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6章 大年夜(上)
    转眼进了腊月,时间过得飞快,一天天跟那大炕早上的暖意似的转眼即逝。

    大年三十虽说照样没假期,没春晚,没团拜会,但初一到初三都放假,可把覃如高兴坏了。

    当然了,高兴的不止她一个,全厂上下,全四九城,甚至全国人民都很高兴又能过年了。

    过年,这一根深蒂固的千年传统仅仅靠一场运动就想抹除,显然是不可能任务。

    就说祭拜祖宗,烧香烧纸钱这事,哪怕有小兵小将这把刀悬在头上,还不是照样有人偷偷摸摸的干?

    不知多少人暗骂数祖忘典呢。

    三十这天,刚过三点,就有人提前下班了。

    那是家在郊区甚至外地的,都赶着回家过年呢。

    覃如不急,还是按照正常作息下班。

    其实,下午基本没什么事,也就打扫打扫卫生,整理整理车间,闲聊两句,道声“新年好”,互相拜个早年什么的。

    但是,没事谁也不敢提前走啊,都磨磨蹭蹭的要待到下班。

    覃如给一大爷提前拜了年,还让他给棒梗带话,初二回去。

    接着,又去找顶头上司,车间主任拜了个早年。

    虽说人家不敢得罪她,不会给小鞋穿,但作为下属,也不能太不给面子,尊卑不分,太跋扈不是?

    当然了,她也不会去对方家里拜年,关系没到那份儿上。

    保持适当距离就好。

    虽说,车间主任非常想与她,准确的说,是与高俊交好。

    回车间的路上,她回忆了下关系不错的亲友,是不是都按照礼节联系过了,比如小弟,大哥,有知遇之恩在海岛休养的原工会张主任,夜校的教授等。

    此外,还有高俊的战友,比如东北的赵东来这些。

    外地基本都是寄的四九城老字号点心。

    也就是冬天,能寄吃的,这会真空包装不是没有,只是极少且昂贵,一般还是用牛皮纸来包。

    正走着,迎头碰上行政科的赵秘书,手里拿着写好的春联。

    “赵秘书,新年好。这是给各部门发春联呢?”

    挺意外的,来之后还是头一次看到贴春联。

    “秦组长新年好!是啊,今年让贴了,响应号召。”

    赵秘书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戴副眼镜,斯斯文文的,大专学历,是这个时代很少见的大学生。

    作为厂里的笔杆子之一,他写的一手好文章,一手好毛笔字。

    小道消息说他是行政科赵主任的大儿子。

    人很低调,不像杨为民,整天围着女人转,因为于海棠的事声名在外,还不是什么好名声。

    她好奇的看了眼春联,都说这人的字好,得好成什么样?到了二十一世纪高低得是个书法家吧?

    赵秘书见她好奇,把手里的春联递给她示意她看看。

    覃如接过一看,立刻被吸引了。

    她虽然书法一般,高低上过几年兴趣班,颜筋柳骨啥的还是懂得。

    赵秘书的字已经有了极强的个人风格,端庄大气,气势磅礴。

    “好字!”

    她赞赏的看了眼对方,这人才二十出头就已经这么厉害了,了不得了不得。

    字如其人,看得出是个心有丘壑能干大事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春联很有时代特色。

    “祖国山河好,人民岁月新”。

    “艰苦朴素为人民服务,豪迈昂扬誓革命到底”。

    毕竟要贴在单位,肯定不能写招财进宝啥的。

    别看春联,也能体现革命精神。

    “移风易俗过春节,大年三十不歇脚”。

    “干到腊月二十九,吃完饺子初一早晨就动手”。

    杀气腾腾啊。

    夸了几句,覃如回到车间。

    生产任务都完成了,工人正闲聊,各种骚话连篇,她索性到图书室坐到下班。

    铃声一响,等着下班的工人立刻走人,骑着车汇入大马路上的人流之中。

    覃如也不例外,回到烟袋胡同时,高俊已经收拾好东西等了半天。

    今晚要去大院,孩子们都盼着过年呢。

    “都收拾好了?”

    她不放心的问了一声。

    “有什么好收拾的,那边年货比咱们这儿还丰富。”

    高俊随口道。

    “行吧。”

    覃如边换衣服边道。

    “媳妇,今晚要辛苦你了。”

    高俊挨挨蹭蹭的说。

    “你知道我辛苦就行。”

    覃如淡淡一笑。

    不想干和不会干两回事,男人都要面子,这个什么时候要注意。

    “我知道。”

    高俊没说什么保证的话,说的再多再漂亮都不如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两人匆匆上了吉普车,开车驶往大院。

    一路上能看到不少单位大门口的春联,红彤彤的,颇为喜庆。

    当然,同后世比,那还差得远,至少没有红灯笼,没有用鲜花摆出来的祝词。

    大院门口同样贴了春联,年味十足。

    车子开进去就看到一群群的孩子,全都穿着新衣服,拿着各种吃的,炸丸子,糖葫芦,瓜子花生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六零四九城:我穿成了秦淮茹请大家收藏:重生六零四九城:我穿成了秦淮茹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有的还拿着点燃的香和鞭炮,时不时的点燃丢出去,吓得不少人哇哇乱叫。

    “真够熊的,这是故意往人脚下丢吧?”

    覃如没好气的看着车窗外。

    大院孩子精气神都很足,气质同南锣鼓巷的完全不同,更自信更骄傲更无所畏惧。

    此外,她的最大感觉是大院军属真能生!

    孩子一串串的,从三四岁到十七八都有,共用一张脸,好几家子汇聚在一起,乌泱乌泱的全是绿军装和黑脑袋。

    更大的和更小的估计还有,藏在家里呢。

    滴滴滴!

    高俊按响喇叭,示意猴崽子们让路。

    有认识车牌号的,非但没让路,还故意堵在车前,大声嚷嚷:“小五哥,弟弟给您拜年了,红包拿来!”

    有样学样,有一个喊就有第二个跟着喊,这下车子围的更结实了。

    高俊气笑道:“这群小猴崽子,还好我有准备。”

    说着,从车座下摸出一包大白兔奶糖递给领头的,“大圆子,给弟弟们分分。赶紧让开。”

    大圆子“嘿嘿嘿”的举了举手里的奶糖:“想吃的都让开!”

    孩子们“哗啦”一下跟着跑了。

    高俊笑着摇摇头,踩下油门:“明年让大宝他们也跟着。”

    “看来这是传统。”

    覃如看着笑闹一团的孩子说。

    “这你猜错了。”

    高俊笑道,“明天你才知道什么叫传统。”

    别说,覃如真好奇了。

    喜欢重生六零四九城:我穿成了秦淮茹请大家收藏:重生六零四九城:我穿成了秦淮茹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