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5章 王孝杰的选择
    “王某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投降一事,绝无可能!”

    一番天人交战后,王孝杰最终还是决定站在朝廷的一边。

    要知道他的家眷可都在洛阳,真敢降,那,一家老少只怕都保不住。

    再者,在他看来,辽东军强归强,奈何兵马并不算多,真等朝廷调集了重兵后,辽东军未见得一准能胜。

    “既如此,那,王将军就只剩下两条路可走了,一是死战成仁,或许能得朝廷褒奖,但,将来也可能遭本王那位堂弟的清算。”

    “至于其二么,那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知王将军将如何抉择呢?”

    见王孝杰没打算投降,李冲眼中的危险光芒瞬间便就此隐去。

    “这……,王爷可有什么打算吗?”

    若是可能的话,王孝杰两条路都不想选,奈何,事到如今,好像由不得他了。

    “哈,本王的命可是金贵着呢,是什么让你觉得本王会留在这儿等死?”

    李冲笑了,还是那么的邪气凛然。

    “呃……”

    王孝杰当即再一次被噎住了。

    “本王的身份摆在那儿,就算逃了回去,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责罚,可王将军你就不同了,遭流配都算是轻的了,闹不好还得掉脑袋,不过……”

    不等王孝杰回过神来,李冲又狠狠地敲打了他一把,只是,在末尾,却是故意留了个悬念。

    “不过怎地?”

    王孝杰此时依旧还是懵着的,几乎是下意识地开口追问道。

    “很简单,王将军若是肯追随本王,那,不单死罪可免,将来还少不得一场泼天富贵,若不愿,那,本王也不强求,将军只管自便好了。”

    李冲之所以肯费如此多的唇舌,目的就一个,那便是收王孝杰为己用。

    “道不同,不相为谋,王某情愿战死于此!”

    直到此时,王孝杰这才反应过来,敢情李冲连番打击自己的心防,目的就是要收自己为用。

    这,完全不是王孝杰之所愿。

    “行,那也由你了。”

    得,一番苦心全成了无用功。

    李冲明显很失望,奈何,人各有志,他也相强不得。

    “王爷,您这是去哪?”

    见李冲起身领着几名贴身亲卫便往外走,王孝杰尽管不打算投效,可还是不免有些担心李冲的安全。

    “逃啊,不然留下来等死啊。”

    李冲头也不回地便给出了答案,真就没丁点的不好意思。

    “你……”

    王孝杰顿时气结,只是,一时间却又不知该如何应对方好,当即便傻愣住了……

    十一月十一日,阴,冬雨将至。

    这等天气,对辽东军来说,显然不是太有利——一旦落了雨,那,火器的威力势必大减。

    这,无疑很要命。

    所以,天才刚蒙蒙亮,李贤就下达了总攻之将令。

    第一、第二两师的师属炮兵团以及各旅的炮兵营全部出动,迅速在预先规划好的跑位上架设完毕。

    近三百门火炮几乎同时开火,顷刻间就将西城最后两个街区炸成了地狱。

    五轮急速射后,麋集在西城的山东军残部彻底被打垮,辽东军两个师的部队也就只一个冲锋,便即轻松地拿下了山东军的阵地。

    只是并没能抓到李冲这个主将。

    王孝杰被炮弹震昏后,遭辽东军将士生擒,并被押解到了李贤的面前。

    “本宫问你,李冲那厮可是逃了?”

    王孝杰号称大唐军中的后起之秀,但,李贤却根本没看在眼中,无他,在经历了如此多战事的洗礼下来,辽东军中最不缺的就是名将了。

    “……”

    王孝杰低着头,并未给出回应。

    “呵,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早晚有他授首的那一天,至于你,虽是从犯,罪亦当诛,你服是不服?”

    尽管早已猜到了事实,可真瞧见了王孝杰这般反应,李贤还是不免有些动怒。

    “末将不服,末将奉旨统兵上阵讨逆,何错之有?”

    尽管不怕死,可王孝杰却不想死得如此卑微。

    “讨逆?好一个讨逆,莫非你不知道武媚娘那个老虔婆囚禁天子、篡权夺位吗?究竟谁是正,谁是逆,天下何人不知,你这厮掩耳盗铃,是非不分,助纣为虐,本就已是死罪难逃。”

    “更别说你还竟敢陈兵城中,挟百姓自保,以致于厉城百姓死伤多达近十万,当真罪该万死,嘿,那些无辜而死的百姓可都在九泉之下等着你呢。”

    杀人不过一刀之事而已,未免太便宜了王孝杰,不诛心,真就难消李贤心中的怒意。

    “我、我……”

    李贤所言就有若一通重拳似的,当即便将王孝杰的心防砸得个粉碎,惭愧万分之下,他顿时便哆嗦得有若打摆子一般。

    “拖下去,砍了!”

    痛苦了?

    那就对了!

    李贤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殿下,且慢。”

    就在两名士兵冲上来要将王孝杰拖走之际,却听一个焦急的呼喝声响起中,第三师师长王成已急匆匆地赶了来。

    “嗯?”

    见王成明显是想为王孝杰求情,李贤的眼神顿时便冷了下来。

    “殿下明鉴,末将与王孝杰是同乡,素知其人生性忠耿,带兵有方,实是大将之才,若就这么背负罪名而死,未免太过可惜了些,故,末将斗胆恳请殿下开恩,准其戴罪立功。”

    被李贤的冷眼一扫,王成顿时心慌,可在深深一躬后,还是强撑着进谏了一番。

    “王孝杰,本宫问你,可愿洗心革面,嗯?”

    李贤想了想之后,最终还是决定给王孝杰一个抉择的余地。

    倒不是看重他的统军能力,而是想起了此人在原时空中殉国的英勇——在平定契丹之乱时,王孝杰中了孙万荣的埋伏,在明知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却不肯降贼,力战而亡。

    凭这份忠勇,便值得给他一个赎罪的机会。

    “末将愿意。”

    王孝杰缓缓地跪在了地上,泪水瞬间便不受控制地狂淌了出来,但这,并不是死里逃生的喜悦,而是忏悔。

    “嗯,那你就先去第三师,从副营长干起好了,王成,你给本宫听好了,不许徇私,无论升迁还是惩处,一切按军中的规矩走,若敢有违,小心本宫打你的板子。”

    辽东军早已过了需要靠招降纳叛来吸纳人才的阶段,所以,李贤是真不在意王孝杰是否肯降。

    毕竟如今的新军,不管是训练还是作战方式,都已脱离了冷兵器时代,现时空里的这么些名将未见得就一定能适应得了。

    “末将遵命!”

    王成不单不慌,反倒是乐呵呵地咧着大嘴。

    不奇怪,在救下同乡性命的同时,自己手下还多了名大将,多美的事儿,不是吗?

    重镇厉城三天就被辽东军给攻陷了,不仅如此,七万大军也尽数被全歼,这等震撼消息一经传开,天下震动,山东一地的告急文书雪片般地飞向了朝廷。

    武后接到战报后,大怒,下诏缉拿败亡而逃的琅琊王李冲,并严令李孝逸加快调集兵马的速度,限时十日,务必兵出虎牢关,与辽东军展开决战。

    接旨后,李孝逸真就是头大如斗——留给他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些。

    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各地赶来的兵马也就只二十万不到,武备方面更是不堪得很,火炮总数还不到一百二十门,燧发枪拢共也就只装备了两千人而已。

    就这么点力量,拿啥去跟强悍的辽东军决战,真敢兵出虎牢关,那绝对是去给李贤送人头的。

    不得已之下,李孝逸只能上本请求暂缓出兵,并提请武后移驾长安,以避敌锋芒。

    结果,被武后下诏怒斥了一通,差点没撤了他的职。

    没奈何,李孝逸也只能让兵部不断派员去催促各路兵马加快行军速度。

    至于武备方面,那就真没太多办法好想了。

    毕竟洛阳、长安两处工坊的技术力量都不太行,无论是铸炮还是生产燧发枪的产能始终提不起来,报上来的废品率实在是太高了些。

    对此,武后很是不满,紧急派人去两处工坊调查了一番,奈何却一无所得……

    在朝廷一方紧急备战的同时,辽东军可没闲着——大军也就只在厉城停了一天,而后便即继续向前,迅速清扫了槐荫、肥城等诸多战略要地。

    而后以排山倒海之势杀向济州(今之山东济宁),成功地切断了朝廷的漕运路线。

    大批满载粮秣的漕船落入了辽东军手中,极大地缓解了辽东军的后勤压力。

    十一月十六日,辽东军兵分数路,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巨鹿、定陶、曹县等县后,先头部队已逼近了考阳县(今之河南兰考县),汴州告急。

    偏偏此时李孝逸所部还没做好出兵的准备,武后无奈之下,只能紧急派出联络信使,要求北突厥汗国速速发兵辽东,从背后给辽东军来上一刀。

    颉跌利施可汗倒是很爽快地答应了,但,其弟阿史那氏瓌却坚决反对。

    概因他已经被辽东军给打怕了,根本不想再去面对辽东军的犀利火器。

    趁机提出要武后给予大量的枪炮支援,并要求提供火炮、燧发枪的制造工艺。

    至于东西到了手之后,出不出兵么,那就再看也罢。

    总之,趁火打劫就对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