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2章 是离人几行
    离离,这名字仿佛被泪水浸泡过,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几行情泪,藏着离人村世代相传的悲欢。

    那泪水里,有离别时的不舍,像断线的珍珠,一颗颗砸在心头; 有重逢时的喜悦,似久旱逢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心田; 有生活的艰辛,如寒冬的冰雪,冻彻骨髓;也有收获的甘甜,若盛夏的果实,饱满而醇厚。

    她来自离人村,那正是黎杏花娘家所在的地方,一个在群山环抱中静谧如诗的村落。

    村子坐落在一片青山环抱之中,那些山连绵起伏,如同一条条沉睡的巨龙,守护着这片土地,山顶常年云雾缭绕,如同巨龙吐出的仙气; 村前有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水底圆润的鹅卵石,红的像玛瑙、白的似羊脂、青的如翡翠,如同散落在水底的宝石;偶尔可见几尾银鳞小鱼穿梭其中,倏忽游远,只留下一圈圈涟漪,仿佛在与溪水上的阳光嬉戏,光点在鱼鳞上闪烁,如同撒了一把碎金。

    离人村的村口,一棵古老的槐树静静伫立,树身需三人合抱,树皮粗糙,布满了深深的沟壑,那是岁月刻下的印记,用手触摸,能感受到凹凸不平的质感,仿佛触摸到时光的纹路。

    枝繁叶茂如巨伞,浓密的枝叶遮蔽了大片天空,投下斑驳的光影,阳光透过叶隙,在地面织成一张流动的网。

    它仿佛一位沉默的守望者,见证着村里的悲欢离合、世代更迭,看着一代代离人村人出生——在吱呀作响的木床上,伴随着接生婆的吆喝;成长——在田埂上追逐嬉闹,在学堂里朗朗读书;老去——在夕阳下坐在门槛上,回忆往昔;看着他们离开家乡,背着行囊,眼神里带着憧憬与不舍;又看着他们带着一身风尘归来,脸上刻满了世事的沧桑,行囊里装满了给家人的礼物。

    古人云“离多最是东西流水”,水与月,虽无法相拥取暖,却也不舍分离,日夜相伴,水映月之辉,月随水之流,彼此映照,不离不弃。

    可离人啊,命运似乎总爱捉弄,总归是要踏上离别的漫漫征途,带着牵挂远走他乡,为了生计——去镇上的工厂做工,去城里的工地搬砖;为了理想——去求学,去闯荡,奔赴不同的远方,将思念深埋心底。

    月儿并非鱼儿,传说中能离开水的滋养,在夜空独自闪耀,洒下清冷的光辉,照亮游子的路;人儿也不是鱼儿,同样不得不面对离散,各奔前程,在不同的地方打拼,品尝着孤独与思念,夜晚对着月亮,诉说着对家乡的眷恋。

    但人比鱼、比月,多了一个“情”字,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字,却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如同千斤巨石,让离情别绪,比梅与梨的酸涩相加,还要更加浓烈,更加让人肝肠寸断,牵念一生。

    那牵挂,如同无形的线,一头系着家乡的老槐树、小溪水、父母的白发;一头系着游子的心,无论走多远,都不会断裂,反而会随着距离的增加,变得更加坚韧,在夜深人静时,轻轻拉扯,带来一阵酸楚的悸动。

    离人村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大干部,姓离,名建国,寓意着建设国家,这名字承载着父辈对新中国的期盼。

    他在龙王镇领导班子里,稳稳占据着前三把交椅,手握重权,却为人清廉,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为人民服务”的牌匾,被岁月磨得发亮。

    声名远扬,深受百姓爱戴,镇里的人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

    “离书记是个办实事的好官”,这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话。

    他修公路——带领村民开山辟石,用锄头、扁担,硬生生在悬崖上开出一条路,让山里的特产能运出去;建学校——把破败的祠堂翻新,请来城里的老师,让村里的孩子能读书识字;引水源——找到山后的清泉,铺设管道,让家家户户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桩桩件件都办在了百姓的心坎上,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他的宝贝女儿离七,便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既有大家闺秀的端庄——在正式场合举止得体,说话温文尔雅;又有乡村姑娘的质朴——能下田插秧,能上山砍柴,手上有着薄薄的茧子,那是劳动的印记。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那是镇上举办的农具改良交流会,会场设在镇中学的操场上,临时搭起的台子上铺着红色的绒布,周围挂满了写着“科技兴农”的横幅。

    我哥带着自己改良的锄头参加,那锄头的锄刃呈弧形,比普通锄头宽两寸,锄柄处加了一个弧形的护手,握起来更省力,还能防止手被磨破,因其设计巧妙、使用省力而备受关注,农技站的技术员当场就表示要推广。

    就在这时,离七跟着父亲来参会,她穿着蓝色的卡其布上衣,黑色的布鞋,扎着马尾辫,眼神明亮,好奇地看着各种改良农具。

    当看到七哥演示锄头的用法,动作娴熟,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没有停下,她的目光被深深吸引,一颗芳心暗许,从此一门心思要当我的七嫂,那份执着如同磐石,坚定不移,如同向日葵始终朝着太阳的方向,无论风吹雨打,不曾改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离叔叔和家父是相识多年的老交情,年轻时曾一起在战场上扛过枪,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冰天雪地,他们蜷缩在同一个战壕里,分享着一块冻硬的土豆,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掩护——一次美军的炮弹袭来,家父一把将离叔叔推开,自己被弹片划伤了胳膊,至今留着一道疤痕;结下了过命的交情。

    退伍后又一起在田埂上流过汗,春耕时一起插秧,冰冷的水没过膝盖,他们互相鼓劲儿,比赛谁插得又快又直;秋收时一起割稻,镰刀飞快地舞动,金黄的稻穗堆满了田埂,分享着丰收的喜悦,也分担着歉收的忧愁——有一年旱灾,地里的庄稼减产大半,他们一起琢磨着打井,日夜守在井边,终于打出了水。

    两位长辈平日里谈天说地,在傍晚的夕阳下,坐在门槛上,抽着旱烟,从庄稼收成——今年的水稻亩产比去年多了多少,明年要种什么新品种;到国家大事——哪个地方修了铁路,哪个卫星上了天,无所不谈,交情深厚,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香,每一次相聚都有说不完的话。

    他们也都满心期待这对小儿女能喜结良缘,成就一段佳话,将两家人的情谊延续下去,如同门前的小溪,代代流淌,滋养着两岸的土地。

    可谁能想到,这看似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儿,背后却藏着一曲曲满是酸涩、令人唏嘘的故事,如同平静的湖面下,隐藏着暗流涌动,在不经意间便会掀起波澜,考验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情感。

    “你快进去,外面太凉了!”

    细密的雨丝如同无数根银线,由上天的巧手编织成一张朦胧的大网,将整个世界笼罩其中,远处的山峦变成了淡淡的剪影,近处的房屋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如同水墨画中的写意笔触,充满了诗意与朦胧。

    铅灰色的云层沉甸甸地压向大地,仿佛随时都会坠落,让人喘不过气来,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带着泥土的腥甜,那是雨水冲刷过大地后特有的味道,清新而醇厚。

    雨中,你已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老远,裤脚沾满了泥泞,每一步都异常沉重,泥浆溅到了裤腿上,形成了不规则的图案,像是大地留下的印记。

    偶然间回头望去,只见她宛如一尊雕塑,仍静静地站在屋檐下,身着浅色衣衫,那衣衫是她亲手缝制的,用的是自家织的土布,针脚细密,边缘还绣着几朵小小的雏菊,在雨中显得格外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走。

    她的目光牢牢地锁定在你的背影上,带着不舍与担忧,那眼神如同藤蔓,紧紧缠绕着你的心,让你每走一步,都觉得被牵扯着,无法前行。

    雨滴顺着屋檐成串落下,“滴答、滴答”,如同时间的秒针在跳动,清晰而规律,打在地面的水洼里,溅起朵朵微小的水花,如同破碎的珍珠,短暂而美丽,瞬间绽放,又瞬间消逝。

    你心中一紧,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赶忙扯着嗓子,朝着她大声呼喊,声音在雨中传播,却显得如此微弱,被雨丝切割得支离破碎。

    可你的声音在这密雨的裹挟下,就像一条迷失方向的灰暗灵鲤,奋力摆动着身躯,朝着她的方向游去,然而还未靠近,就被密密麻麻、如尖锐钢针般的雨丝狠狠钉在泥泞的地上,无法前行,只能徒劳地挣扎,尾巴拍打水面,却只溅起更多的泥浆。

    灵鲤徒劳地挣扎着,溅起的泥水与雨水混在一起,恰似那流逝的时光,白白浪费,毫无意义,无法传递你的关切。

    她在那一头,被雨幕阻隔,根本听不见你的呼喊;而你自己,在这风雨的喧嚣中,也听不真切自己的声音,仿佛被世界遗忘,只剩下无边的孤寂与焦急,像一团火在心中燃烧,却无法燎原。

    那声音如同灵鲤一般,在风雨的肆虐下,渐渐消逝,没了踪迹,只留下满心的焦急,让你坐立难安。

    “你进去。”

    见她毫无反应,你心急如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原地打转,宽大的手掌在雨中用力地挥动了几下,试图引起她的注意,掌心被雨水打湿,冰凉刺骨,仿佛有无数根针在刺,却丝毫没有感觉,心中的焦急早已盖过了疼痛。

    雨滴重重地打在你的手上,带来丝丝凉意,顺着指尖滑落,滴入脚下的泥泞中,瞬间不见踪影,仿佛从未存在过。

    ? ?章节名称请以内文中所显示的为准!

    喜欢水不暖月请大家收藏:()水不暖月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