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章 赢连登基
    墨白点点头,“正是。当年祖父了解赢连之后,就命我务必与赢公子保持联络,有合适的机会要出手帮他,夺取秦君之位。”

    “我说呢,这次不惜动用几国的墨家弟子,派中最顶尖高手都到了秦国。”墨玄说。

    “所以我们务必将赢连扶上秦君大位,将来还要辅佐他复兴秦国。只是他对我们了解有限,他躲起来,似乎是想瞧瞧你是否有取代他的意图,我们墨家弟子是否真正值得信赖。”墨白说。

    “明白了。我立即招菌改大人入宫,告诉他我是赢连替身的实情。说不定明日,赢连就会主动现身。”墨玄说。

    墨白点头道:“赢连现身之后,堂兄就要尽快离开秦国,免得公子忧虑不安。”

    墨玄站起身走到门外,指着前方的宫殿对墨白说:“坐拥一国的机会,这辈子怕是不会再有了,就这样轻易放弃,心里真有点不舍啊!”

    墨白笑着摇摇头,说:“你以为胜券在握了?那你太小瞧菌改、赢连等人!你想想看,菌改拿走兵符后,是否一直未交回?宫中的防卫,是不是由菌改指派的人负责。”

    “你是说菌改早已看穿,我乃赢连的替身?”墨玄问。

    “赢连怎么可能突然之间拥有超强的武功?菌改也知我们墨家卧虎藏龙,已至此时,他想到你是替身,有什么难的?”墨白说。

    “不愧当年祖父最看好你,人们都夸你是各方面最像祖父的人。三弟才智过人,果然非我等俗人可比。我这就宣菌改大人进宫。”墨玄说。

    不久,菌改应诏进宫,拜见墨玄这位假国君。听墨玄自陈不是赢连本人,乃是替身。如此安排,一是确保公子赢连安全,二来墨玄武功高强,冒险进宫击杀赢昌母子,把握更大。

    不知菌改是确实不知,还是假意做戏。总之,他表现出十分惊讶的样子,连呼意外,称赞墨玄仁义守信实情相告。

    墨玄嘱托菌改多派人手,尽快寻到公子赢连。如此自己也好早日脱身,返回洛邑,与家人团聚。菌改拜谢后离去。

    果然如墨白所料,转天菌改就派人邀墨玄、墨白去自己府上议事。

    接仆人通报国君来见,菌改迎至大门。进到院中,菌改便对墨玄说:“天随人愿,赢连公子昨日晚些时候已被寻到。”

    墨玄、墨白进房门便瞧见,赢连端坐在厅堂中。赢连看见墨白、墨玄进来施礼问候,方起身回礼搭话。

    两日后,赢连正式登基为君,史称秦献公。

    想坐稳秦君之位,显然不会轻松,接下来有许多重要的事要处理。封赏有功之人;更换朝中大臣;稳固边防调配军队,防止魏国继续对秦国攻城略地。考虑到这些难题,坐上国君大位的赢连再也睡不安稳了。

    有清除外戚所空出的官位,封赏有功之臣赢连并不犯难。但赢连对秦国朝中大臣们了解有限,他手中也无几个才干出众的贤能之人,想将朝中重要位置换成自己信赖的人,一时无法实现。

    赢连在外多年一直未曾娶正妻,只有赢魏的母亲在内两位妾室。登基之后月余,赢连迎娶雍城都尉杜洪之女为正宫夫人。

    上位忙了三个月,赢连每日有处理不完的琐事,却感觉没办成一件要紧的大事。最令他不安的是,魏武侯没给他这位秦国的新君一点颜面,启用新的将军,统领魏武卒继续西进,已经攻占郑县。秦国的军队无力对抗魏武卒,连战连败。

    这时赢连不得不想到被他封了闲职,冷落在一边的墨白。赢连意识到自己听信菌改等人,拒绝重用墨家弟子十分愚蠢。他能夺取国君大位,可以说全凭墨白的运筹帷幄,自己的宝座还没坐热,就将墨家弟子冷落一旁,不但忘恩负义,更是见识短浅。

    菌改认为墨玄有取代赢连上位之意,列出好几项推断,似乎都有道理。但最终墨玄还是顺利将身份、权位交还赢连。自我反思之后,赢连亲自登门拜访墨白。

    见到墨白,赢连不计君臣尊卑之别,施长揖之礼说:“寡人不察听信谗言,冷落了先生,在此给你赔罪了。”

    墨白不卑不亢地还礼道:“君上客气。”

    “望先生不计较寡人的怠慢,仍向以前那样对我畅所欲言。”说着赢连再次长揖及地,向墨白致歉。赢连觉着,以墨白的肚量与见识,只要自己真诚悔过,应该能得到墨白的谅解。

    墨白也躬身回礼,神情缓和笑着说:“君上言重了,请到书房细谈。”

    二人在书房坐定,墨白从书案上拿起一卷竹简,递给赢连,“君上请过目。”

    赢连大致浏览一下,喜不自禁地说:“能得先生辅佐,真乃我大秦之幸!这正是当前治国所急需的方略呐!”

    “君上过誉了。利用这段时间的空闲,我在城里城外各处探访,从一些百姓及官吏处了解到许多真实情况。结合墨家的治国之道,我将君上需要着手办的大事,按照轻重缓急,都列在这篇奏章里。”墨白说。

    赢连满面笑容地又扫视了几眼,便将竹简铺展在书案上,说:“墨白先生可否详细地做下说明?”

    “对抗魏国将是接下来许多年的头等大事。臣以为要想击败魏国收回河西之地,秦国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准备与必要的变革。”墨白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赢连点点头,指着竹简说:“先生为何将迁都栎阳,列在第一位,这事有那么紧要吗?”

    “雍城距离对魏作战的前线太远,无论是调动兵源,还是运输粮草都极不方便,对指挥前线作战也很不利。而栎阳一带乃当年西周王朝京畿之地,濒临渭水地理风貌甚佳,是为国都的首选之地。国都东迁,也能让秦国上下看到君上对抗魏国的决心,提振全国的士气。现在应立即开展迁都的筹备事宜。”墨白说。

    “如先生期望的,有朝一日我秦国要统一天下,国都东迁也势在必行。”赢连说。

    “君上思虑深远。”墨白赞道,说着他起身从墙边的柜子里取出一卷帛书,铺展在书案上,“扩建栎阳城的总览规制图,我已制好,君上请过目。”

    赢连忙凑近仔细查看。“似乎先生对新都的规模设定不高啊!”看过之后,赢连说。

    “秦国贫弱多年,无力大规模营建新都。所以还是着眼当前,以满足近几十年的实际需求为首选。将来国力强盛了,再大举营建并不防事。”墨白说。

    “先生所言极是,就按你的主意来办。明日我即下诏扩建栎阳城,务必及早完工,三、五年后便可国都东迁。”赢连说。

    墨白收起新都规制图,指着竹简说:“废除活人殉葬之制,也势在必行。当今天下也只有秦国还奉行此习俗。不但残忍,而且白白减损大量青壮劳力,与国不利。”

    赢连点头赞同,“殉葬的陋习是该废除了!公卿贵族之家相互攀比,每年因此杀死许多年轻奴隶,确实自损劳力。不过先生可有什么替代的办法,毕竟陪葬习俗不好完全废止。”

    墨白想了想说:“墨家工匠有烧制陶俑的技艺,君上下诏书废除活人殉葬,改用陶俑陪葬。少府下辖的工师作坊里,单独设立一个陶俑作坊即可。”

    “如此国家还可以卖陶俑赚钱,先生此法甚妙!”赢连拍手称赞后,又问,“先生还有什么丰盈国库的方法?对魏国作战急需钱粮啊!”

    墨白指着竹简说:“第五项初行开市,说的就是增加税收充盈国库的办法。几百年前,管仲在齐国就是采取了类似的办法,通过发展商业手工业,允许各地设立集市,官府进行征税,大大增加了国库收入。”

    赢连想了想,有些疑虑便问:“商贸赚钱快,百姓会不会放弃农耕都去改行经商?”

    喜欢帝国崛起之东方圣人请大家收藏:帝国崛起之东方圣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