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一连的阵地后方不远处的地方,正十分痛苦地看着身后的战友被德军坦克和装甲车上的机枪纷纷击倒的巴博诺夫也同样很着急。
他倒不是想要去埋怨巴格拉米扬原来有机会让三营的大部分士兵进入森林时固执己见,而是对德军坦克和装甲车来得太快而感到非常痛心,因为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他就目睹了至少有好几十,说不定上百的三营指战员倒在了德军机枪的枪口之下。
眼看着如果不立即想办法改变目前极端不利的局面,二连和三连就极有可能全部被打死在这里,巴博诺夫终于发了狠。他立即找来一连的连长和政治副连长吩咐道:“不能再任由德军坦克和装甲车这么肆无忌惮地射杀我们的同志了!一连的所有人都必须人手一枚燃烧弹,向那几辆德军坦克和装甲车靠近,这是展现我们苏军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时候了!”
“可是……我们的战士藏身之处距离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还有一段距离。如果一窝蜂地让战士们拿着燃烧瓶向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冲锋,会损失掉大量战士生命的!”一连连长有些不甘心地建议道。
巴博诺夫此时拿出了政治副营长的威严,再次强硬地下令道:“您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是请您看看身后,二连和三连已经损失了接近一半的指战员。如果我们还不立即采取行动,也许再过5分钟,二连和三连就会全部被打死在即将逃进森林的荒原上。所以,我们作为警戒部队,就必须要掩护二连和三连撤退!记住,去告诉被分配到一连的惩戒营士兵们,现在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已经来临。任何一个惩戒营士兵只要能烧毁敌人一辆坦克或者装甲车,那么他以前的罪过就赎
完了,还能立即恢复名誉和军衔!如果任何一名指战员也能烧毁一辆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我会向上级申请晋升一级军衔!告诉他们,这是我说的!”
一连连长和政治副连长立即匍匐离开巴博诺夫,分头向部下传达巴博诺夫的最新命令。
也许是巴博诺夫以前的权威发挥了作用,在这道几乎不近人情的命令下达以后没多久,一连那个正面距离德军坦克和装甲车的排几乎所有人都突然从灌木丛后面跳出来,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已经被点燃的燃烧瓶向还有一定距离的德军坦克以及装甲车疯狂奔跑。
此时这些苏军士兵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将手中已经点燃的玻璃瓶子扔到德军坦克后部。这些苏军士兵都很清楚,这是一场比拼人品的赌博。那么多战友和自己一样冲向德军坦克和装甲车,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一次俄罗斯轮盘赌。
他们赌的是自己不会被德军坦克和装甲车上的机枪手首先命中,只有那样,他们才有可能多跑出一段距离,离德军坦克和装甲车更近,才能有机会能烧毁那些德军的钢铁怪物。如果自己被德军的机枪手击中,只能怨自己的人品和运气不行,但这也会给自己的战友多创造出几秒的奔跑时间。
德军坦克和装甲车上的机枪手一直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在森林边缘的荒原上全速跑向森林的三营二连和三连,反倒忽略了近处的灌木丛后面也有一支苏军小部队。
因此一连这个排冲出藏身的灌木丛开始拿着点燃的燃烧瓶全速向德军坦克和装甲车冲过来的时候,一开始没有被德军坦克和装甲车的机枪手注意到。直到苏军这个排向前冲了十多米的距离后,才有一辆德军坦克上的车长发现
了这些苏军士兵。
此时的德军坦克手已经慢慢开始熟悉苏军步兵在没有重型反坦克武器时采用的战术,所以一见到三十多个突然从灌木丛后面冲出来的苏军士兵后,这个德军坦克车长立即抓起车载电台的受话器,大声叫道:“注意!近处有俄国人的步兵!他们手上有燃烧瓶!”
德军装甲分队指挥官一听到这个警告,立即下令道:“所有人注意!优先干掉接近坦克和装甲车的俄国士兵,不能让他们靠近。所有车辆立即后退,拉开距离!火炮填装高爆弹,向森林边缘的俄军射击!”
收到命令的德军坦克和装甲车驾驶员立即开始挂倒挡,让坦克和装甲车缓缓后退,同时机枪手也立即调整瞄准目标,向冲出来的苏军士兵猛烈射击。
这下让战场形势发生了一丁点变化,刚才还被德军坦克和装甲车上的机枪打得鬼哭狼嚎的二连和三连幸存下来的指战员们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虽然现在他们还是受到了德军坦克炮射出来的炮弹轰击,但是毕竟苏军士兵之间的空隙相对较大,所以一发坦克炮弹最多也只能收割两三名苏军士兵的生命,这远比刚才受到12挺机枪猛烈射击的威胁小了很多。因此,二连和三连的幸存指战员们立即利用这个机会全速向森林跑去。他们很清楚,这是唯一能进入安全地带的机会。
但是一连拿着燃烧瓶冲向德军坦克和装甲车的那个排就遭了殃,12挺机枪的威力非同一般,如同12条死神甩出来的火鞭子一样,只要沾到就立马毙命。
5分钟过后,一连的这个排没有一个人冲到德军坦克和装甲车的旁边将手中的燃烧瓶投掷出去,全部被打死在荒原之上,地上只留下了三十多个
依然在燃烧的玻璃瓶子。距离德军坦克最近的那名苏军士兵也离德军坦克有上百米的距离。
这是关键性的5分钟,等到德军坦克和装甲车完全消灭了这些以命相搏的苏军士兵后,二连和三连的幸存指战员基本上都冲进了森林里,消失在了德军坦克手的视野之中。
失去了目标以后的德军装甲小分队指挥官重新下令道:“所有车辆停止后退,对目视范围内的所有灌木丛进行射击,以防止还有俄国人躲在那里!”
这道命令本身只不过是一种防范措施,但是却让依然还躲藏在灌木丛后面一连的另外两个排遭了殃,也让还在原地向东警戒的内务人民委员部第4师的那个连遭受到侧后方来的射击。
感受最糟糕的是和一连待在一起的巴博诺夫,他已经看到刚才执行他命令的那个排全员阵亡在冲向德军坦克的半路上。现在轮到了他本人以及一连其他人接受德军装甲车辆的报复了。
这种报复是单方面的,一连剩下的两个排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因为他们的手中根本没有反坦克武器,哪怕是最为轻型的反坦克枪都没有,反坦克手雷同样也没有,这种手雷和燃烧瓶一样,都必须要靠近德军坦克和装甲车才能发挥作用。
被德军装甲车和坦克单方面屠杀的滋味非常难受,一连的所有人都知道,这可能是他们最后在这个世界的几分钟了。终于,在没有接受任何命令的情况下,一下不甘心就这么被屠杀的苏军士兵做出了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不管自己距离德军坦克和装甲车有多远,都丢掉了枪支拿着点燃的燃烧瓶冲出来,向德军坦克和装甲车冲锋!
最开始只有那么几名苏军士兵这么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
连的所有指战员都明白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此时的他们已经不可能返身安全跑到森林里了。因此纷纷跟随着带头的那几名苏军士兵一起冲向德军坦克和装甲车,连巴博诺夫也不例外。当然,最开始跑出来的苏军士兵没有跑几步就被德军坦克和装甲车上的机枪打死。
与此同时,更为靠近森林的残存内务人民委员部士兵们则选择了向森林里逃跑,他们的距离森林更近,有更大的机会能安全冲进森林。
而趴在森林的边缘一颗大树下的巴格拉米扬和阿斯卡列波夫则目睹了远处的这一切,巴格拉米扬毕竟是在军队里干过很多年的高级军官,对于战场上出现的各种场面见得多,所以相对心情平静一些。
但是阿斯卡列波夫只不过是一个穿越到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哪怕是他也经历过几场战斗了,但看到一连悲壮地冲向德军装甲车辆这一幕,心里还是不由自主地抽搐了好几下。特别是他远远看到巴博诺夫也其他一连的指战员一样拿着燃烧瓶冲锋的背影,心中的滋味五味繁杂。
对于巴博诺夫这个自己的政治副手,很多时候阿斯卡列波夫并不怎么喜欢,在他的眼中,巴博诺夫是一个固执己见同时对待某些事情很严苛的政工军官。这样的政工军官实际上在很多苏军部队中不仅仅不受战士们的欢迎,也不怎么受部队军事指挥员的待见。
但是,现在在森林外的荒原上出现的这一幕,还是让阿斯卡列波夫心中有了莫名的震撼,因为在面临必死的局面时,像巴博诺夫这样的政工军官其实也和其他那些为苏联献出生命的普通指战员一样从容面对死亡。而这种爱国精神其实是不分国籍的,也同样是值得别人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