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bs;&bs;&bs;朱标好奇的摸了摸大金球说道“儿子知道了!”
&bs;&bs;&bs;&bs;老朱仿佛怕他没往心里去,定定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小小的少年,自己当年这么大的时候…
&bs;&bs;&bs;&bs;朱元璋突然脸色很黯然仿佛想到了什么,沉声说道“标儿,你爷爷奶奶是饿死的,裹尸的时候家里别说棺材连片完整的席子都没有,你奶奶的脚都还露在外头。
&bs;&bs;&bs;&bs;胡万早就脸色苍白的退了出去,远远的守着,这种事情,夫人听得公子听得,他听了就是找死!
&bs;&bs;&bs;&bs;朱标看着眼圈都已经红了的朱元璋,他已经沉浸在那段悲惨无力的回忆中。
&bs;&bs;&bs;&bs;朱标上前握住自己老爹的手,这个手握数十万大军的吴王,现在在对他儿子说出他心里最脆弱的地方。
&bs;&bs;&bs;&bs;“你二伯,脱了自己的外褂把老娘的脚抱好了,咱去求刘员外求他给块地让咱埋了爹娘,他他没给…怎么也没给。
&bs;&bs;&bs;&bs;“好在遇到好人,得了块地埋了咱爹娘,但是家里还是活不下去了,没法子为了活命,咱跟二哥大嫂侄儿分开各自逃生。”
&bs;&bs;&bs;&bs;“咱走投无路了,就去就去皇觉寺剃度为僧做了行童,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但好赖是有了口饭吃!”
&bs;&bs;&bs;&bs;这时候朱元璋脸上已经麻木了,木木的看着儿子接着说道“好景不长,寺庙也没了吃食,咱那年十七岁成了要饭的,咱从濠州向南到了泸州,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咱就这样要饭要了圈。”
&bs;&bs;&bs;&bs;“后来汤和给咱来信,咱就狠心去投了郭帅的红巾军,咱入伍后打仗不怕死,得了郭元帅的青睐把你娘许配给。
&bs;&bs;&bs;&bs;但是郭帅这个人疑心重,多次怀疑咱,要不是你娘周旋…
&bs;&bs;&bs;&bs;“这时候朱元璋的目光又绽放出光亮,语气也不在那么压抑“红巾军势力杂乱,诸将争权夺位,咱狠心就带着二十四个弟兄离开了,路南下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
&bs;&bs;&bs;&bs;“统率着这支队伍,咱向东进发,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帅缪大亨投降,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咱的队伍,并南下滁州。”
&bs;&bs;&bs;&bs;“咱就带着这帮人攻下滁州后,姐夫带着文正文忠前来投靠,咱才知道二哥、三哥、姐姐都去世了……
&bs;&bs;&bs;&bs;说完朱元璋缓了好会,才回过神来。
&bs;&bs;&bs;&bs;朱标听完都感觉自己老爹这路真是步步血泪,不免佩服的想道“这才是真正的绝世英雄,盖世天骄!
&bs;&bs;&bs;&bs;“不论多大的艰难都不足以打败他,切的苦难都将成为他向上的台阶!”
&bs;&bs;&bs;&bs;说完朱元璋脸色猛然涨,才反映过来自己居然在九岁的儿子面前哭了!
&bs;&bs;&bs;&bs;猛的撒开朱标的手,站起身背对着儿子,故作严厉的咳嗽几声“行了!你个小娃娃懂什么!咱也懒得跟你说了!你自己挑去吧,记着下午的学业要是敢耽误看咱咋收拾你!”
&bs;&bs;&bs;&bs;说完就龙行虎步的推开门走了,连路上的胡万都没有理会!
&bs;&bs;&bs;&bs;小朱被这操作唬的愣愣的,这什么情况?按理说下面不应该是咱们父子俩交心,然后抱头痛哭吗?
&bs;&bs;&bs;&bs;小爷眼泪都出来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bs;&bs;&bs;&bs;………
&bs;&bs;&bs;&bs;朱标坐到刚才老朱的位置,想着如果是自己,有本事做到这种地步吗?
&bs;&bs;&bs;&bs;想来是不行的,自己上辈子没吃过什么苦,这辈子也样,光凭想象都感觉那路的艰辛,何况真的这么走过去。
&bs;&bs;&bs;&bs;整个中国封建史上真的能说从介布衣夺取天下的也只有刘邦和朱元璋了。
&bs;&bs;&bs;&bs;从陈胜吴广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两千年来多少英豪前仆后继,才只有这两人做成了这件大事!
&bs;&bs;&bs;&bs;他哪有资格跟这样的人比呢?
&bs;&bs;&bs;&bs;朱标伸手捻起自己最喜欢的玉佩,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纹路。
&bs;&bs;&bs;&bs;他比不过朱元璋,只能仰望,但是他接下朱元璋留下的江山,就会努力的让他强盛,多给子孙留下家底。
&bs;&bs;&bs;&bs;但是要说定比历史上的明朝强,他也不敢保证!
&bs;&bs;&bs;&bs;他敢说自己比朱棣强,但是他不敢说自己的子孙就定会比朱棣的子孙强,哪怕朱棣的子孙多是极货色!
&bs;&bs;&bs;&bs;从来都是创业艰辛守业难,败家多容易多快乐啊!
&bs;&bs;&bs;&bs;人亡政息,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bs;&bs;&bs;&bs;哪朝哪代的明君圣主都给子孙留下了训诫,但是等子孙坐上了那个位置又有谁会在乎个牌位呢?
&bs;&bs;&bs;&bs;所以说历朝历代都是昏君多明君少,其实昏君才是最聪明的人,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
&bs;&bs;&bs;&bs;明君累啊,就像朱棣祖孙三代人杰,仁宗朱高炽连那是连朱元璋都惊叹的罕见政治奇才,要是没有这个儿子就朱棣那种武夫还没那个本事开创永乐盛世。
&bs;&bs;&bs;&bs;宣宗朱瞻基也是英明果决继承他爹的治国理念父子二人开起了“仁宣之治”!
&bs;&bs;&bs;&bs;结果呢?三代之旺盛而已,英宗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御驾亲征,攻打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京师二十万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四朝老臣张辅、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名随行出征的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bs;&bs;&bs;&bs;朱棣留下的勋贵武将几乎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旦,这场战役彻底打断了明朝的脊梁,再也站不起来了!
&bs;&bs;&bs;&bs;这也是为什么如果朱标依旧改不了早逝的天命,就要带走朱棣的原因,虽然不能确定自己的后人是不是连这些奇葩都不如,但总是要试试,万运气好呢?
&bs;&bs;&bs;&bs;反正再坏还能怎么样?总不会比满清入关再到近代开始屈辱的割地赔款“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差的了吧!
&bs;&bs;&bs;&bs;既然如此,何不试试呢?
&bs;&bs;&bs;&bs;万祖坟冒青烟再出个人老朱这样的绝世狠人呢!
&bs;&bs;&bs;&bs;深深的呼吸了几下,如果能活的久,就多做点事情,如果天意要我早亡,能见识下大明,能当次朱元璋的嫡子,能感受次这样的权柄!已经是不枉此生了!
&bs;&bs;&bs;&bs;哪怕只是让洪武年间更加灿烂呢!能让老朱少些黑点,也不枉父子场!
&bs;&bs;&bs;&bs;心中打好了信念,整个人也就放松多了。都怪老朱,把小爷念想勾起来就跑了,看我会不把你的好东西都搬走!
&bs;&bs;&bs;&bs;朱标站起身子整理了下墨色的衣袍,左手捞起羊脂玉观音,脸上浮现起矜贵温和的笑容,轻轻咳嗽了几声!
&bs;&bs;&bs;&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