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接近一万户百姓。
而让湘潭百姓们感觉到惊恐的是,辽王手底下的兵,似乎……似乎……
不是在搜查整个湘潭城!
而是在清理这座湘潭城。
“莫非是辽王殿下嫌弃我们湘潭县太脏了?”
“怎么脏了?不挺好的吗?”
“我看那些辽兵擦完的道路,似乎都在泛着光。”
“那是雨水反射出的灯光。”
“这么被雨淋不会生病吗?”
湘潭百姓心底升起了无尽的好奇。
与此同时。
一户户百姓的家门也被敲开,官吏们带着三名亲兵,带着一些粮食,说着借宿的请求。
“没……没……没问题!”
湘潭百姓固然害怕,可他们拒绝不了。
因为带辽兵进来的,是本地的官差。
况且……
这些兵也不白住,还带了粮食!
看着布袋子里的粮食,应该足够他们一家人吃半个月了。
这种好事儿,谁又会拒绝?
粮食压下去他们内心的畏惧。
但很快,他们又惊恐的发现。
这群辽兵太热情了。
“老乡,我瞧你这灶台破了一块,有没有黄泥,我给你修一修。”
“老乡,你院子里的草我给你除了?哦哦……那不是草是药啊……”
“老乡我来做饭,我在伍里就是负责做饭的。”
“不用让出你们住的房子,我们在柴房凑合就行。”
“为什么这样?王爷告诉我们就这样。”
秦风也没想到。
自己只是想让辽兵对湘潭百姓们稍微好些。
就让整个湘潭百姓恐慌得不行。
准确的说,是又慌又喜。
这可是辽王殿下的亲兵,辽王殿下的亲兵!
这群人的身份,可以说天下兵马中,地位最高的那群人了。
就他们身上束的腰带,怕是他们一家人劳作半年都置办的起。
可如今。
这群人却在帮他们干活。
应该算是帮他们干活吧。
这彻底颠覆了湘潭百姓们对天下兵马的印象。
“原来辽王的兵马这么好,怪不得辽王能够摄政。”
“这样的王爷,真的是太好了。”
也就小半日的时间,秦风的亲兵便与湘潭县城内的百姓连成一片。
甚至就连百姓们也自发动员起来,跟着亲兵们一起整理湘潭县城,整理他们屋子。
而到了次日,雨水明显小了许多。
“王爷,再有半日时间,整个湘潭城就能清理完毕了,如今可先派人去长沙城,弟兄们想将这座小城给清理完,半途而废不好。”
湘潭县城清理了一半,若这个时候走了,那么与没清理有什么区别。
既然事儿都做了,那就将事情彻彻底底给做完了。
“去吧。”
秦风也得了瞧见这亲亲的一幕。
这种互帮互助,其实没有多少成本。
但却能改变湘潭对于辽兵的印象。
这更有利于秦风在湖南之地展现出良好的形象。
而且……
这活儿似乎很熟悉。
女土司刘淑珍站在街头上,看着忙忙碌碌的辽王亲兵,以及脸上带着笑容的湘潭百姓们,有些恍惚。
她搞不懂……
辽王手底下的兵,怎么这样?
不是应该像贵州的卫所兵一样,拿着鞭子催促地方上的人干活吗?若干不好直接就抽鞭子!
又或者强行让土人们缴纳粮食那种……
可辽王的兵马……
为什么偏偏就不一样?
“我要一起去干活吗?”
一时间,刘淑珍有些恍惚了,无比疑惑。
虽说辽王也在闲着。
但她却不觉得自己比得辽王殿下尊贵。
最后刘淑珍一咬牙一跺脚,撸起袖子冲了过去。
能成为一方土司的,没有是简单的。
很快刘淑珍就与辽兵以及湘潭百姓们融为了一片。
整个湘潭县都变得越发干净整洁,许多老旧的屋舍也得到了修补。
今日湘潭老县令起的有些晚了。
主要昨天淋了雨,上了年纪身体终究差了,今天早晨有些发烧。
可即便烧着,老县令仍旧异常亢奋,忙着穿自己崭新的蓑衣。
“咋样?这身蓑衣好不好看?”
老妻听到这话,已然无比麻木。
“你这话问了我有六十多遍了!”
老妻已经预料到。
老县令抱蓑衣睡觉这种事儿,至少得持续两个月。
今日的雨明显小了,用不用蓑衣都行,可这老县令兴致冲冲的就将蓑衣给穿着上。
恐怕今后,这老县令怕是得天天盼着下雨。
穿着蓑衣出了门,老县令基本逢人就问。
“我这蓑衣好看不?”
“你也看出我换新蓑衣了?王爷送的!”
秦风并不知晓。
昨日只是送给湘潭县令一件蓑衣,却让这普普通通的老县城彻底成名,日后甚至有了蓑衣县令的名头。
甚至为此官位还往上升了三级。
但这些都是后话。
等到了下午时分,整个湘潭县已经焕然一新。
整体看着干干净净,许多湘潭百姓们也在招待着辽兵们用午饭。
看着干净整洁的湘潭县城,县城内内百姓们的心情凭空就会好上许多。
对于这个成果,秦风也相当满意。
“不错,确实相当干净,等到了长沙府城,都有赏赐。”
湘潭县城内物资匮乏,想赏也没东西。
等到了长沙府城内,没经过战事儿的长沙府算是分外富庶之地,到时候也能采购诸多物资,来赏赐下身边的兵马。
而且最为关键的。
是他们已经将京都禁军的形象给打出去了。
未来天下卫所兵马,必然都将效仿。
刘淑珍望着干净的小县城街道,万分感慨。
“若是贵州的兵马,也跟王爷的兵马一样,那该多好啊!”
若说之前女土司对朝廷多有怨怼,觉得朝廷没将土人真正当做大庆百姓看待,有所区别对待。
那么这一刻,女土司则彻底信服了。
她认为那根本不是天家的问题。
天家就如同这天上的雨露一般,恩泽着所到之处。
至于贵州的土人们。
只不过没有享受到天家的恩泽罢了。
这一刻,女土司无比热切,她真的很希望辽王这一路能再往西南走一走,到贵州去看一看。
也让贵州的土人们,感受到天家的恩泽,为大庆天家世世代代的守好西南边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