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6章 与秦州州牧虞文奇合作,宣旨官员离开
    “哈哈哈,还是伯爵大人痛快呀!”虞文奇闻言,顿时喜笑颜开,他原本还担心李三一不肯多给些好处,没想到对方如此大方,“另外,我想大规模销售咱们的竹纸,不知可行?”虞文奇趁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可以,长安和耀州不行外,其他州县,虞大人到了那里说一声,我让我的人撤出来。需要多少虞大人报个数?”李三一爽快地答应道,似乎对虞文奇的要求毫不介意。

    “行,我先把秦州搞明白吧。需要一百万张。”虞文奇想了想,报出了一个数量。

    “可以,明天就可以派人去我府上拉货。”李三一毫不犹豫地应道,仿佛这一百万张竹纸对他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上次那个药酒,能不能多来点?”虞文奇见李三一如此好说话,胆子也大了起来,继续问道。

    “这个涨价了,大人能接受吗?”李三一嘴角微扬,反问道,似乎对虞文奇的反应早有预料。

    “多少?”虞文奇心中一紧,连忙追问,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五百文,这可是给长安贵人的价格哦。”李三一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自信,似乎对这个价格非常有把握。

    虞文奇听了之后,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神色,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原本,他还指望着能够从李三一这里多进一些药酒,以便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三一竟然把价格抬得如此之高,这几乎已经赶上了他自己的卖价了。

    “呵呵,虞大人您也可以考虑涨价嘛。”李三一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说道,“您知道吗?这种药酒在长安可是非常抢手的,一瓶就能卖到十两银子呢,而且还是限购的哦!而且,这长安买家我可都得罪不起啊。”

    虞文奇沉默了片刻,心中权衡利弊。他知道李三一所说的并非虚言,这种药酒在长安确实非常受欢迎,而且供不应求。如果自己不接受这个价格,恐怕就会失去这个赚钱的机会。

    “行吧,我认了。”虞文奇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说道。

    “好,那虞大人您需要多少?”李三一紧接着问道。

    “一万斤。”虞文奇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没问题,您随时都可以去我府上拉货。”李三一笑着说道。

    “呵呵,虞大人放宽心,我这里卖给威国和大夏国都是十两银子。”李三一补充道

    “哈哈哈,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合作愉快!”虞文奇听到这里,忽然精光大冒,心情愉悦地拱手行礼道。

    两人就流民和药酒的交易具体细节又商议了一会儿,确保双方都没有任何疑问之后,虞文奇才心满意足地离去。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用过早饭,林万户便与朝廷的官员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着一些重要的事宜。

    与此同时,李三一则带领着秦州的一众官员,前往火牛阵的战场以及关口附近进行参观和游览。

    他们漫步在这片曾经战火纷飞的土地上,感受着城楼的沧桑和战争的残酷。参观结束后,他们返回关口时,已经是申时时分。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活动,人家来一趟,肯定不少看风景得,是来这里和朝廷礼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混个脸熟,一直到晚上的晚宴开始。

    晚宴结束后,林万户将李三一叫到了临时营帐中。待左右侍从都被挥退后,林万户开口说道:

    “我明天就要带人返回秦州了,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李三一闻言,稍稍有些吃惊,他问道:“舅舅,您是要直接回长安吗?”

    林万户笑着摇了摇头,回答道:“那倒不必,回去也没什么用处。我就在秦州等待消息吧。这些带来的人也都历练得差不多了,我也不能离开大营太久。”

    李三一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接着说道:“好的,舅舅。我已经为您准备了一些礼物,明天会随着大队人马一起送过去,这样也不会太引人注目。药酒我过几天让人单独给舅舅送过去。”

    林万户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哈哈,你真是有心了。不过说实在的,有你那八十万两银子,其他的都已经不重要了。”

    “主要是一些西域特产,想来到了长安,送人还是有必要的,毕竟那里官员众多,不送点礼的话恐怕不太好办事。”李三一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清单递给了林万户。

    林万户笑着接过清单,也没有看,直接放到桌子上,说道:“哈哈哈,那我就不客气地收下了。这边虽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队伍还是需要经常训练,以保持良好的状态。”

    李三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然后继续说道:“嗯,我已经有了一些安排。北关口我打算使用我的家兵来驻守,而南关口则由这十五个百夫队轮流进行巡逻、执勤和训练。西边、南边和北边应该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东边是丘陵开阔地带,地势较为复杂,所以我想把五个百夫队的巡逻队安排到这里,以确保安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万户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安排还算合理,便说道:“可以,这样安排不错。胭脂城府兵营的守备人选你有考虑吗?”

    李三一略微思考了一下,回答道:“赵东初这个人怎么样?他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至于董全勇,如果舅舅觉得他不合适的话,可以将他调到其他地方或者大营去。”

    林万户对李三一的提议表示认可,说道:“可以,就这么办吧。另外,这次战死和重伤的人员,我也可以学习一下你的方法。如果他们愿意到你这里来,你就帮忙安置一下,给他们一些生活上的保障。”

    “没问题,我现在到处拉人口呢。”李三一轻描淡写地说道,仿佛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接着,他详细地讲述了这两天与礼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以及秦州州牧虞文奇之间的种种事宜。

    林万户静静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表示对李三一的认可。当李三一讲完后,林万户笑着说:“嗯,你这封地从无到有,确实需要大量的人口来充实。不过,要不要我从同州给你带些人过来?”

    李三一连忙摇头,回答道:“算了,舅舅,您最近可是处于关键时刻,我可不想因为我给您惹出什么麻烦来,那可就太不划算了。”

    林万户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哈哈哈,还是你小子清醒啊!”

    李三一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着说:“嘿嘿,我也是不想耽误舅舅您的前程嘛。”然后,他又将同州书院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林万户。

    林万户听完李三一的话后,不禁惊叹道:“好家伙,你小子这布局可真是够大的啊!”他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李三一,仿佛对他的计划感到十分惊讶。

    李三一微微一笑,解释道:“没办法,大武境内人口多的地方也就关中地带,巴蜀人也多,只是目前没有机会罢了。其他王朝,还是算了,人口超过十万,不出五年,我就能把人口再翻一倍。”他的语气自信而坚定,似乎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信心。

    接着,李三一又详细地讲述了一些府里关于奖励新生婴儿的事情。他提到了各种奖励措施,包括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以鼓励人们生育更多的孩子。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增加人口数量,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林万户听后,点头表示赞同,说道:“有道理,也该稳稳发展,实力还是太小,手里有个两三万兵力,封地内二三十万人口,那就是一方大武势力了,就有参与朝政的机会。”他认为,只有通过稳步发展,积累足够的实力,才能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有机会参与朝政。

    李三一也表示认同,他说:“匈奴休养生息,大武,威国,吴国相对安稳,魏、齐、韩、燕、越战乱不断。在这种局势下,我们更应该抓住机会,发展自己的实力。”

    “尽量与秦州官员搞好关系,说不定有用。”

    最后,李三一和林万户就这些事情,再谋划一番,经过深思熟虑,他们有了大概的思路。李三一觉得收获颇丰,便向林万户道别,然后离去。

    大武六十四年五月初一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李三一便已来到了大武北关口十里处。这里,他与林万户、礼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以及秦州的大小官员们一一告别。

    这次朝廷官员的车队规模并不算太大,一开始是一个千夫队规模的队伍,而现在回去的则有五个百人队。因为后勤保障加礼品货车在一起,变化不大,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其中的变化。

    加上秦州大营三十个百夫队,与秦州大众官员,规模一下就起来了。

    送别众人之后,李三一回到了临时营帐。他看着董全勇,缓缓说道:“这次我向朝廷上报你为千户,但估计你在胭脂城府兵营是待不下去了。这是一万两银子,就当作是胭脂城府兵营给你的嫁妆吧。”

    董全勇听闻此言,心中一阵激动,连忙跪地谢恩道:“多谢大人提携之恩,董全勇此生难忘!”

    李三一微笑着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嗯,等会儿你就回去吧。你看看需要带些什么人走,跟赵东初商量一下。凡是愿意跟随你一起走的,都可以从赵智那里领取一份银两,也算是不枉这一场兄弟情义。”

    “是,大人。”

    紧接着,李三一将目光转向麻伟,语气坚定地吩咐道:“麻伟,你从府兵营中精心挑选出五个百夫队,务必确保所选之人皆是精兵强将。而剩下的人员则要妥善做好交接工作,将他们交由董全勇带回胭脂城。”

    麻伟闻令,连忙躬身应道:“是,大人。属下必定谨遵大人之命,挑选出最为精锐的五个百夫队。”

    李三一点点头,继续说道:“至于这朝廷派来的五个百夫队,你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他们的巡逻、执勤以及训练等任务。首先,要让他们熟悉并了解我们这里的规矩。若有人胆敢违反规定,不必顾忌其身份,一律按照我们的规矩严惩不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