"

    于白的指尖悬在触控板上,一瞬间思绪飞转。

    ——他从来没见过这份文件。

    ——它不该出现在他的电脑里。

    ——但更可怕的是它看起来像是"故意被发现"的。

    因为如果某个势力真的想隐藏这个计划,他们根本不会把资料留在这里。

    除非

    除非他们想让他看见。

    而且,这份文件显示的最后修改日期

    正是他被捕前一天。

    于白的瞳孔微缩,手指不自觉地收紧,光标向下滑动的时候他甚至因为大脑信息过载而手指微微颤抖。

    这份法案表面上是善意的心理健康服务,实则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这不是治疗,而是监控。

    所谓"纳米生物传感器",实则是植入大脑的微型装置,能像寄生虫一样附着在神经系统上,不仅监测"杀意波动",甚至能记录思维模式、情绪反应、潜意识倾向

    而这套系统一旦铺开,诺瓦集团就能掌握整座城市每一个人的——

    何时愤怒。

    何时压抑。何时动了杀机。

    这份文件描绘了一个完美的监控社会:

    "心理诊疗服务站"——

    它们会以社区义诊的名义进驻贫民区,用免费体检吸引居民。

    当老人检测血压,孩童测量身高时,纳米级的杀意粒子检测终端就随着雾化药剂被送入鼻腔,顺着嗅神经直抵大脑。

    三日后,这些肉眼不可见的机器会在大脑边缘系统生根,像监听器般捕捉每一丝恶意的波动:

    丈夫对妻子的家暴冲动、职员被裁员时的杀人幻想、少年在校园欺凌中滋长的阴暗。

    然后,这些数据会实时传输到市政厅的服务器,算法会自动标记"潜在危险分子"。

    而这只是第一阶段的"试点"。

    文件末尾用冷静的措辞笔调写着终极目标:"五年内覆盖85的城市人口,最终实现每个公民从出生起就植入终端"。

    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文件最后那个看似体恤的备注:

    "为避免引发民众恐慌,建议以'自愿参与'形式逐步推广"

    于白突然发出一声冷笑。

    屏幕上冰冷的光映照在他的脸上,将他的面容分割成明暗交织的碎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愿?多么讽刺。

    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个城市的人没有选择——

    在贫民窟不断升级的暴力事件之后,

    在孩子被拐卖案件频频见报之后,

    在社区广场发生无差别杀人案之后

    人们会哭着求着要这份"安全"。

    一种可怕的顿悟如电流般窜过脊椎。

    屏幕上的数据在他眼前扭曲成更深的阴谋——

    这些年来特利市居高不下的恶性犯罪率、那些总是在监控死角发生的无差别袭击、每隔几个月就会爆发的随机杀人事件突然都有了新的解释。

    "需要恐慌,才能贩卖安全。"

    现在想来,这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营销手段——先让整座城市泡在犯罪的脓液里,等民众对鲜血习以为常时,再端出这剂"解药"。

    这套系统不仅能收割恐惧,更是一台完美的犯罪机器。

    想象一下——

    他们可以随时调高某个区域的"杀意波动阈值",制造出更多"潜在罪犯",然后

    "根据系统监测,您儿子的暴力倾向已达到警戒线。"

    "您的丈夫需要接受强制心理治疗。"

    "检测到您对上司存在危险念头,请立即前往服务中心。"

    这将是一个可以随意定义"犯罪"的世界。

    不顺从者可以被系统标注为"危险分子",异见者的愤怒会被提前扼杀。

    这个项目看起来很美好,可资本是逐利的,一旦将这些东西植入民众的大脑,或许一开始的确能维持社会秩序治安,但长久下来,资本利益集团真的能面对这样能直接监测控制民众们的利器不起邪念吗?

    面对利益,这些嗜血资本们的底线能跌穿地心……

    于白的指尖悬在键盘上方,久久未动。

    思绪却如同暴风中的树叶般狂乱翻涌——

    喜欢杀意侧写请大家收藏:()杀意侧写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