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 110 章【雪灾副本全部删除重新了】
    哪怕是这些人打秋风, 主动架着牛车去的太守府,至少太守府给他们了, 这是不是证明, 这些人跟太守真的是沾亲带故呢?

    不然太守大人凭什么给他们送年礼?

    张顺的大嗓门让已经在高地上安家的人们也都听到了,纷纷从家里出来。

    孩子要往外跑, 女人们就赶紧把他们拉回去,老人们跟着大叫:“下雪天你们跑什么跑?让你爹去接!”

    “外面多冷呢,风寒了药都买不到!”

    男人们则拿着扁担和竹筐, 下去将牛车上的东西,一担一担的往上挑, 挑到卢父家。

    待看着摆满堂屋的东西,大家更崇拜卢父了。

    乖乖,太守大人都给卢叔送年礼哩。

    一个个背脊挺的仿佛更直了。

    与有荣焉。

    卢父也不解释,只让他们往家里搬东西,然后抬头望着上面那条蜿蜒的小道。

    “这路实在太窄了,等我们把房子造好了, 叫大家下来先把这条路开了,不然牛车上不去,太不方便。”

    卢父的话,现在对这些汉子们来说, 那就是说什么是什么, 纷纷表示:“卢叔放心, 等雪停了, 我就去开路!”

    “不用等雪停, 一点雪什么关系?又不是雨,还能把我头上花给淋了不成?”一个大男人说,说的一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也去,我家房子造好了,刚好闲着无事!”

    “还有我,我们这么多人,这么条小路,一天就开了!”

    他们或者来到潭州,成了良籍不说,还有了房有了永业田,永业田虽说是山地,无法种植,那也是属于他们的地啊,一个个都像开了第二春一样,干劲十足。

    卢父说:“那行,趁着没上冻,路是湿的,赶紧开,上冻了就不好开了。”

    卢父说了下大致宽度:“这么宽,至少够一辆牛车上下。”卢父说:“今后我们可能要在这里开榨油坊,附近十里八乡的人说不定都来我们这里买油,就连潭州城的人说不得都得来我们这里买油,没有路可不行。”

    他叫张顺:“顺子,你家房子造好了,过几天你再带着骡车牛车,带着小子们去山涧里运几车砂石回来,把这条路全部铺上砂石,南方多雨,省的以后下雨上上下下,鞋底都是泥。”

    “还有咱们门前。”他指着造完房子,下雨后泥泞的门口:“家家户户门口都得开一条砂石小道,自家门口的路自家平。”

    大家一听,自家房子都是土砖的,砂石居然用来铺地,太浪费了,早知如此,他们就……想想,他们房子下面全是青砖,倒也不算浪费了,过去就是砂石混点黄泥。

    张顺自然应是。

    他问:“那我们开春全部种芸苔吗?”

    光有芸苔没有粮食,他们心里还是很不安,没有底。

    没有粮食的感觉太可怕了。

    卢父道:“芸苔要九月种,这个时候种已经来不及了。”冬小麦也来不及了,且这些荒地还未开垦,十分贫瘠,“这个我心里有数,到时候我会安排,你先安排人去挖个粪坑,在粪坑堆满树叶,这林子里树叶多,可以多放一些。”

    粪能沤肥张顺知道,但树叶沤肥,张顺闻所未闻,只是卢父既然这样吩咐,张顺就会这样去做。

    他们在此安家,七户人家,就像形成了一个新的杂性小村子,卢父是毫无疑问的村长,整个村子的人都听他们的,虽然他们属于黄花村,但又独立出来。

    张顺他们听卢父这么说就放心了。

    “明天就是除夕,这是我们来到潭州过的第一个除夕,本来我想,咱们大家可以在一起过,但现在下雨,房子肯定是挤不下的,而且你们都建了新房,第一个除夕还是在自家新房过最好,也好好祭拜下祖宗。”说到这里,刚刚还振奋的气氛,莫名的沉默下来,大家都不由地想到了还在老家生死未卜的亲朋好友们。

    卢父叹口气:“你们跟着我来此,一路上受了不少苦……”

    卢父话为说完,大家就纷纷说:“卢叔,你别这么说,没有你我们连命都没了,我们的命都是你的!”

    “就是卢叔,现在这日子我真是想都不敢想,有了更大的房子,有了余钱买地,还有了良籍。”

    卢父右手往下压了压:“先听我说。”等大家安静下来,他说:“本想和大家一起过除夕,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我家粮食也不多,肯定没办法分给你们的,但今天太守大人赏赐了些肉和米,每家分两斤肉,五斤米,大家回去过个好年。”

    一家两斤,六家就是十二斤,六十斤米。

    粮食如此精贵。

    卢父家人本就多,加上卢有福一家,剩下的也就够他们自家吃了。

    没有谁有大脸说让卢父平分,凭什么呢?

    卢父道:“我已经把你们安全带到潭州安家落户,我的指责也尽到了。”他的意思很明白,这是他最后一次分他们米肉了。

    受的恩惠多了,他们也不知该说什么了,纷纷记在心里,回去本想给卢父也送点什么,可刚逃难来此,除了这个刚刚建好的房子,家中一贫如洗,就连建这个房子的银子,都是在路上靠着卢父才赚的。

    若不是卢父,他们别说赚银子建房子,怕是早就死了十回八回了。

    能分到二斤肉,家家都兴高采烈,有房子就很开心了,除夕还能吃到肉,更开心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下午一群人就跑去铲路了。

    雪渐渐下的大了起来,好在人多,动作快,很快一条粗糙的路,就自上而下,弯弯扭扭的出现在这座梯形高地上。

    除夕当天,上午祭祖,下午整理新家,晚上终于切了半斤肉,一家人吃了一顿沾了油腥的年夜饭。

    吃年夜饭的时候,不少人都哽咽不止,有的甚至嚎啕大哭,哭这一路艰辛,哭终于苦尽甘来,哭还远在两千里之外的爹娘兄弟。

    其实她们心里清楚,如此大的灾难,他们活下来的机会很小,可心里总抱着些希望。

    就连男人们,也都忍不住眼眶湿热。

    晚上,他们睡在热乎乎的土炕上,望着自家崭新的木梁,宽敞的房子,想着这几个月的逃难生活,觉得眼前的一切像个不真实的梦。

    前一刻他们还在生死线挣扎,这一刻,他们连房子都有了。

    “他娘,你掐我一下,我怎么觉得我在做梦呢?”

    “他爹,我和你做了一样的梦。”

    这样恍惚的不真实的感觉,不止他们一家有,很多人都有,甚至在梦中,他们还在赶路,还在逃难。

    *

    第二天起来,路面已经是白白的一层,外面一层银装素裹的世界,可是躺在炕上的人们,心里却再没了半点不安与害怕。

    他们甚至欣赏起了外面的雪景:“这么大的雪,要是我们来的早一点,就可以种冬小麦了,来年小麦一定长的好。”

    “有热汤,有热炕,知足吧。”

    “知足,怎么不知足。”

    饱暖,就要思点那什么。

    这一路上朝不保夕,随时都在死亡线上挣扎,没有人有心思想些有的没的,现在终于安定下来,外面又下雪,躺在炕上闲着没事,难免就要做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来。

    就连腿已经好的差不多的卢桓和卢大嫂,都不禁有点心猿意马,无奈卢家房子还没建好,一大群人住在一起,实在难以实施,只等着雪停之后,工匠们赶紧过来把房子建好,他们就可以给小石头再添几个弟弟妹妹。

    雪下了好几天,本来以卢父卢桢的猜测,怕是有雪灾的,没想到大年初五雪就停了,可雪依然有两尺厚。

    一条条长一米多的冰溜溜挂在屋檐下,小孩子们好奇地将冰溜溜打下来,拿在手中当剑玩,被家里老人们喝骂,生怕他们冻到得风寒。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雪停之后,原本就寒冷的天气,仿佛变得更冷了些,原本路上还能吃苦的众人,一下就冷的受不了。

    尤其是腿,这个冬天太冷了,一路赶路,不是谁都像卢父,有暖宝宝、羽绒裤和护膝的,不少人都得了老寒腿,腿疼的不行。

    包括吴管家。

    冬日无事,不少人,尤其是老人,整天窝在炕上不愿起床,只家里男人们去给卢家帮忙。

    吴管家腿也疼,但他是下人,自是不能像他们一样休息。

    雪停就复工了,梓人工匠们就又来到卢家建房。

    能帮忙的帮忙,帮不了忙的,就去路边铲雪铲路,张顺则带着这些精力无处消散的小子们去山涧里捡砂石。

    半个月后,卢父家的房子终于建好。

    上梁那天,不光是张顺李大喜他们,就是黄花村的人,都好奇的过来看,实在是卢家的房子是他们这方圆几十里,除了镇上里正家外,最气派的房子了。

    占地面积就不说了,两亩地的占地面积在这个时候完全算不上什么,主要是卢家下面八间房,上面八间房,上面还有个阁楼,阁楼建的不矮,下人不够住的时候,阁楼随时可以拿出来住人,因为有火墙,冬暖夏凉,比平常人家的屋子还好些。

    当然,最暖和的当然是卢父卢母和堂屋后面的那间房。

    卢大嫂想将堂屋后面这间房给小石头,这个房间不小,除去炕和柜子外,谁三个小子都不成问题。

    吴管家和小桃都已经做好睡阁楼的准备了,没想到在分房间的时候,卢父将堂屋后面那件有炕有火墙的房间,给了吴管家。

    吴管家惊讶的向卢父看过去。

    ※※※※※※※※※※※※※※※※※※※※

    之前卡文就硬写,越写越卡,越卡越写不出来,干脆把雪灾副本全部删除重写了。

    之前经历的灾难太密集了,所以打算让他们修生养息一下,将雪灾副本延到后面去,下一个副本是霜灾。

    喜欢穿成娘道文的女主请大家收藏:穿成娘道文的女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