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7章 准备建村墙
    卫兰兰的手艺,李文清在清楚不过了。

    还没入口,她就发现了不同,想来是这些工匠们的杰作。

    看卫兰兰虽然拘谨,但是心情不错的样子,也替她高兴。

    让小姑娘多感受一下人之间的善意,就不会陷在痛苦的过去里。

    卫谨言对吃食的感受有些迟钝,她大口吃菜,含糊着声音对卫兰兰说。

    “小姑,你今天做的饭有点淡,是不是大锅菜不好做啊?”

    “我给你盛碗汤。”

    “咋这么多葱花?”

    卫兰兰:只有葱花是我做的。

    薛宏在第二日果然召集村里人开会,李文清到时院子里挤满了人。

    因为此时地位不同,她们被村民主动让了进去。

    得以站在磨盘

    李文清装作摸头发,挡住零星的口水沫子。

    歪头一看,只见卫兰兰和卫谨言同时也抬起了手。

    你俩连个发髻都没有,摸什么摸,学人精。

    李文清用眼神抗议,卫兰兰却闭了眼装作没看见。

    嫂子啊,这时候就别在乎这些了吧,头发都快湿透了。

    薛宏说的激情澎湃,末了还不忘点李文清的名。

    “文清,你怎么看?”

    李文清明显不在状态:我怎么看?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

    “我觉得村墙确实该开始建了。”李文清干巴巴地说。

    “是是是,那明天就开始吧。”薛宏神色如常,从磨盘上跳了下来。

    他招来几个村里能说的上话的人,好像准备再开一个内部会议。

    李文清见人群散开,正准备离开。

    她家里还有好多行李没有打包,毕竟她们三个连一根柴火都不给卫家人留,要收拾的东西太多了。

    “文清,到这来。”薛宏伸着胳膊扒开面前几个大汉,对着李文清朗声喊道。

    “好,我来了。”

    “这是咱们村的几位族长,和他们家里的儿子,都是咱们村未来要管事的人。”

    李文清顺着薛宏的介绍,一一跟人问好,脸笑得有点僵。

    “不错,待人接物也算是有礼。”一个胡子黑白的老头,满意的点头。

    经过几个一番评头论足,李文清才有所了悟。

    官府发话了,北方瘟疫和灾情都要蔓延过来了。

    让各村多囤粮食,多加防范。

    大家伙对她一致好评,说了一些官方吹捧的话。

    言语间不忘提起卫知白的身份来,卫家在东杨村没有根基,族人太少。

    叫李文清有什么困难,尽管差使村里的后生。

    这是在拉拢她?

    倒是也大可不必。

    “我们几人的意思是,这回咱们村墙要建起来,须得大家一起出力。”

    “杨氏一族能出二十贯,劳力随便用。”

    “我族出五贯钱。”

    “我们也是。”

    众人看过来的时候,李文清差点接了一句‘俺也一样’。

    她垂眼想了片刻,村墙归根结底还是有惠于民的,对卫知白的名声也有好处。

    “村墙的款项缺漏,我家愿意补足,但是要为我夫君上报官府,请一道忠孝牌匾。”

    村墙要建起来,是笔大数目。几族合力筹款,也不过四十多贯钱。

    李文清愿意出钱,保全东杨村的安全。

    开口要个好名声而已,哪有不答应的。

    几个族老和薛宏一致应允,当即答应了下来。

    话罢,李文清当即就拿出一块百两银锭。

    薛宏原以为李文清只能拿出几十贯钱,没成想她这么大方。

    惊讶之余,又有些担心她无力维持生计。

    试探着开口,“你过两日搬家,按照旧俗村里会给你家送些米面粮食。”

    李文清没有多想,“好,多谢村长了,到时大家伙都去我家吃饭。”

    见李文清没有难堪之色,想着她并不拮据,薛宏宽了心。

    他拿起银锭子,揣进自己腰间,隔绝了几人的艳羡的目光。

    这么大笔的银锭,好些人都没见过。

    薛宏一咳嗽,众人纷纷表示钱在家里,晌午就送过来。

    “关于村墙,我有个建议。”

    薛宏点头,村墙的钱,李文清出了大头,自然要让她说。

    “咱们村头和村尾设两道大门,其余在村民较多进出的地方设置最多四道小门。

    在容易被翻越和攻破的地方设高台,做瞭望和射击用。

    其余处,一应要厚,要高。”

    李文清沉吟片刻,又补充道:“墙下内外可以种些白薯和荆棘。

    对了,我记得村中之前提过,要在靠山的一侧挖些陷阱防野兽。

    咱们应在陷阱出设立警示,若是有灾民攻打村子,防止伤人。”

    李文清话毕,众人都是一脸复杂。

    不知道该说她心狠还是心善,薛宏张张嘴,又合上了。

    “怎么样?若是不够,还可以提前埋点油罐子,届时点火,以防山贼。”

    “够了够了,咱们东杨村这边,很少有那么恶的。

    我看做准备些石块放在高台上,震慑一下外人就行了。”

    “可以,入冬前叫村民务必磨光农具,也能防身。”

    待李文清走后,薛宏和几个族老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震撼。

    这看起来柔弱娇俏的小女娃,心思竟然如此长远。

    “不亏是卫知白娶来的媳妇啊。”薛宏感叹。

    其余人纷纷点头,卫知白自小也不爱说话,对人冷漠没啥朋友。

    又日日在山里打猎杀生,连老虎都敢追着打的人。

    他看上的媳妇,果然是个不一般的。

    “那可不,不是一家人,也进不了一家门。”杨氏族老附和道。

    此时,严姝静已经把李文清的建议都记在了册子上,顺便还写了点自己的想法。

    她撂下笔,“爹,我看咱不如削些毛竹,放在高台上,比石块好用。”

    其余人震惊地看着薛宏,你家儿媳也不容小觑啊!

    见薛宏几人没言语,严姝静又说,“别看打仗去不得,但是守家这事还得看我们女人!”

    薛宏吸了口凉气,磨光的耙子,削尖的毛竹。

    得亏都是他们东杨村的女人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