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7章 刘永福与黑旗军(2)
    越南皇帝下旨,恳请刘永福出兵平叛。

    圣旨如箭一般飞出了宫, 刘永福接旨时,黑旗军刚从山林中操练回来。

    他望着帐外跃跃欲试的部下,想起阮朝虽对自己心存提防,却也给了立足之地,当下拍案应允:

    “君有难,臣当效命。”

    此刻,叛军一路烧杀将而来,盘文义得意洋洋骑在大洋马上,大言不惭喊着,不怕死的放胆过来。

    “盘将军,前面有黑旗军迎战拦截!”

    “谁?谁迎战?”

    “黑旗军李永福。”

    “哈哈哈!活腻歪的广西佬,”盘文义根本不把永福放在眼中。

    永福低头害怕,满脸羞愧拔马往回跑。

    盘文义狂笑不止,“皇上,找个牛逼人物救你不行吗?”

    “弟兄们,给我追。”反军直逼永福的屁股。

    永福率众来到一处山坳,三转两转不见了人影。

    就在盘文义纳闷间,“咚咚咚”三声号炮响,从山坳杀出一队人马,

    两边山上万箭齐发,原来这是永福的“引敌入瓮”之计。

    盘文义及手下一看中了埋伏,撒腿就往反方向逃,突然前面的士兵惨叫连连,“哎呀!疼死我也!”

    叛军纷纷被竹签刺穿脚掌、马蹄,阵型瞬间大乱。

    刘永福早就提前布下了竹签阵,见状,一声令下,黑旗军从两侧山林杀出,“杀啊!冲啊!!”

    黑旗军如猛虎下山。

    混乱中,盘文义试图突围,却被刘永福亲率精锐堵住去路,

    “呔!,反贼!快快下马投降,否则吃俺一枪!”

    “少废话!你这个广西佬,识相快滚开,否则,我的大刀不是吃素的!”

    二人拔马战在了一起,几个回合,永福卖了一个破绽,盘文义躲闪不及,被斩于马下,余下贼众做鸟兽散。

    消息传回河内,嗣德帝高兴的鼻涕泡都出来了,传朕的旨意,加封刘永福为总兵,赐印信、冠服。

    自此,越南没有人不知道刘永福的大名,黑旗军也从团练武装,一跃成为阮朝倚重的力量。

    “……”

    【援越抗法】

    ~同治十二年的秋老虎,把河内城烤得像口烧红的铁锅。

    豪华大殿里,阮氏皇帝的龙袍被冷汗浸出深色的斑块。

    “报——”内侍尖利的嗓音刺破殿内死寂,

    “法兰西大将安邺,带一万人马已杀到河内城外!先锋骑兵,快踩进护城河了!”

    龙椅上的人猛地攥紧了扶手,指节泛白。

    一万人?整个北圻的驻军加起来都凑不齐这个数。

    他抖着嗓子喊:“快!再发急诏去老街!请刘永福……不,求他来!”

    话音未落,又慌慌张张挥手,“皇后、皇子们,都收拾行装,随朕往南避一避!”

    诏书快马加鞭冲出河内时,刘永福正在老街的竹楼里磨他的佩刀。

    “报大帅,皇上紧急调令。”永福擦擦手,接过昭令。

    “怎么?法军占领了河内?”永福吃惊自语道。

    “大哥,皇上又来求咱们干活吧?”吴凤典不悦道。

    永福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此刻,黑旗军的将领们纷纷围了上来。个个脸色凝重:

    “大哥,法国人的洋枪很厉害,咱们犯不着替阮家挡这子弹!”

    刘永福抬眼,刀光映着他眼底的狠劲:“挡?是把火挡在外面!”

    他用刀鞘指着地图上的广西,“安邺占了河内,下一步就是捅进咱们老家!

    与其让爹娘妻儿遭兵祸,不如在这儿把他们剁碎!”

    三日后,黑旗军悄无声息地摸到河内城外的纸桥。

    这桥窄得只能并排走两人,桥两边是齐腰深的芦苇荡。

    刘永福让人在桥面铺了层薄土,底下藏着削尖的竹片,又把主力埋伏在对岸的矮坡后。

    安邺果然骄横,他骑着高头大马,带着法军耀武扬威地过桥,嘴里还骂着“清国来的乡巴佬,出来受死!”。

    前锋刚到桥中,脚下刺痛,突然惨叫连连——竹片穿透军靴,扎进肉里,人马顿时挤成一团。

    “放箭!”刘永福一声令下,芦苇荡里射出密集的弩箭,对岸的黑旗军像潮水般扑上来。

    安邺拔刀想砍,却被一个黑旗兵拽下马背,刘永福的佩刀已架在他脖子上。

    “你是谁?”安邺瞪着眼嘶吼。

    “黑旗军,刘永福。”刀锋一划,法军统帅的人头滚落在纸桥下。

    残兵哀嚎着逃回船舰,一溜烟逃去,河内城的火光渐渐熄灭。

    消息传回阮朝避难的行宫,皇帝摸着胸口直念“阿弥陀佛”,

    当即下旨:封刘永福为三宣副提督,赏黄金百两。

    而更让西南边疆百姓记挂的,是十年后的光绪九年。

    法军卷土重来,这次带队的是号称“常胜将军”的李维业。

    刘永福还是在纸桥,还是那支黑旗军,却换了战术——

    他让士兵揣着短刀,冲进法军阵里贴身肉搏,洋枪的优势荡然无存。

    李维业被乱刀砍死后,佩戴着的战神勋章还在反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战,黑旗军的名号像炸雷似的滚过中南半岛。

    越南百姓把刘永福的画像贴在门上,说他是“镇南关来的活关公”。

    连广西老家的孩童都在唱:“黑旗飘,法妖跑,刘永福来了乐淘淘。”

    阮朝皇帝再次递来圣旨,这次是护送来的“巡抚”官印。

    可刘永福却没有笑容,他望着北方的云层,心里清楚:这纸桥的血,终究是为家国而流。

    在越南的十余年间,刘永福不断被越南国王封赏,成为越南抗法的中流砥柱。

    他的军事才能让法军闻风丧胆,当时法军中有“先灭黑旗,再攻北圻”的说法,足见其威慑力。

    “……”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急得满嘴是泡的慈禧想起了刘永福。

    “李中堂,咱们中国人在越南打得法兰西满地找牙,何不收了永福?”

    “太后,您的意思是诏安?”

    “李中堂,宋江能为宋徽宗所用,永福为何不能为我们所用呢?”

    “微臣马上去办!”

    随后,朝廷以“记名提督”之职招安刘永福,命其率部回国参战。

    刘永福以民族大义为重,放下与清廷的旧怨,率黑旗军转战广西、云南边境,

    在临洮等战役中大败法军,为中法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黑旗军风头强劲,让湘军、淮军将领酸溜溜的,他们在战斗中给黑旗军使绊子,

    清廷的腐朽,最终葬送了胜利果实。

    光绪十一年(1885年),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签订,刘永福被朝廷弃用,

    慈禧忌惮他尾大不掉,严命其裁军,黑旗军兵力锐减,元气大伤。

    “大哥,我算看透了,慈禧老妖婆过河拆桥,咱们不伺候她!”

    吴凤典这样的粗人都能看透慈禧的心思,何况阅人无数的刘永福呢?

    但他始终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守土台湾】

    光绪二十年(1894年)黄海炮声隆隆,甲午战争爆发了,67岁的刘永福主动请缨,赴台湾协防。

    “只要我黑旗军在,日本贼寇休想打台湾的主意!”在黑旗军的驻守下,日本贼寇终不敢登陆。

    次年(1895年),李鸿章替慈禧背黑锅,割让台湾给日本。

    此消息一出,岛内民众群情激愤,公推刘永福为“台湾民主国”大将军,主持抗日大局。

    在台湾,刘永福整合义军与清军残部,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他坐镇台南,指挥嘉义、曾文溪等战役,多次击退日军进攻,甚至击毙日军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

    但由于孤立无援、弹尽粮绝,1895年10月,台南失守,刘永福含恨内渡厦门。

    临登船,他愤怒把慈禧“不准抵抗”的密令扔进了海中,仰天长叹:“台湾,永远是中国的,子孙后代早晚要收回来!”

    内渡后的刘永福,始终心系台湾,多次呼吁收复失地。

    民国六年(1917年),这位饱经沧桑的老将在广西钦州病逝,享年80岁。

    临终前,他仍叮嘱子孙:“勿忘台湾乃中国领土。”

    刘永福的一生,跨越了晚清的风雨飘摇。他起于草莽却心怀家国,抗法援越扬我国威,守台抗日至死不渝。

    那面曾在战场上飘扬的黑旗,时刻提醒我们一定要收复台湾!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清宫秘史十二章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