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26、灰蒙蒙的,真的没希望吗,不!
    大唐。

    长孙无忌看着这些画面,一个个身影出现,终于开口。

    “果然,他们才是创建那个伟大国家真正的第一批人。”

    大秦。

    丞相李斯如今同样震撼,思索着,这场所谓革命,从最初到如今的变化。

    这个国家,第一代发起变革的,是谭嗣同,产生了革新思想。

    第二代,是孙先生,章太炎,从变革到更改成国外先进制度。

    第三代,则是如今的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他们开始思考一条真正适合中华的道路。

    “第四代,第五代呢?他们又会是谁?”

    “他们将会缔造真正的伟大国家吗?”

    金榜上,盘点在继续。

    【年,袁世凯统治下的中华混乱割据,民国,海外异族,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军阀混杂割据,袁世凯依靠本身勾结海外异族,大权独揽,将革命最终的结果,转变成了另一种类的君主立宪】

    【各派力量开始对峙,在中华形成割据,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发展,党派对峙力量的尖锐,从宋教仁年遭遇刺杀,开始公开内斗】

    画面展开。

    火车站内,如今没有热闹的熙熙攘攘,更没有呼啸的声响。

    宋教仁看着胸口殷红的热血,眼底的光芒逐渐溃散。

    他还没有效仿欧洲组建内阁。

    眼前愈发黑暗,他皱眉,知道自己就要死了。

    这一刻,他奋力开口呼喊,尽管声音已经微弱,他仍拼命睁大眼睛,想要看一看这片山河。

    “中山,你要快些前进,把民族带出黑暗!”

    他死了。

    这一年,他三十一岁。

    文字盘点继续。

    【宋教仁,中华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民国缔造者,首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宋教仁的死亡,让各方势力矛盾再次扩展,愈发混乱】

    【孙先生得到消息,前往吊唁,他不知道还有多少人遭遇如此,但他意识到袁世凯并不是民族的希望,他为宋教仁亲手写下挽联: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时代的变革,让这些寻求人民之国的革命先行者开始试图找到一条全新的道路】

    大明。

    朱元璋靠在椅子上,苍老的目光落在金榜上,对年幼的太孙朱允炆开口。

    “这国非国,乱极了。”

    “民国之成立,不仅没有让中华一统,反而加剧了各方势力争权的矛盾,国力甚至逊色于先前了。”

    “如今中华愈乱,谁主沉浮?”

    是所谓国民ag?

    还是民国袁世凯?

    太混乱了。

    ——

    秦朝。

    嬴政此刻也复杂摇头。

    他承认这个时代出现的,都是真正光芒璀璨的人物,但太乱了。

    新旧的交替,欲望和权力的争斗,海外的虎视眈眈。

    “他们真的能缔造伟大之国吗?”

    金榜盘点继续。

    【年月日,革命之后的中华危若累卵,袁世凯专权,无力发展,孙先生决定倒袁】

    画面展开。

    袁世凯的专政,让军阀四处割据。

    街道上,年幼的报童光着脚,一边捡烟头,一边看着军阀闹市纵马。

    他们又在抢人了,也报官过,可没人敢管他们。

    小报童歪着脑袋。

    不是说革命之后,日子就好过了吗?

    【孙先生在川崎回到魔都,当晚与陈其美等人商议,黄兴建议律法倒袁,遭遇坚决反对,戴季陶主张二次革命,后黄兴认为军力不足,准备暗杀,孙先生指出唯武力能解决,决议借助宋教仁被暗杀,武装倒袁】

    【暗杀领袖,擅自借款等多项罪名下,月日,武装倒袁正式开始,各省宣布独立,但因为没有发动广大群众,仓促剧性,缺乏协同指挥,袁世凯依靠异族,很快击溃了二次革命】

    金榜出现画面。

    -

    川崎,孙先生抬头,看着这片异域山河,默默思考着。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先生被迫流亡海外,来到川崎。

    今年自己已经四十七岁了。

    这些年,自己从最初宣传革命思想到现在,先后创建了兴中会,同盟会。

    为了思想革命,自己从恢复中华,平均地权,一路钻研到三民主义,多次前往海外各国,借鉴欧洲等先进思想。

    发动了包括两广起义,慧州起义,朝州起义,七女湖起义,钦州起义,镇南关起义等十余次起义,可这些起义,全都以失败告终。

    后来起义创建中华民国后,国内依旧是极致的混乱。

    他抬头看着天空。

    这些年的天空,似乎永远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灰蒙蒙的,压抑而沉重。

    他一个人孤独的站在海边,看着汪洋之外的故土。

    “我会继续前进的。”

    “我没找到路,下一代会找到!”

    那一刻,他眼前,出现了许多身影。

    谭嗣同,邹容,陈天华,吴樾,刘道一,秋瑾...

    ——

    金榜盘点还在继续。

    【4年春,二次革命失败,陈度秀被迫流亡川崎,协助章士钊创办杂志《甲寅》,首次发表文章爱国心与自觉心,因提及瓜分之局,何法可逃,亡国之奴,何事可怖,引来舆论哗然,不少人称之为国贼】

    画面展开。

    这一刻,三十六岁的陈度秀,面前的信笺已经堆积如山。

    这些信笺有川崎留学生的,也有从中华内陆寄来的。

    写信的有学生,有工人,有商人。

    都是在谩骂指责,说他态度消极。

    陈度秀没生气,他看着信笺,目光逐渐失去焦距,脑海中浮现出那些画面。

    大范围的鼠疫下,面色灰败,僵硬的蜷缩在地上的尸身。

    为了保护铁路,义愤填膺,被清廷打死的黄包车车夫。

    那些海外异国人高高在上,轻蔑的看着国人的目光。

    如今的中华,怎么了?

    书桌前,蓬头垢面,思索文章的陈度秀自言自语。

    “假如你骨折了,你可以装义肢,但灵魂是没有义肢的。”

    “大国腐朽了,这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文明,第一次出现人落后于外族的时候。”

    “我走不出黑暗了,我该怎么办?怎么找?”

    他迷茫的抓着头发,不知所措。

    时而又坚定的提着笔。

    “我一定会找到一条路,一定会!”

    那是他的孤独。

    在没人看到的地方,川崎的窗边,陈先生看见灰蒙蒙的,灰蒙蒙的,灰蒙蒙的。

    过去,现在,未来。

    灰蒙蒙的。

    ——

    而这一刻榜单震撼出现!

    【洋务】

    【维新】

    【君主立宪】

    【君主专制】

    【资本主义】

    【无政府主义】

    【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

    【等等】

    【所有人都开始为这个民族找路,找到适合这个国家制度的道路】

    【他们说,只要能实现全部的潜能价值,死都可以闭眼】

    【他们确确实实,一直坚定的执行】

    【找路,属于我国的路!】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