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集村位于大山的深处,东侧靠近一个天然水洼。
出山的道路仅有一条。
西侧是一个陡峭的山峰,半裸的花岗岩光溜溜的,就算想去攀爬都是很困难的。
东侧就是这个天然水洼,占地至少也要四十亩大小。
整个村子之所以建在这里,估计也和吃水方便有些重要的因素,翻过去水洼后面,就是一片不算太多的山间平地。
外形像一块玉米棒子,这狭长的土地就是毛集村民的口粮田。
依据严宗和家里的四亩地算,恰好就是一人一亩。
在这种贫瘠的山洼里,一亩地可真长不出太多东西,如果不去开垦一点梯田补贴补贴,估计凭借口粮田出产,能撑半年就不错了。
之所以能够建村三百年生存下来,一是早期人口少,二是祖传下来就是两顿饭,一干一稀。
周边都是绵延大山,难得才有这几百亩可耕地,很不错了!
从南侧出山,大概走十里路左右再左拐,就是一个大村,叫钟家庄,也就是严小燕上学的地方。
这里再前行三公里就到了山外,是稍稍好点的丘陵地。
当然田地出产就好了太多!
可惜毛集村老祖没给他们留下那样的基业,看着那些丘陵肥地也只能干流口水。
丘陵地虽然不能与平原农田相比,但产出已远远超过山地了。
钟家庄有两千口人,也是毛集村的八倍左右。
所以建设一个农村完小,就太正常了,这也是毛集村所远远比不了的硬件。
钟家庄村长叫钟北方,还是一名退伍老兵。
担任这个职务已经差不多十五年了,在这方圆几十里内,名声还是非常不错的。
钟父就是老一辈村长,子承父业更是天经地义!
严宗和恰好就是他的小学同学,可惜由于腿疾,也仅仅是读了两年半书而已。
钟北方可不同,人家可是上了初中才下学的。
后来顺利的参军入伍,也就和九成以上的同学有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怨不得人家能当上村长。
小女儿钟小花,恰好又成了严小燕的同班同学。
自从分产到户,虽说村长权威下降了不少,但是在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偏远山区,这依然还是让人仰视的存在!
毛集二百来人,在行政上归属钟家庄管辖,曾经是钟家庄大队下辖的第九生产队。
严小燕按照完小的要求,等于是寄居在钟小花家里。
镇上每月会补助被寄居家庭一点口粮,虽不多,但也没人在意,总比一点没有强吧?
两个村子相距差不多十六七里,但是严家那点屁事,还是一点不落的传到这里。
过了夏天,俩人就要进入镇上中学读书,距钟家庄这里还有十多里的路程。
于是在小花要求下,等周末放学也不让严小燕回毛集,而要继续陪她住在家里。
美其名曰陪伴做家庭作业。
钟村长一家自无不可,至于毛集严宗和的家里那边嘛,你认为有谁会在意这个?
大了严浩七岁的姐姐,因为钟小花而改变了命运。
无论怎么看,严小燕可比同母异父弟弟强了不是一点点对不对,这哪里说理去。
严浩把老爹的贱命都给继承了下来,实在令人叹息!
钟村长俩儿子一个女儿,再多一个干女儿也不嫌多,何况俩儿子二的那个参军在外,另大的一个也早早结婚生了子。
小女儿宠的上天,何况严小燕也确实手脚勤快,只要回家,家务基本给承包了一大半。
乐的钟夫人是不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