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3章 青红皂白
    在安全生产中,出现事故便对全车间进行处罚,总能看到它的影子。

    管理者这么做,不但不会被认为无能,缺乏精准施策的智慧,反而可能被视作有魄力,手腕强硬,能“快刀斩乱麻”,在短期内看到显着的“成果”——数据的提升、秩序的表面稳定,说不定还能获得上级的认可,被赞为“雷厉风行”“执行力强”,将其作为晋升的资本。

    个中缘由,牵扯着权力运行的复杂逻辑与现实博弈的微妙平衡——上级需要看得见的成效来证明决策的正确,下级需要简单易行的方法来规避责任的风险,个体的感受往往被忽略不计,如同棋盘上的兵卒,随时可以被牺牲,暂且不表,我自己就曾有过切身体会,那种被牵连的委屈、无力辩驳的憋屈、集体沉默中的压抑,如同喉咙里卡着鱼刺,吐不出咽不下,那种滋味,一言难尽,如同吞下黄连,苦水只能往肚里咽,渗透到四肢百骸,连指尖都透着苦涩。

    村干部们听了,一时沉默不语,眉头紧锁,形成深深的沟壑,仿佛能夹住掉落的米粒,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面,木桌上留下深深的指痕,纵横交错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没人出声反驳。

    他们深知这种方式的弊端,如同清楚河水会泛滥一样,却又无力改变,在层级分明的体系中,服从是默认的准则,如同齿轮必须围绕轴心转动,否则就会被淘汰,成为机器运转中的废弃零件,被丢弃在角落生锈腐烂。

    村民们也渐渐安静下来,如同潮水退去,留下一片狼藉的沙滩,他们看着台上干部,眼神里褪去了愤怒,只剩下满是失望与无奈,像被雨水打蔫的庄稼,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叶片低垂,承受着水珠的重量。

    整个会场弥漫着压抑气氛,如同厚重的乌云压在头顶,让人喘不过气,连空气都变得黏稠而沉重,吸进肺里都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闷,仿佛含有细小的沙粒,摩擦着喉咙。

    “大家都没意见吧?”颜顺打破沉默,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同法官宣判时的庄重,目光扫过全场,如同探照灯在黑暗中搜寻,确保每个人都听到他的话,

    “今天,就由在座各位组成工作组,落实这个决定。

    我们马上出发,从一社开始,挨家挨户,确保执行到位,不落下任何一家!”

    说完,他率先站起身,带头朝门外走去。

    众人无奈,只好纷纷起身跟上,脚步沉重得如同灌了铅,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自己的心上,发出“咚咚”的闷响,与心脏的跳动形成悲哀的共鸣。

    六社队长心直口快,是个直肠子,一辈子没说过违心话,看着大家沉默的背影,如同被无形的枷锁束缚,脊梁都弯了几分,忍不住小声嘟囔了一句:“对所有人都罚款,不分青红皂白,不太合适吧?

    总有老实本分没违规的,王老五家一辈子没跟人红过脸,李寡妇独自拉扯三个孩子还坚持纳税,这不是寒了人心吗?

    以后谁还愿意遵守规矩啊。”

    他声音虽小,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众人大多沉默时,还是被不少人听到了,引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如同水面泛起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开去。

    颜顺立刻厉声喝道:“你说什么?搞清楚自己立场了吗?

    你身为村干部,拿着集体的补贴,每月领那十五斤口粮,吃着公家的饭,居然说出这种话,对集体决策这么抵触,你是想带头闹事吗?”

    村民们听到颜顺斥责,不禁为六社队长捏把汗,眼神里满是担忧与同情,有的妇女悄悄用围裙擦了擦眼角,有的汉子用力吸了口烟,烟雾呛得他们咳嗽起来。

    有人想替他辩解,张了张嘴却又把话咽了回去,深知在这种场合,任何反驳都是徒劳,只会引火烧身,让事情变得更糟。

    但也有人小声议论:“六社队长说得也有道理,咋能不分青红皂白地罚呢,这不是逼着好人犯错吗,以后谁还敢做好人。”

    但更多人担心:“可别连累了六社队长,他也是为大家好,这下怕是要倒霉了,被穿小鞋可就麻烦了,以后在村里怕是难立足了,分救济粮、评先进都轮不到他了。”

    “他另当别论,罚款一百,以儆效尤!

    今天不许他参与行动,让他留在这儿好好反省,写检讨,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不少于三千字,明天交到我办公室!”吴楚开口说道,语气平淡却带着雷霆万钧之力,每个字都像重锤,砸在众人的心上,让空气都震颤了几分,

    话还没说完,便带头走出了村委会,军绿色的身影在门口一闪而过,留下一股威严的气息,如同冬日的寒风,让人不敢靠近。

    在村委会大门口,吴楚再次宣布,声音透过敞开的大门传到每个人耳中,清晰而坚定,如同在石碑上刻字:“为加快工作进度,我们分成五个小组。

    我和徐会计带一个组,负责六七八三个社,这三个社范围大,东到鹰嘴崖,西至月牙河,涉及的农户多,有两百三十多户,情况复杂,既有富户也有贫困户; 其余四个小组,每组负责两个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村长,你来安排人员,每个小组安排一位村委干部带队,交叉负责,避免徇私,要高效!

    各组必须在今天太阳落山前完成任务,结束后到这儿集合,汇总情况,不得拖延,晚一分钟都不行!

    强调一点,凡是违反村规民约管理条例的家庭,每人十元的分摊罚款要收齐,原来的专项罚款也要追缴,一分都不能少,哪怕是一分钱的硬币都要收上来!

    今天还不缴纳的,就把家里的物品按市场价格八折折价抵押,由工作组登记造册,详细记录物品名称、数量、成色,大到耕牛、缝纫机,小到铁锅、棉被,都要登记清楚,限期三天赎回,过期不候,统一由供销社收购处理!

    你们当中,主管村务的副村长、妇女主任和民兵连长,在这次工作中有失职行为,监管不力,导致问题积累,如同养痈为患。

    今天是将功补过的机会,好好表现还行,要是再懈怠、故意放水,那么,不好意思,今天就是你们任期的最后一天!

    总之,今天一定要把工作彻底落实到位,不留死角,不打折扣,让所有人都知道,规矩就是规矩,谁也不能例外!”

    村民们听着吴楚的安排,心里满是忧虑与不满,如同压着一块巨石,喘不过气。

    一位年轻母亲紧紧抱着怀里的孩子,孩子大约两岁,被这紧张的气氛吓得哇哇大哭,小脸涨得通红,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她眼中闪烁着泪花,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随时可能落下,喃喃自语:“这日子可咋过啊,刚买的缝纫机就要被抵押了,那是攒了半年钱才买的,上海牌的,花了一百八十块,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熬夜做针线活,给镇上供销社缝补麻袋,一针一线攒下的,以后缝补衣服都没工具了,孩子的棉衣破了都没法补,可咋办。”

    周围村民纷纷投来同情目光,有的叹气,有的摇头,一位老大娘拉着她的手,想说句安慰的话,却只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大家都无可奈何,在强硬的规定面前,个体的力量如同蝼蚁,只能无奈接受,默默承受,如同承受着一场无法躲避的暴雨。

    不管这一天简洛村的村民们如何惊慌煎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焦虑与恐惧中打转,有的翻箱倒柜找钱,把藏在床底、墙缝、枕头里的钱都搜了出来,硬币碰撞发出清脆而绝望的声响; 有的抱着家里的值钱物品,舍不得放手,如同抱着自己的孩子; 有的则坐在门槛上,望着天空发呆,眼神空洞,

    时间无情流逝,不因人的悲喜而停留,如同流水般一往无前,黄昏悄然降临,如同巨大的幕布缓缓落下,将整个村庄笼罩在温暖而又略带凄凉的余晖中,给房屋、树木、田地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却驱不散村民心中的寒意。

    简洛村村部外的大坝场上,夕阳西下,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球,悬挂在西边的山头上,边缘有些模糊,散发着柔和而又苍茫的光芒,余晖穿过竹林与树木的缝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破碎的琉璃,洒落在堆积如山的家具、杂物以及牲畜上——有掉漆的衣柜,柜门上的镜子已经碎裂,映出扭曲的影像,如同人心的变形; 有摇晃的桌椅,桌腿用铁丝绑着,勉强维持着平衡,像是村民们摇摇欲坠的生活; 有装粮食的麻袋,鼓鼓囊囊的,散发着谷物的清香,那是一家人半年的口粮; 有嗷嗷叫的小猪崽,被绳子拴着,眼神里满是恐惧,如同被命运束缚的村民……

    勾勒出一幅光怪陆离的画面,透着莫名的奇异,仿若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投影,带着荒诞与沉重,让人看了心头发紧,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

    四个工作组陆续返回,以违规处罚之名收缴来的各类物品,几乎将这片超三亩的大坝子填得满满当当,像一座小山,那些物品沾染着生活的气息,带着主人的温度与记忆——那件打满补丁的棉袄上有母亲的针线,那把锄头的木柄上有父亲的掌纹,此刻却好似被赋予了特殊意义,散发着令人不安的气息,见证着这场强硬治理的印记。

    数十名被召集来的乡民骨干,在一众村干部指挥下,手忙脚乱地清理着这堆杂乱,他们的身影在昏暗中被拉得很长,扭曲变形,犹如专注忙碌的工人,脸上却没什么表情,机械地搬运、登记,仿佛在处理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只有偶尔擦汗时露出的疲惫,才显露出他们也是血肉之躯。

    ? ?章节名称请以内文中所显示的为准!

    喜欢水不暖月请大家收藏:()水不暖月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