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0章 黄鼬
    天刚蒙蒙亮,发电机低低的嗡鸣着,张梅就攥着小木桶从草堆上爬起来了。

    裤脚还沾着昨晚的潮气,她趿拉着那双洗得发白的旧布鞋,脚步放得又轻又快——怕吵醒还在睡的陈溪和苏野,却按捺不住想立刻见到麦芽的念头。

    晨露凝在院子的野草叶尖,走两步就沾在裤脚上,凉丝丝地渗进布料里。

    张梅蹲在东侧地块的土埂边,先屏住呼吸,指尖轻轻捏住遮阴棚边缘的塑料布,她怕力气大了扯坏布,又怕碰着麦芽…

    塑料布被掀开的瞬间,晨光刚好穿过晨雾洒在麦芽上,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六株麦芽的叶片真的变绿了!不是昨天那种浅淡的绿,而是透着生气的嫩绿…

    她用指尖轻轻碰了碰叶片,能感觉到薄薄的叶肉里藏着韧劲,不再是之前一捏就软塌塌的样子,甚至能摸到叶片表面细细的绒毛。

    张梅又小心地扒开根部周围的土,松过的土还是松软的,指尖捻起一点土,碎成细小的颗粒,没了之前的板结感。再往下扒半指,能看见细白的根须在土里轻轻蜷着,之前泛黑的根尖淡了不少,只剩一点点浅褐色的痕迹,像退去的伤疤。

    “真的变绿了……”张梅忍不住低喊一声,声音里带着点雀跃的颤音,刚想再凑近看,转身时没注意,差点撞到从灶房出来的陈溪。

    陈溪手里捧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从院子角落采的新鲜薄荷,叶片上还挂着晨露,见张梅跑得急,赶紧伸手扶住她的胳膊:“慢点跑,当心摔着——看你这模样,肯定是麦芽有好转了吧?”

    “嗯!陈溪姐你快来看!”张梅拉着陈溪的手往地块跑,指尖还带着泥土的潮气,“叶片都绿了,根也不黑了,摸起来硬邦邦的,有劲儿了!”

    陈溪被她拉着走,笑着摇摇头,蹲下来时先把竹篮放在旁边,指尖轻轻拂过麦芽叶片,又捻了点根部的土搓了搓:“草木灰和艾草水起作用了,你看这土,松得能捏成团又不散,刚好适合根须呼吸。再养两天,等叶片再壮点,就能把遮阴棚拆了,让它多晒晒太阳,长得更快。”

    两人正对着麦芽絮絮叨叨,林砚和苏野也从瓦房走了出来。

    林砚没先凑过来,而是先把目光投向作物区东侧的断墙方向——昨天发现的爪印还记在心里,她走过去,指尖刚触到昨天留痕的土壤,虚空中的系统提示就清晰地跳了出来:

    【检测到作物区东侧8米处新增活动痕迹】

    【1.新鲜爪印:3枚,与昨日痕迹同源,爪尖沾有少量菜种区的湿土,推测活动时间为凌晨3-4点,此时农舍人员多处于深度睡眠,目标利用环境隐蔽性靠近】

    【2.灰褐色细毛:3根,附着在狗尾草叶上,经成分检测含植物纤维,疑似目标接触菜种时沾附】

    【3.无任何啃食/刨土痕迹,仅在菜种区外围停留观察,推测目标警惕性极高,未发现明显攻击性。】

    【目标生物初步判定:变异黄鼬——小型杂食性哺乳动物,体长约30cm,体重约0.8kg,无毒性,因末世环境适应性进化,对高淀粉类种子(如菜种、麦芽)兴趣显著提升,通常以野果、昆虫为食,无主动攻击人类记录】

    林砚收回手,指尖蹭掉沾着的土,没提系统的事,只侧头对苏野递了个眼神——两人相处久了,一个眼神就懂对方的意思。

    苏野会意,指尖的淡蓝微光轻轻晃了晃,跟着林砚往断墙方向走了两步,压低声音说:“我刚才用能量扫了一圈,断墙的缝隙里有个小窝,铺着干草和碎布条,还有几颗没吃完的野山楂核,那东西没攻击性,就是盯着菜种,想找吃的。”

    张梅没注意到两人的小动作,还在给麦芽浇水——小瓢是之前在供销社找到的,瓢沿有点缺角,她每次舀水都只舀半瓢,顺着麦芽根部慢慢浇,水顺着松土渗下去,没溅到一片叶片上。

    “林砚姐,”她抬头喊,眼里满是期待,“你看麦芽现在这么壮,是不是能长到半尺高啊?到时候磨成面粉,咱们蒸馒头吃,我还会做红糖馒头,以前我妈教过我!”

    林砚走回来,蹲在她旁边,看着麦芽叶片上的晨光,笑着点头:“只要好好照顾,肯定能长到半尺高。不过现在得先顾着菜种,昨天发现有小动物盯着这边,咱们得想办法让它别靠近,不然刚发芽的菜苗该被刨了。”

    她故意说得轻描淡写,怕张梅担心——这姑娘把麦芽和菜种当宝贝,要是知道有东西盯着,指不定要急得睡不着。

    等张梅和陈溪抱着竹篮去灶房准备早饭,林砚才和苏野仔细商量陷阱的事。

    “不用伤它,”林砚蹲在地上,捡起几根韧性好的细藤条——是昨天翻地时从草丛里扯的,晒了半天,又软又韧,“就是让它知道这边不能来,或者把它引去别的地方找吃的。”

    苏野点点头,指尖蓝光扫过周围的草丛,很快找到一片藤条更密的地方:“我去扯点藤条,你先找个地方编网。”

    两人分工,苏野扯藤条时特意选了没刺的,避免编网时扎手;林砚则在断墙和菜种区之间的草丛里选了块平坦的地,先把几根粗点的藤条拉成框架,再用细藤条一点点编网——网眼不用太密,够让小动物踩到时发出声响就行,免得真把它困住。

    编到一半,苏野扛着藤条回来,还顺手捡了几颗从地窖找的干玉米粒:“这个撒在网下,它踩上去会响,咱们能听见动静。”

    林砚接过玉米粒,一颗颗撒在网眼之间的缝隙里,又从口袋里掏出片反光的塑料布——是之前搭遮阴棚剩下的边角料,她把塑料布剪成小块,绑在插在网边的细竹枝顶端:“晨光和夕阳照在上面会反光,它怕亮,应该会绕着走。”

    苏野没闲着,指尖的蓝光轻轻扫过网的周围,在地面留下一层极淡的能量痕迹:“我在这布了点微弱的能量,它一靠近,蓝光就会闪,咱们在院子里也能看见,能及时过来看看。”

    两人忙活了快半小时,才把简易的警示网弄好——网不高,刚好到小腿,藏在草丛里,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却能起到提醒的作用。

    灶房里,张梅正蹲在灶前烧火,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的土豆马齿苋汤咕嘟咕嘟响,飘出淡淡的香味。

    陈溪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刚洗好的马齿苋,切成小段往锅里放:“别太大火,会把汤煮干的,咱们今天加点马齿苋,让汤稠点。”

    张梅赶紧往灶里添了点细柴,火苗小了些:“陈溪姐,地窖里还有多少种子啊?等菜种发芽了,咱们再种点别的好不好?比如青菜什么的。”

    “好啊,”陈溪笑着搅了搅锅里的汤,“地窖里还有点萝卜种子,等天再暖点就能种,萝卜好养活,还能腌着吃,冬天也能存。”

    两人聊着天,锅里的汤渐渐稠了,陈溪尝了尝,加了点盐:“刚好,不咸不淡,等会儿喊林砚和苏野过来吃饭。”

    早饭就摆在院子的石桌上,四个粗瓷碗盛着稠乎乎的汤,还配了几块压缩饼干——张梅舍不得多吃,把自己碗里的饼干掰了一半给陈溪:“陈溪姐你多吃点~。”

    陈溪又把饼干推回去:“我不饿,你正长身体,多吃点,以后还要帮着照顾麦芽呢。”

    林砚和苏野坐在对面,喝着汤,听着两人的对话,苏野忽然说:“等会儿我去废墟看看,能不能找个旧的木筛子,以后筛种子方便。”

    林砚点头:“我跟你一起去,顺便看看有没有能搭架子的木头,麦芽长高点需要架子,免得倒伏。”

    吃完早饭,分工自然落定。

    陈溪和张梅去整理地窖的种子——昨天发现有些种子受潮,得挑出来晒透;林砚和苏野则去废墟找木筛子和木头,顺便检查下周围的腐行者动向。

    地窖在瓦房的角落,掀开厚重的木板,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

    张梅拿着自制火把,陈溪则蹲在地上,把装种子的布包一个个打开。

    地窖里的种子种类不算多,有荠菜、苦菜、萝卜,还有一小包荞麦——是之前在供销社找到的,包装没破,就是有点受潮。

    “这些荞麦种子得好好晒,”陈溪拿起一把荞麦种子,颗粒有点发黏,“受潮太严重了,得摊开晒两天,不然会发霉。”

    张梅赶紧把院子里的塑料布铺得更大些,陈溪把受潮的种子倒在上面,张梅用手一点点摊开,动作轻得怕把种子捏碎:“陈溪姐,这样晒两天就能好吗?”

    “能,”陈溪点头,“荞麦耐旱,种子皮厚,晒透了还能发芽,就是发芽率会低一点,不过咱们种得多,没关系。”

    两人一边整理种子,一边聊天,张梅忽然指着塑料布上的一只小虫子喊:“陈溪姐!有虫子!会不会吃种子啊?”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