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章 三人行
    同一时间,与此地相隔甚远的永清州临海县内,一老二少在一间面馆里吃着面条。

    少女吃完了面,擦了擦嘴,目光朝周围巡视了一圈。

    “爹,这个临海县真有意思,偌大的街道,中间非要画出白线来,行人走路要靠右走,马车入城要自备粪便袋,道路两旁种满大树,不但雇人每天扫大街,还由官府出资,办什么“公交马车”,每隔一地建有衙差岗亭,还有那个叫什么“门前三包”协议的,这不是空耗朝廷开支嘛。”

    听到女儿这么说,中年男子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他放下筷子,捋了捋胡须,温柔的说道:“思墨啊,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看似极小的举措,方便了不少百姓吗?

    就拿车马行人必须靠右走来说吧,一开始我也觉得很荒谬,本朝所有地方都没这规矩,所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

    可是来到这里我才发现,大家都靠一边走,就能避免无秩序的拥挤和堵路风险。每匹马入城必须自备粪兜,则能让街道更加整洁,让居民们少受浊气。”

    “那建衙差亭和公交马车呢?这总是空耗官银了吧。”少女有些不服气的说道。

    “呵呵呵。”男子轻声笑道:“傻丫头,你忘记我们刚刚是从北门坐的公共马车来到这里的吗?”

    少女一想,好像也是啊,他们能这么快来到这里吃面,还是得亏了公交马车。

    中年男子继续说道:“它极大方便了城中百姓往来流动,比如,以前从北门送东西到南门,一般百姓可骑不起马,走路或跑步的话耗时耗力,往来可能得需小半日。

    可若是乘坐公交马车,马车由三驾车连起,大大增加了搭人空间,仅需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将百姓送达,中途也有站点,百姓可自行选择不同目的地。想出这个法子的人,真乃天才。”

    “那衙差亭呢?”少女继续问道。

    中年男子继续耐心讲解:“据这几日见闻,我观每个衙差亭配备十数名衙差,它的作用就是能快速处理某些突发事件,和维护本区域稳定。”

    “你想想,若是城北发生小混混闹事伤人,或是偷抢之事,你再跑到位于城中心的官府报案,这来得及吗?等你衙差赶到了,人早跑了。”

    “所以设置这个衙差亭,平素里能给贼人们施加压力,使其不敢冒然出手。遇小事,能紧急出动,遇大事,也能拖延时间。”

    听到父亲的解释,少女崇拜的点了点头。

    中年男子感叹:“此人不但是个天才,还心系百姓。你们想想,这些措施乍一看很荒谬,但细细想来,公交马车,衙差亭,门前三包,这哪一件不是于百姓有大益?”

    这时,一直闷声低头吃面的青年说话了:“先生,那您说这个凌志怎么会突然变化这么大?”

    少女噗嗤一声,笑道:“青阳哥,你跟了我爹这么久,还是没长进啊。”

    “怎么了?”青年有些呆呆的问道。

    “当官的都喜欢把功绩往自己身上揽,以凌志以前的样子,肯定想不出这些的,是吧爹。”

    中年人点点头:“思墨说的没错,就算凌志痛改前非,也不可能改得那么彻底,他的身边一定有能人。”

    少女说道:“根据这段时间的走访,我发现有个人很可疑。”

    “谁?”

    “李星辰。”

    “说说理由。”

    “我认为有五条。”

    少女开始逐条分析:“其一,临海县的变化是近一年才开始的,这期间,衙门只有一人入职,那就是李星辰。”

    “其二,为什么一个炼气境衙差独自去万灵宗,他去那干什么?是他自己要去,还是受命而去,我们尚不得知。”

    “其三,根据事后报告,李星辰被丧心病狂的宗门贼寇分尸,而后军方才攻打的万灵宗。可根据这几日我们在周围村庄的走访,完全和军方的说法不一致。”

    “其四,为何事后凌志要通缉假官差,为何通缉力度一到州城就减弱了,真的是为了抓捕万灵宗余孽吗?”

    “其五,也是最关键的,李星辰到底死没死?”

    “哈哈哈哈哈。”中年男子一阵大笑:“思墨,我早说过要你学文,才给你起的思墨一名,这推理的本事都赶得上你爹我了,你却非要一心习武。”

    被父亲如此夸赞,少女的心里美滋滋的,嘴角泛起得意的笑容。

    “不过为父再为你补充一点。”中年男子话锋一转:“今晨我独自一人到街上闲逛,在李星辰宅前与一黄姓摊贩闲聊,他告诉我,李星辰还有个妹妹,自他出事后,就消失了。”

    “消失了?”少女眉毛轻佻,觉得此事很反常。

    照理说家人为差,出事后,朝廷对其家人会有抚恤的。

    可这个妹妹居然消失了,这其中的内幕,很难不让人联想。

    “爹,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凌志已死,李星辰也不知死活,要不回去吧。”

    中年男子双手伏案,思索了一会儿。

    不久,他说道:“不对,据我们这几日在万灵宗周围村庄查访的结果,村民的证言,以及李星辰之事,这场万灵宗大捷,绝没有这么简单!”

    “爹的意思是,有人制造事端,杀良冒功?”

    中年男子摇摇头:“无凭无据,不能妄下结论,我们缺少必要的佐证。”

    少女与青年听到这句话后,都陷入了沉默。

    这时,一队巡逻衙差举着火把从门前经过,中年男子看到后,忽然眼前一亮。

    “嘶~。”他深吸一口气。

    “爹,怎么了?”少女机敏的注意到这一变化。

    “思墨,攻打万灵宗的是哪支军队?”

    少女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一旁还在吃面的青年对此则非常熟悉:“这我知道,此人名叫白浩,官封游击将军,原是永清州刺史蒙福麾下。潜龙三年,朝廷增设兵备道一职,他就是现任官。”

    天龙帝国此时已是潜龙八年。五年前,为了削弱地方高官权力,便增设兵备道一职,主管一州之军事,品级与刺史相同,从此,地方上军政分离。

    “白浩此刻驻军在哪?”中年男子目光变得犀利起来。

    “月前接兵备道移文州里,说他们经万灵宗一战后,要在涪县附近驻扎修养。”

    中年男子轻拍桌案:“好,我们明日启程,直奔涪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