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1章 字即是我,书法境界
    他的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境界中的自己,与笔下的字融为一体,不分彼此,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书法的韵味,一言一行都透着字的风骨。

    方雨这一番话,如同来自深渊的咆哮,充满了力量与决心,不把心中的想法全部倾泻而出,便不会停歇,仿佛要将积压多年的感悟都倾诉出来,让每一个字都化作利刃,劈开眼前的迷雾,露出通往艺术之巅的道路。

    他的胸膛因激动而起伏,幅度越来越大,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沿着脸颊滑落,滴落在胸前的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那痕迹如同他心中的印记,深刻而清晰。

    他非要吴楚把话听完不可,一壶新泡的茶,茶叶在水中舒展又沉底,叶片边缘微微卷曲,如同他此刻纠结的心情——既渴望被理解,又怕言多有失。

    茶水早已没了热气,变得冰冷刺骨,如同他此刻执着的心情,不容动摇,哪怕被误解,也要坚守自己的艺术之路。

    直到村委的干部再三过来,催请吴楚去赴宴,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脚步匆匆,鞋底在泥地上留下杂乱的印记,如同他们此刻慌乱的心情,他才恋恋不舍地放吴楚离开,那眼神,仿佛吴楚带走了他最珍贵的东西——那是他对艺术的热情与倾诉的欲望,如同掏空了一半的灵魂,只剩下躯壳在原地伫立,目送着吴楚的背影消失在门口。

    听了方雨这么一大通话,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这充满奇异力量的声波所撼动,感受到那份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如同被投入湖心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扩散到心底的每一个角落; 更何况吴楚也曾受过简洛的熏陶,心底早已种下了神秘的种子,对这种超越凡俗的感悟有着天然的共鸣。

    自然而然地,吴楚身上的神秘细胞被彻底激活,也拥有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奇异思维和惊悚感悟,看待世界的眼光也变得不同,寻常的草木仿佛都藏着深意——路边的野草坚韧不拔,是生命力的象征; 村口的老树虬曲苍劲,藏着岁月的智慧; 普通的风声似乎都带着启示,时而呼啸如警示,时而轻柔似抚慰。

    艺术是异术的基础,也是异术的钥匙。

    这句话如同烙印,深深地刻在了吴楚的脑海中,字里行间都闪着金光,让他明白,所有的超凡力量,都源于对基础的深耕,对本质的洞察,如同建楼需先打地基,地基越深,楼才能越高; 练武要先扎马步,马步越稳,功夫才能越扎实,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此时,简洛小学。

    吴楚站在方雨日常工作的地方——校长办公室,里面陈设简单,一张办公桌是用学校淘汰的旧讲台改造的,桌面被粉笔灰染得发白,边缘有些磨损,露出里面的木头纹理,上面还留着孩子们用小刀刻下的歪歪扭扭的名字; 一把椅子的腿用铁丝绑着,防止散架,铁丝已经生锈,与木头接触的地方留下了褐色的印记; 墙上挂着学校的课程表和学生名单,纸张边角卷起,像被风吹过的树叶,用图钉固定着,图钉已经生锈,表面覆盖着一层红棕色的锈迹,仿佛随时会从墙上脱落。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周前方雨的模样,那时的他,眼神中还带着些许迷茫,如同在雾中行走,看不清方向,眉宇间锁着一个解不开的结。

    这一周时间,自己变化不小,对教育的认知有了新的提升,那方雨呢,又有何种奇异的改变?

    是否离他的艺术之境又近了一步?

    是否已经在那十万个“人”字的征途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笔下的字更添了几分神韵?

    吴楚心中揣测,方雨写了这么多“人”字,几乎每个“人”字都像是有现实中的原型,是他对身边人的观察与感悟——村口的王大爷佝偻着背,那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撇画弯曲,捺画短促,透着岁月的沉重; 学校的李老师教书育人,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人”,撇画舒展,捺画稳健,带着温暖的力量。

    在他笔下描绘的芸芸众生里,肯定有一个是自己,毕竟他们有着深厚的战友情谊,一起在军营里摸爬滚打,一起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一起分享过胜利的喜悦,也一起承担过失败的沮丧。

    只是不知道,他会把自己写成何种模样?

    会是一位骑着自行车在幽暗中穿梭的神秘使者,肩负着使命与责任,为百姓谋福祉,撇画如利剑出鞘,捺画似坚盾护身?

    还是那辆破旧不堪、仿佛承载着无数怨灵的自行车,被欲望与压力所困,在仕途的泥沼中挣扎,撇画扭曲,捺画断裂,透着无尽的疲惫与挣扎?

    而小学校里面这数百名学生呢?

    他们天真烂漫,充满了活力与希望,如同初升的朝阳,脸颊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其中又有多少位成为了方雨书法中的人字原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个总爱提问的扎羊角辫的女孩,她的眼睛像黑葡萄,充满了好奇,她的“人”字或许带着好奇的弯钩,撇画轻盈,捺画带着一个小小的转折; 那个沉默寡言却默默帮同学擦桌子的男孩,他的双手粗糙却有力,他的“人”字可能藏着内敛的力量,撇画深沉,捺画扎实,不事张扬却充满力量。

    他们笔下的“人”字,又会带着怎样的灵气与纯真,如同带着晨露的花朵,清新而动人,不染一丝尘埃。

    课间操还没结束,广播里还播放着整齐的口令,“第二节,扩胸运动,预备——起!”

    那声音有些沙哑,是用了多年的老喇叭发出的,带着电流的杂音,“滋滋”作响,却依然清晰有力,穿透了校园的宁静。

    方雨这个校长去教育局开会了,讨论着学校的发展与资源分配——新课本的发放,需要统计每个年级的人数,确保不落下一个孩子; 教师的培训,希望能争取到县里优秀教师来支教的名额; 校舍的修缮,重点是屋顶的漏水和教室的门窗,这些都关乎学校的未来,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

    没有方雨在身边陪着,吴楚的内心反倒愈发平静,平静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咚、咚、咚”,与广播的口令奇妙地合拍,仿佛在为自己的思绪伴奏。

    他身上刚被激活的神秘细胞,此刻更加活跃,如同破土而出的种子,顶开坚硬的泥土,伸展着嫩绿的芽,贪婪地吸收着阳光和雨露,源源不断地生出这些年来少有的奇异才思,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他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神秘的画面——孩子们在课堂上读书的场景,朗朗书声如同天籁,在校园里回荡,惊起了树上的麻雀; 方雨在书房练字的专注,墨香与灯光交织,在空气中形成一道温暖的光晕,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如同春蚕吐丝; 简洛在田间劳作的身影,汗水滴入土壤,滋养着禾苗,禾苗仿佛在向他点头致谢……

    他站在台子上,那是用砖块砌成的简易主席台,表面抹着水泥,已经有些开裂,裂缝中长出了细小的杂草,显示出岁月的痕迹,目光在操场上的学生们身上扫过,看到了许多超乎寻常的东西——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欲,如同星星之火,虽微弱却执着,分布在操场的各个角落,渴望点燃知识的草原,形成燎原之势; 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中蕴含的生命力,如同破土的春芽,顶开石块的压迫,努力向上生长,展现出不屈的韧性; 还有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未来的无限可能——或许有人会成为医生,救死扶伤,穿着白大褂穿梭在病房; 有人会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站在讲台上传递知识; 有人会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在实验室里钻研奥秘。

    思绪也飘向了无尽的幽暗深处,想到了更多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如果教育跟不上,这些孩子的天赋会被埋没,如同蒙尘的珍珠,失去光彩,未来会变得黯淡,只能重复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如果艺术的种子不能种下,他们可能永远无法触及那超凡的境界,一生都困在物质的牢笼里,感受不到精神世界的丰盈,如同没有翅膀的鸟,永远飞不出大山。

    短短十分钟,在他感觉里,却仿佛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几个世纪,越看越沉浸其中,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奇异状态,与这所学校,与这些孩子,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共鸣,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心跳,听到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突然,一只短胖的手伸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那触感,冰冷而黏腻,仿佛是从坟墓中伸出的枯手,让吴楚一个激灵,从沉思中惊醒,如同从深海被拉回水面,大口喘着气,胸口因急促的呼吸而起伏。

    “喂,主任,人都到齐了。”

    是颜顺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额头上渗着汗,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胸前的衣襟上,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气喘吁吁。

    “颜顺,你快瞧瞧,那些学生娃,是不是像密密麻麻长在操场上的人型甘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被某种莫名力量操控——那是知识的力量,是希望的力量,在幽暗中疯狂生长,汲取着知识与阳光,渴望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材?”

    吴楚指着操场上的孩子们,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目光中充满了期许,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们长大后的模样,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

    “是啊,所以……哎呀,主任,我明白了,您可太有先见之明了!

    仿佛能看穿这世间的幽暗秘密,知道教育对这些孩子的重要性!”

    颜顺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敬佩的神色,如同学生得到了老师的指点,茅塞顿开,之前的困惑一扫而空,眼神变得明亮起来。

    “所以啊,咱们今天把大家伙儿召集来,村里的教育振兴计划,都跟你们讲了无数遍了,按说你们早该心中有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