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越来越多受伤和牺牲的战士,巴格拉米扬犹豫了。他不得不考虑,如果现在撤退,是不是自己指挥的这个小分队将会绝大部分牺牲在这里,那么下一步方面军司令部纵队的突围行动又该何去何从。
而在这个时候,正在接受者两面夹击的内务人民委员部第4师那个连的连长却根本没有跑回来请求撤退,而是依然在战斗,哪怕是机枪组已经被德军的火力打哑了两处,战士们牺牲得越来越多都死战不退。要是放在其他部队的苏军指挥员,可能早就跑来向巴格拉米扬请求撤退了。
巴格拉米扬看着战场,心里也很清楚,如果他现在下令撤退,那么以前牺牲在这里的士兵们所做出的的努力都全部白费了不说,双方实际上已经搅在了一起,想要撤退实际上非常困难。在战场上撤退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如果组织不好这种正在激烈战斗过程中的撤退,到头来苏军一定会吃大亏。
巴格拉米扬思考了好一会儿,依然没有采纳参谋军官们的建议,而是决定再等一等,现在苏军的战场形势虽然处于劣势,但还能一战,特别是内务人民民委员部第4师的战士们非常英勇地死战不退给了他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
而且巴格拉米扬认为,这一支才赶到战场的德军增援部队兵力并不算太多,这似乎说明在这附近的德军部队其实也不算太多,德军可能正在向这里调兵遣将,但限于道路原因,这个过程很需要一段时间才行。如果他派回去向基尔波诺斯上将报告的那个少校参谋能及时带着方面军司令部纵队回来,一样还能利用兵力优势占领这个路口,将这里的德军击溃,从而继续向东突围。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巴格拉米扬决定
继续在这里坚持战斗,直到方面军司令部纵队前来会和并重新向这个路口发起进攻。
战斗又持续了二十多分钟,还在坚持战斗并且还有战斗力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士兵越来越少,很多人都牺牲在了荒原上,只有几个担任掩护的苏军机枪组还在开火。只不过苏军机枪组开火的频率已经越来越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射击,苏军机枪的枪管已经变得滚烫,为了不让机枪枪管报废,苏军机枪手只能降低射击频率,而这已经是更换过备用枪管以后了。
眼看着败局已定,巴格拉米扬却迟迟等不来方面军司令部纵队的到来,没有增援的情况下,他已经无力回天。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巴格拉米扬只能无奈地准备下达撤退命令。
也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几声迫击炮弹飞行的声音。随即,德军在路口的阵地以及在西北方向上德军增援部队的机枪组附近,几发迫击炮炮弹炸开了,顿时让德军射击的火力下降了一大截。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巴格拉米扬以及其他几名苏军参谋军官精神为之一振!因为在前面这一个多小时的战斗中,德军从来没有使用过迫击炮,可以基本认定,不管是在路口防御的德军屏护队还是后来出现的德军增援部队都没有迫击炮这种武器,不然德军在就用来消灭苏军实施火力掩护的机枪组了。
而且迫击炮弹是在德军阵地上爆炸,迫击炮弹的目标也很明显,就是德军的机枪火力。这一切都预示着附近出现了其他苏军部队,而且这支苏军部队拥有迫击炮。
巴格拉米扬的第一反应是松了一大口气,他以为方面军司令部纵队已经赶到了,使用了迫击炮弹向德军射击,局面将会立即反转,那个
被他派回去汇报的少校参谋完成了任务,在最危急的关头拯救了战局!
于是他立即对身边的一名侦查参谋吩咐道:“您立即去我们来的方向,告诉后面的部队,立即使用最大的火力对路口的德军进行轰击。他们使用的迫击炮数量太少,应该加大轰击力度!”
那名侦察参谋领命后匆匆离去,但是巴格拉米扬通过望远镜又观察了二十多分钟的战场情况,却发现迫击炮弹落到德军阵地的频率依然和原来一样,没有丝毫的改变。
他立即在嘴里开骂,认为指挥迫击炮分队的指挥员是个白痴,完全看不懂战场形势。
但是过了一小会儿,那个被派出去联系身后的侦察参谋却匆匆回来向他汇报道:“将军同志,从我们来的方向上根本没有发现方面军司令部纵队,实际上那边根本一名增援的援军都没有!”
巴格拉米扬一听,十分惊愕地看着对方,反复确认道:“您没有说谎吗?那边怎么可能没有援军?如果您说的是真的,那么正在向敌人阵地轰击的又是哪支部队?他们又在哪里?”
“不知道,将军同志,我只能向您报告真实情况,我向来的方向上走了一公里,也没有看到任何援军!”那名侦察参谋十分坚定地回答道。
就在这时,另一名侦察参谋叫道:“快看,西北方向上的德军士兵开始纷纷转移阵地了,他们正在向路口的德军阵地奔跑!”
巴格拉米扬立即端起了望远镜向西北方向看过去,只见那里的德军士兵一部分人根本不顾苏军的正面射击站起身来端着枪向路口的德军阵地进行快速转移,在奔跑的过程中,不时有德军士兵被突然击倒在地。
而这个方向上的另一部分德军士兵则停止了对内务人民委员
部第4师这个连的射击,开始调转枪口,向西北方向上射击,而且那里的枪声异常激烈。
这一下子就减轻了被德军火力压制住的向路口正面进攻的苏军压力,这一度又让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士兵们重新增强了向路口射击的火力。
看到这一幕后,虽然巴格拉米扬不知道到底出现了什么情况,但是他准确判断出,从西北方向上又出现了一支友军正在向战场进攻,非常有效地扭转了战局,而后来出现的那支德军增援部队似乎受到了前后两面的夹击,并且士气有些崩溃。看样子,现在还在向德军射击的迫击炮也应该是那一支新出现的苏军部队拥有的,而不是方面军司令部纵队赶到了。
从小村庄赶到路口增援的这个德军半个连此时的状况非常狼狈,他们并没有时间修筑防御工事,哪怕是挖几个浅坑来让德军士兵隐藏身体都没有就加入了战斗。就这么趴在荒原上和苏军对射。
在这样毫无遮蔽的情况下受到前后两面夹击的滋味非常不好受,不一会儿,留在原地抵抗的德军士兵们很快就被消灭干净,只有向路口奔逃并且运气非常好的十多名德军士兵最终逃进了路口德军屏护队修筑的防御工事里,侥幸逃脱。
随着这一方向上的德军崩溃,巴格拉米扬发现从那个方向的小路两边,有一些苏军士兵正在弯着腰前进,而这些进攻的士兵后面除了一些机枪组以外,居然还出现了另外一种重火力:重机枪!
重机枪的威力比步兵连里配备的普通机枪强大不少,哪怕是一些德军修筑的简易工事,特别是被德军用沙袋垒起来的防御工事在重机枪子弹面前不堪一击。这支突然出现在战场上的苏军部队中的重机枪和迫击炮数量似乎
并不多,但是依然能有效压制住路口中躲在简易防御工事中的德军火力。
这下子德军路口的屏护队开始受到从西北方向和正西面两支苏军部队的夹击,而且西北方向上的苏军部队火力强劲,德军屏护队的指挥官不得不开始利用无线电台进行求援,因为他知道这里的战局已经急转直下,他的手下在路口坚持不了多久。
德军团司令部发来的回电却很公式化,德军团长严令路口的德军屏护队必须要继续坚守阵地等待援军,并且也承诺调集全团向路口进行增援。但是德军团长并没有承诺其他援军抵达路口的时间。
这种毫无保障的命令电文让在路口指挥的德军上尉有些绝望,他已经发现实际上这里的阵地已经快要守不住了,而援军虽然上司承诺了,但是抵达的时间却遥遥无期。
可上级的命令终归就是命令,德军指挥官只能在绝望中给所有的德军士兵下达继续坚持战斗的命令,甚至可所有的德军轻伤员也重新发放武器弹药,让这些轻伤员和任何还扣得动扳机的重伤员都到阵地上继续顽抗。
已经进入战场的三营一连在迫击炮排和重机枪排以及连里其他机枪组的火力掩护下开始向路口的德军阵地发起了进攻。没有过多久,抵达战场的三营二连也加入了战斗,开始向路口进攻。
这下在路口顽抗的德军屏护队不得不将大部分兵力和火力调转到防御西北方向上的三营这边来。巴格拉米扬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最新变化,立即下令兵力已经被剩余多少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士兵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重新向路口冲锋。勇敢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士兵们爬起来向路口的德军阵地奔跑,到了很近的距离后开始向德军防御工事里扔出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