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公室里的“爆火烦恼”
“穿越乎”上线三个月,后台数据天天飘红。赵磊趴在电脑前,手指在计算器和键盘间翻飞,黑眼圈重得像涂了墨:“疯了!昨天新增十万读者,全在催更‘四人行’的番外——有人还扒出咱们当年种玉米的细节,问‘蒸汽船的烟囱为啥是铁做的’,这得写多少补充说明啊!”
林薇正整理健康板块的读者提问,白大褂口袋里的薄荷茶凉了都没顾上喝:“更离谱的是医疗区,有人说照着《健康手札》种薄荷治好了头痛,非要加我微信问‘古代草药能不能快递到现代’,我总不能说‘那是四十年前种的’吧?”
苏晴抱着平板电脑筛选插图投稿,屏幕上满是读者画的“四人行现代版”——有把赵磊的算盘画成机械键盘的,有给林薇的药箱加了LED灯的,最绝的是幅“玉米田穿越门”,配文写着“求作者大大开新线,让我们也去大夏国看看”。她把平板递过去,无奈笑:“你俩看,读者都替咱们想好了‘续集方向’,再这么下去,后台得装不下催更留言了。”
陈默坐在窗边,手里翻着读者投来的“穿越文初稿”,突然停在一篇标题为《我也想带玉米种回大夏》的稿子上。作者署名“小夏”,字里行间全是对大夏国的向往,结尾还写着“要是真能穿越,我想帮陈默哥改进蒸汽船,帮林薇姐建草药圃”。他把稿子递到三人面前:“这孩子写了三万字,细节比咱们当年的‘越年记’还细,连通商码头的灯塔层数都算准了。”
赵磊扫了两眼,突然拍桌:“等等!这稿子的时间线不对——他写的‘大夏国三年饥荒’,正好是咱们刚到那儿的第二年,连咱们偷偷种红薯的地儿都写对了!”林薇和苏晴凑过来一看,也愣了——稿子里“格物学堂的槐树下有石桌”“苏晴姐的绣绷上总沾着玉米须”,全是只有他们四人才知道的细节。
“这不是编的。”陈默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文字,突然想起当年埋在灯塔下的“越年记”,“这孩子……好像真‘看见’了大夏国。”
(二)通宵读稿后的“消失事件”
当天晚上,“穿越乎”后台收到条紧急留言,来自“小夏”:“我和朋友阿哲在看《四人行》的番外,从昨天读到现在没合眼,突然觉得眼前的字在晃,好像有光从书里透出来……”留言后面跟着个定位,就在离他们办公室三条街的出租屋。
赵磊最先看到留言,以为是读者熬夜产生的幻觉,刚想回复“别熬夜,注意身体”,手机突然弹出条新闻推送——“本市两名青年通宵读网文后失踪,出租屋内只留下一本打开的电子书”。配图里的出租屋乱得像被翻找过,书桌上摆着两台亮着的电脑,屏幕停在“穿越乎”的“四人行”番外页,旁边还放着半袋没吃完的玉米片。
“是小夏和阿哲!”苏晴的声音发颤,她点开小夏的投稿记录,最后一次编辑时间正是新闻里说的“失踪前半小时”,稿子里新增了一句:“光越来越亮了,我好像看到陈默哥在玉米田挥手……”
四人立刻赶往出租屋,警察刚勘察完现场。赵磊亮出“穿越乎”运营者的身份,指着电脑屏幕:“他们读的是我们写的穿越文,里面的大夏国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就是从那儿穿回来的!”
警察以为是网文作者过度入戏,直到林薇从口袋里掏出那半块生锈的打火机——火机外壳上,还留着大夏国通商码头的铁锈,“这是我们从古代带回来的,能证明我们没说谎。”
陈默蹲在书桌前,指尖碰到电脑旁的玉米片,突然感受到一股熟悉的暖意——和当年在大夏国玉米田感受到的“穿越之力”一模一样。他抬头看向三人,眼神凝重:“他们不是失踪,是穿过去了。穿到了我们当年待的大夏国。”
(三)后台里的“跨时空对话”
回到办公室时,“穿越乎”的后台突然弹出一条陌生投稿,署名是“小夏”,发送时间显示“大夏国三年,秋”:
“陈默哥!我真的在玉米田!这里的玉米比现代的高半米,远处有蒸汽船!阿哲跟我一起穿过来的,他正对着灯塔发呆,说跟书里写的一模一样!就是我们没带玉米种,也没带医书,现在有点慌……”
投稿下面还附了张照片——拍的是大夏国的通商码头,灯塔下站着两个年轻身影,背景里的“无界号”正冒着白烟,船身上“玄天商队”的字样清晰可见。照片的角落,还能看到赵磊当年刻在灯塔上的“8”字算珠痕。
四人围着屏幕,半天说不出话。赵磊最先反应过来,抓起计算器就算:“大夏国三年秋,正好是我们刚解决完饥荒,准备造第三艘蒸汽船的时候!他们穿到了咱们最忙也最安全的阶段!”
林薇立刻翻出《健康手札》的电子版,往后台发:“小夏,阿哲!我把医书传过去了,存在你们的手机草稿箱里!遇到伤病先翻‘热带病防治’那章,别乱采草药!”
苏晴则快速画了张“大夏国安全地图”,标注出格物学堂、玉米田、通商码头的位置:“记住,暖阁的梨木椅下有暗格,里面有我们当年藏的粮票,能换吃的!别去后山的黑松林,那儿有瘴气!”
陈默盯着屏幕上的照片,突然想起当年自己刚穿越时的迷茫,轻声说:“他们比我们幸运,有我们给的‘攻略’。但大夏国的麻烦,不止是饥荒和瘴气——当年暗害我们的‘黑商队’,在三年秋还没被揪出来。”
他顿了顿,在后台敲下一行字:“小夏,阿哲,保护好自己。我们会想办法跟你们保持联系,帮你们找到回去的路——或者,帮你们在大夏国活下去。”
屏幕刷新的瞬间,小夏的回复弹了出来:“我们不想回去!我们想帮你们建更好的格物学堂,想跟你们一样,把大夏国的日子过好!”
赵磊看着回复,突然笑了,拍了拍陈默的肩:“得,这下‘穿越乎’的新线有了——咱们不仅要写穿越文,还得当‘跨时空向导’,看着这俩孩子把咱们没做完的事接着做下去。”
林薇把薄荷茶重新热了,给每人倒了一杯:“正好,我还有好多医疗知识没在大夏国用上,这次能通过他们试试新方法。”
苏晴则打开插图软件,开始画“小夏和阿哲的大夏日常”:“我要把他们在玉米田劳作的样子画下来,让现代的读者也看看,穿越不是只有冒险,还有把日子过暖的踏实。”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办公室的电脑屏幕还亮着,“穿越乎”的后台里,一条跨越时空的对话还在继续。陈默看着屏幕上的文字,突然觉得——所谓“完结”,从来不是故事的终点。就像他们从大夏国穿回来,又因为两个年轻读者的穿越,重新和那个世界产生联结。
而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孤身一人在古代打拼,而是能在现代,用自己的经验,陪着新的“穿越者”,把大夏国的故事,接着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