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8章 德国内部的分歧和争论
    但是在德军完成占领斯摩棱斯克以及围歼该地区的苏军部队后的下一步行动计划方面,德国元首并没有得到他所希望得到的回应。

    中央集团军集群几乎所有的德军将帅都认为下一步应该继续向莫斯科的南北两翼进行突击,目的还是通过以往的闪电战术对苏军防御部队的两翼实施突破并且迅速向苏军的纵深推进并合围对方的部队。

    甚至两侧突击部队实现突破以后具体的合围地点都已经选定,就在莫斯科以东的接近地。这就意味着这些德军将帅提出的计划是完全包围整个苏联首都莫斯科,并且围歼在莫斯科附近的所有苏联军队和占领莫斯科。

    这些德军将帅给出的理由是,占领莫斯科这个苏联首都,对于摧毁苏联方面的抵抗意志,和歼灭苏军最精锐的野战部队都对整个战争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应该是德军的首要目标。

    对于这些理由,德国元首并不持反对意见。但是由于自战争开始以来,德军的连续作战基本上按照预定的计划在进行。特别是在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方向上,更是大.大超出了原有的计划。在这些地方,德军已经歼灭和俘虏了一百多万苏军的常备野战部队,使得德军的进攻所向披靡。

    有鉴于此,他认为,德军拿下莫斯科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是在南部战线的乌克兰方向上,南方集团军群的进展却不那么尽如人意了。虽然在乌曼地区围歼了苏军大约二十万人的部队,德军部队正在冲向乌克兰首府基辅,但在原定战略计划中,快速占领顿巴斯地区和高加索巴库地区的战略目标却未能实现。

    而这两个地区是煤炭以及石油等战略物资的产地,在被美国禁运政

    策下的德国急需这两种维持战争和经济的战略物资。

    因此,德国元首再次召集了中央集团军群的将帅们开会,在会上宣布了占领斯摩棱斯克后暂缓向莫斯科进行突击的计划,他要求目前在莫斯科西南方向上的第2装甲集群调整部署,准备南下加入乌克兰方向的战斗。

    因为,此时在乌克兰方向上,由于南方集团军群突破日托米尔,迫使苏军的防线持续后退,使得坐落在第聂伯河西岸的基辅地区反倒成为了苏军防线向西突出的一个巨大突出部。

    而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部队依然在乌克兰东南部方向的第聂伯河下游持续进攻,第一装甲集群的部队也大多在这个方向上,这也是为了能继续从这里向西突击进攻,冲向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域。

    苏军防线出现了基辅这样一个大突出部,而且苏军在这一地区的防御部队主要也集中在基辅地域,这让德国元首看到了一个歼灭苏军重兵集团的机会。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单凭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是无法完成任务的。

    此时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分成了几个部分,一部分还在和苏军争夺敖德萨,同时还有第11集团军正在进攻克里木半岛,以期占领黑海北部的沿岸地区和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而主力部队刚刚占领第聂伯河下游的第聂伯彼得洛夫斯克,下一步将强渡第聂伯河,突破这一带苏军南方面军的防线。而另一部分部队正在通过日托米尔冲向基辅。

    由于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有些分散,德国元首认为在完成斯摩棱斯克战役并就向莫斯科方向进攻的同时,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装甲集群应该向东进攻后转而南下,从背后直插基辅以东的地区,与主力

    在基辅东南方向上的南方集团军群第1装甲集群进行南北对进,彻底包围并歼灭在基辅地区防御的苏军重兵集团。

    歼灭了这一个苏军重兵集团后,德国元首认为苏军将无法再组织如此多的野战部队来填补防线上的漏洞,从而让南方集团军群获得更大的战略行动自由。到那时,德军将不仅完成占领顿巴斯地区和巴库地区的战略目标,还能让解放一些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抽调这些部队前往列宁格勒方向和莫斯科方向进行增援。

    对于德国元首提出的这一个新的行动计划,几乎所有参加会议的德军将帅都持反对意见。因为整个苏德战争计划在战争开始前就已经制定好了,临时改变战略计划会造成很多问题,影响整个计划的顺利实施。

    为此,双方争执不下,最终不得不在这次会议上达成了一个暂时的妥协。那就是先完成斯摩棱斯克战役后再来进行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毕竟,此时斯摩棱斯克战役还在激烈进行,虽然德军已经有了极大的可能性包围在斯摩棱斯克防御的三个苏联集团军。

    会议结束后,德国元首坐着飞机带着这一妥协飞回了德国,他并不感到高兴。同样的,中央集团军群的德军将帅们同样心里隐隐有些担心,因为元首提出的新计划,让他们非常担心在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后,前线德军指挥官和元首之间会就这一问题产生严重分歧。

    为此,中央集团军司令官冯·博克元帅特地向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以及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进行了电报沟通,他希望这两位德国军方的头面人物能继续在柏林对元首进行劝说,打消元首提出新计划的想法。同时,冯·博克元帅认为,

    德国元首提出新计划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侵犯了德国军方的权力,德军的军事指挥权不应该由不懂军事的政治人物把控,这是德国容克贵族军官团的传统领域。

    几天之后,斯摩棱斯克附近的战斗出现了有利于德军的变化,苏军西方面军的三个集团军被德军合围在了斯摩棱斯克附近。苏军当然不愿意这三个集团军被围歼,更不愿意丢失斯摩棱斯克这个有着莫斯科‘西大门’的战略要地。

    因此,在进行了仓促的准备后,西方面军开始向斯摩棱斯克德军包围圈的对外正面实施了进攻,目的是在这个德军包围圈还没有稳固的时候打开通道,让被包围的三个集团军撤出来。毕竟,现在苏军的兵力已经出现了不足的现象,从西伯利亚和中亚方向抽调的部队还没有完全抵达,而莫斯科附近的防御部队并不充足。

    这次解围行动在发起后的第二天出现了些许成功,苏军成功地在德军包围圈上打开了一个大约两三公里宽的缺口,使得包围圈中的一小部分苏军部队成功撤出了包围圈。

    德军在缺口出现后进行了疯狂的反扑,两三公里宽的缺口并不算大,德军在缺口的两边使用重炮对缺口进行了轰击,同时装甲部队配合步兵部队进行对进,试图重新封闭这个缺口。

    苏军最终还是未能将这个缺口维持到包围圈中所有苏军部队的撤离,导致被包围的三个集团军大部分部队未能撤出包围圈。第16集团军司令员米哈伊尔·费奥多洛维奇·卢金中将也牺牲在了包围圈中。

    德军的这次胜利也产生了一些后续影响,为了防止德军继续向莫斯科方向突击,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不得不紧急从战略预备队中抽调了

    5个集团军来填补防线上的空缺。同时,铁木辛哥元帅兼任的西方面军司令员被科涅夫上将接替。

    几乎是在同一天,在森林里沿着森林的分布方向行军一连在阿斯卡列波夫的带领下,终于来到了这片森林的东北部边缘。此时的一连已经快要吃光食物,同时伤员的伤情也在急剧恶化。

    当阿斯卡列波夫站到森林的边缘看到前面一望无际的平原后,他有些发懵。由于他并没有军事地图,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这支小部队走到了哪里,上一次他看军事地图还是刚到日托米尔时在纳瓦谢里采夫大尉那里看到的,只知道这片森林一直向东和东北方向进行延伸。

    而他当时只是考虑到了一旦情况不妙就向这片森林撤退,并没有注意看走出这片森林的地方,当然,那幅军事地图也并没有标注森林东部的地域,因为那已经超过了那幅军事地图的幅面。

    比亚维斯托克见阿斯卡列波夫占来那里发愣,走了过来请示道:“上尉同志,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阿斯卡列波夫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先暂时休息!现在是下午,大家都很疲劳。我们并不知道这里的天空会不会出现敌人的飞机,白天在平原上行军,一旦遇到敌人的飞机,逃都没地方逃!所以我们应该等到晚上德军飞机回去以后再行军。现在大家都休息,积蓄体力,今天晚上我们向东通宵行军。”

    “这里距离第聂伯河还有多远?一通宵的时间是否足够我们走到第聂伯河岸边?岸边是不是有我们的人接应我们过河?或者是我们能否找到桥梁或者船只过河?”比亚韦斯托克对阿斯卡列波夫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感到有些担忧,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