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81章 汉-永平十八年
    对于赵匡胤送上门来的生意,朱元璋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你要买军械?”

    听到一边的赵匡胤想要向大明购买军械,朱元璋的眼神一瞬间便亮了。

    自从推进工业化之后,整个洪武朝犹如旭日初升,全国境内,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是如火如荼。

    这般情况下,大明每日耗费的资源,也是日益上涨。

    诸朝聚会的宴席之上,随着赵匡胤开始表达出想和大明合作的意愿后,朱元璋招呼来老朱棣,三人很快便开始相谈了起来。

    说起来,有宋一朝的军械,在某些方面还是极为出色的。

    火器便是从宋朝开始出现雏形,而单单神臂弓,床子弩这样的东西,在冷兵器时期几乎都是大杀器。

    宋军在弓弩的技术上,在当时几乎是世界顶尖。

    至于铠甲防具,步人甲称得上防护最完全的铠甲,也是古代的铠甲的最高峰。

    当然。

    究其缘由,就是因为宋朝丢失了燕云十六州的原因。

    失去了北方天然的马场,宋军也失去了大规模马匹的来源,以至于有宋一朝的骑兵几乎得不到发展。

    转过头,宋军也只好发展步兵。

    为了对付敌军骑兵,以步制骑,便是宋朝没办法的办法,步人甲也是在此等情况下建造出来的。

    不过,不管是神臂弓还是步人甲之类的,现如今开宝时空和太平兴国时空都是没有的。

    而看过史书的赵匡胤对于神臂弓之类的倒也没什么想法。

    就算是神臂弓这样的杀器,跟他所在后世大明时空见到的火器来说,终究不是一个级别的概念。

    见识过热兵器的厉害之后,似神臂弓,床子弩这样的器械,怎么选择,赵匡胤心里自然有数。

    此番和大名交易,他势在必行。

    而似这般谈判合作之事,在和朱元璋和老朱棣商谈了一会儿之后,赵匡胤顺理成章的便将赵炅和赵光义喊了过来。

    “新式器械?”

    “有多厉害?”

    被赵匡胤喊过来的赵炅和赵光义,在听明白二哥是打算和大明交易合作之后,对于新式器械还没概念的他,第一时间便问了出来。

    而听到这话的老朱棣,嘴角则是不自觉扬了扬。

    边上的赵匡胤则是横了一眼赵炅和赵光义,顺嘴便跟对方科普起了他所看到过的大明器械。

    而听到火器的强悍之处后,赵炅和赵光义俩人的眼神明显亮了起来。

    这般厉害的军械吗?

    若是当初高粱河之战他有这般器械的话,攻破幽州城,又有何难?

    意识到火器军械的强悍之后,赵炅和赵光义开始对于和大明合作的事情变的越发上心。

    连带着诸朝聚会结束之后,大宋三人顺理成章的便跟着大明一众人,前往了洪武和永乐时空。

    同一时间。

    诸朝聚会结束之后,顾渊这边才刚刚返回现代时空,他便察觉到意识海内的时空长河之上。

    一个新的时空锚点,突然间开始变得越发闪亮。

    与此同时。

    汉-永平十八年,六月末。

    洛阳北宫之内。

    自去年正月,刘庄于深夜之中,梦到父亲刘秀和母亲阴丽华之后。

    梦里的他,一瞬间像是回到了幼年之时。

    那时候的他,父母恩爱,家庭和睦,父亲和母亲都是年轻时候的模样。

    梦里的一桩桩、一件件事,都是幼年时期曾发生过的事。

    彼时的他,能够无忧无虑的在父母膝下承欢。

    虽然很快他便意识到了自己是在做梦,但刘庄并不想醒。

    然而,梦终究有结束的时候。

    梦中的画面里,自己幼小的身躯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间开始长大。

    就连父亲和母亲,原本年轻的模样也开始一瞬间变的苍老。

    “庄儿已经长大了!”梦里的母亲挽着父亲的臂膀笑着看着他。

    眼前的刘秀,目光里亦是有些欣慰。

    “吾儿这些年所做的一切,朕和你母亲都看在眼里!”

    “大汉交到你手里,朕一直都很放心……”

    从称赞到继续勉励,刘秀和阴丽华在梦里好像和刘庄说了很多很多,多到后者想要将两人所说的一切都记下来。

    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只记得父亲和母亲一脸欣慰的笑,剩下的有太多记不起来了。

    他想要留下来陪着父亲、母亲。

    可是俩人却朝着他摇了摇头,父亲则是伸手按在他肩膀上,轻轻的推了一下。

    然后,他便眼睁睁的看着俩人的身影,在他面前渐渐消失。

    等刘庄醒过来回过神的时候,便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眼眶里早已经满是泪水,便是枕榻都跟着浸湿了一片。

    时间过得太久了,久到十数年的帝王生涯,他差点便忘记了自己过去的模样。

    那天晚上,刘庄很想继续沉浸在梦里。

    可是任凭他再怎么闭眼,终究是再也睡不着了。

    梦醒过后的当天,刘庄便再也压制不住心里的思念。

    是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便带着大汉的文武群臣,前往原陵祭拜,跪在父母陵寝之前的时候,刘庄又看到了当年母亲很是喜爱的镜奁(lian)脂粉。

    那东西过了许多年,看起来都已经有些陈旧了。

    已经年近快五十的他,那天忍不住又在陵寝前哭了起来,当着文武群臣的面,他毫不在意帝王的威严。

    “来人,将这些器物,换了,都给朕换成新的!”

    “以后,记得时常将这些旧的器物,换一换。”

    母亲最是喜爱亮闪闪,崭新好看的东西了,这些器物已经旧了,身为人子,他又怎么能忘记母亲的喜好呢。

    思绪在脑海中翻涌,眨眼间又过了一年的刘庄,今夜又有些睡不着了。

    古人常言,五十而知天命!

    他现如今也快五十了,这些时日,他也越发感觉身体的疲累,自己的生命,似乎也快要走到尽头了。

    醒过来的刘庄让一边的内侍将铜镜拿了过来。

    他持着铜镜,目光端详着倒映在铜镜内的自己,当初年轻的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两鬓里生起了白发。

    连带着,目光都开始变得有些浑浊了。

    “去,去将太子给朕喊来!”

    刘庄手持铜镜看了许久,御用的铜镜被磨得很亮,那些宫内的侍从,几乎每隔数日,都会专心的铜镜打磨抛光。

    是而,古代的铜镜,在清晰度上,一点也不比现代的玻璃镜差。

    眼前的铜镜里,刘庄的面容清晰可见,鬓发眉角,细微之处,刘庄静静的看着。

    他这张脸,长的和母亲极为相像。

    眉宇眼角,都很像他的母亲,而鼻梁眼神、额间,则是更像自己的父亲。

    北宫内燃烧着的灯火将大殿内照的通亮。

    一身里衣,端坐在榻上的刘庄久久无言。

    整个大殿内静悄悄的那些殿内的侍从,一个个都绷紧着身躯,连一丁点的声音动静都没有。

    他们知道,自家的这位陛下,似乎又想念先皇和太后了。

    自从陛下去年夜间在大殿内痛哭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习惯了。

    每当陛下盯着铜镜看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这是陛下在想念先皇和太后。

    故而,这般情况下,没有人想要打扰到陛下。

    直到,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从殿外忽然间传了进来。

    如今的大汉太子,刘炟(da)到了!

    “父皇、父皇!”

    太子抵达寝宫内的时候,其声音便带着几分急切。

    急匆匆的脚步声在寝宫内响起的时候,端着镜子盯着的刘庄才渐渐回过神。

    视线内,太子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那张脸上充斥着担忧。

    “父皇!”

    从太子东宫一路急匆匆赶到刘庄寝殿的刘炟,看到父皇端坐在床榻上的时候,原本一颗担忧的心,多多少少平稳了一些。

    他注意到父皇有端着镜子,放慢脚步上前之后,便朝着对方跪拜见礼。

    后者眼神瞥过他的时候,笑了笑,随手放下镜子。

    其伸手亲切的将眼前的刘炟拉了起来。

    “吾儿来了!”

    眼前的刘炟还未双十,对方自四岁之时便被他立为大汉太子,自小刘庄便挑选了精通儒学的老师教授对方。

    而刘炟也从未辜负过他的期望。

    其从少年之时,便能开始参与朝政,随着年长,便是一些政务之事,也能帮他处理的井井有条。

    眼前的刘炟和他很是相像,不仅仅是那张酷似自己年轻时候的脸,连带着在某些性格方面,对方也像是继承了他一样。

    只是,儒家的学问太过温和,现如今的刘炟,在性子方面显得太过宽和了一些。

    对方像他。

    但却比他更为宽和、仁厚,说起来似乎是有些柔弱了。

    作为未来的大汉天子,宽厚是好的,但过于宽厚,刘庄心里便忍不住有些担忧的。

    他担心,未来等自己逝去,太子太过宽和的话,会影响到大汉的纲纪。

    他担心,对方这样的性子,会被一些有心之辈欺压……

    “父皇!”

    被刘庄拉起来的刘炟小心且忧虑的看着眼前的父亲,后者也注意到了对方神情里的忧虑。

    其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笑了笑。

    “朕没事,不过只是又想到你皇祖和祖母了!”

    “坐!”

    刘庄拉着刘炟坐在自己的床榻之上,目光静静的盯着对方,良久之后跟着便叹了口气。

    “近些时日,朕越发感觉自己的年纪大了,也时常夜有所梦,想来是朕的天命已经快要到了!”

    刘庄看着眼前自己的太子,说话突然间开始变得有些语重心长。

    其话音刚落,面前的刘炟便忍不住脸色有些动容。

    “父皇,您如今正值壮年,怎能说出这般话,您是应该和太祖他们一般长寿的人……”

    “父皇,你所教授的一切,孩儿还没学够呢!”

    只一瞬间,眼前的刘炟双目之内便忍不住滑落起了眼泪。

    刘庄又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就像是当年的先帝,曾经拍着他的肩膀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