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经理,这次事情需要麻烦你一下了。”
“陈总,你这边跟赵经理讲一下事情吧。”
陈淑雯点头,领着赵明通就出了办公室。
接着,夏淼汇报道:“报社的事有着落了,有一家小报社正出售,只需要2万就能买下,我已经派人跟他们联系,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有回应。”
“尽快完成收购,收购完成后,带报社的主编来见我。”林在山开口道。
夏淼重重点了点头:“明白。”
林在山摆了摆手,示意后者下去。
当天,下午夏淼就传来好消息,已经成功收购了小报社。
在林在山的建议下,报社直接改名为‘号角日报’意味着集结,也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来临。
“老板,这位就是号角金日报的白红军主编。”
夏淼指了指一名身材瘦高,戴着一副眼镜的中年男子说道。
得知面前的年轻人就是自己的老板后,白红军连忙道:“老板您好,我叫白红军。”
“嗯。”
林在山点点头,对着一脸拘谨的白红军,说:“白主编坐。”
“今天让你过来一趟,一是认识一下,二是有事情交代你去做。”
林在山随手拿起桌子上一份文件递到对方面前:“你先看看文件,这是我一点想法。”
白红军闻言,连忙伸手接过,翻阅起来。
看到这个标题,白红军心里不以为意,但表面上,还是认真的看了起来。
刚开始不觉得怎么样,越看,白红军的脸色就越加沉重一分。
到了后来,白红军一脸不可思议看向林在山。
林在山竟然要将报纸免费!
传出去怕是整个香江报界都要震动啊。
到时候,无数的从业人士,肯定会口诛笔伐,大势喷。
想到这里,白红军浑身一颤。
“老板,这…报纸免费,有些不妥,我担心这会引起香江报界一致讨伐。”白红军脸色担忧。
林在山眉头一皱,脸上有些不悦:“这些事用不着你管,你要做的是,贯彻执行我的命令,否则我不介意更换一个主编。”
白红军脸色一滞,表情复杂。
显然,他没想到林在山会这么说。
林在山没有开口,静静的坐在那里,一脸淡漠的看着对方。
有主见是好事,但也得分时间。
现在,林在山要的是一个能听话的人。
片刻后,白红军努力挤出一副笑容,说:“是!”
“下去吧。”
闻言,白红军连忙起身,看了林在山一眼,随后转身离开。
他在办公室看了一会儿文件,眼睛有些疲惫,林在山便趴在桌上小憩。
刚趴下没二十分钟,就传来‘咚咚‘敲门。
“进来。”林在山坐起身。
进来正是林在山新招秘书秦慕宁。
“老板,食品公司曹总来了,说有事找您。”秦慕宁神色恭敬地说道。
“让他进来。”
没多久,曹远就走了进来,
“出了什么事?”
“今天市场部调研,发现永南食品全部降价成了一块五。”
“对我们有影响吗?”林在山皱眉道,像这种面饼,除非降成一块钱,不然凭什么跟他的林师傅拼。
“影响肯定是有,不过问题不算大,只是之前围剿永南食品的计划,恐怕无法快速结束。”
之前,两人计划用低价抢占市场,截断永南食品现金来源,失去市场的永南公司,还不任他们拿捏。
虽然有些意外永南的果断,但,林在山还是能理解。
永南要是不想死,在产品竞争不过的前提下,只能是降价销售。
只不过,降价一块五,这对林记方便面形成不了威胁,林在山觉得没这么简单,对方肯定有什么计划。
“你这边随时留意一下,适当的做做营销上的事情。”
想了想,林在山决定先下手,搞臭永南,说着,林在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曹远听完,倒吸了一口凉气。
林在山说的这招‘毒计’,可是彻底断永南的根啊!
真要实施下去,留给永南的只有倒闭,并且还是背上骂名的那种。
“老板,这招是不是太狠了?”
咽了咽口水,曹远小心翼翼地说道。
林在山语气幽幽地说道:“商场如战场,没得心软,而且现在日化方面更重要,我没心思跟永南慢慢玩。”
曹远默然沉默,半晌后点点头,起身离开办公室。
被曹远这么一打扰,林在山哪里还能睡得着,站起身缓缓走到的窗户前,眺望着楼下街道车水马龙的场面,以及阴沉的天空。
……
为了打响第一枪,尽快提升《号角金日报》的知名度。
这天《号角金日报》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报社将转型为免费报纸。
将免费为香江市民提供报纸。
消息一出,整个香江报界为之震动。
所有人都傻眼了。
免费提供报纸?
这是脑袋被驴踢了吗?
在报业人士心中,这个决定就是砸他们的饭碗,
既然都砸他们饭碗了,大家又都是干新闻的,既然你不守规矩,断人财路,那就弄死你。
这是很多报业人士的想法,许多知名报业人士和行业大佬,纷纷在报纸上严厉斥责《号角金日报》是香江报业的耻辱,破坏行业规矩,应该立即倒闭才对。
甚至还号召全香江的报摊不要帮忙分发。
更多的人,认为《号角金日报》这是在哗众取宠和炒作。
根本不可能会免费。
要是免费提供报纸,不仅没收入,还得倒贴,是个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做。
所以,他们认为,《号角金日报》单纯的是想炒作一番,提高知名度。
事实上,免费报纸不是没有,早在前几年就出现过了,只是没坚持多久,就在同行的围剿,加上内部矛盾,才发行了几天就倒闭了。
只是,这次《号角金日报》背后多了林在山这个大金主。
现在一份报纸成本不过1毛钱,就算一天免费派送1万份报纸,也不过1万块钱。
算上人工、印刷、以及派送员,也不过2万元。
每天亏损2万元,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肯定经不住。
但林在山亏得起。
现在食品公司每月能带来三百多万的收入,日化公司那边靠着外贸和产品链的扩张,一个月下来也有四百万。
光是这两家一月下来就有近七百多万港币。
还不算正在扩张的林氏超市。
别小看了便利店超市,林在山是按照24小时便利店来打造的,对标的更是后世的便利店。
24小时经营,在这个年代无疑观念很超前。
正常情况下来,一家一月收入个七八千港币不成问题。
一百家,也就是七八十万。
三家公司算下来,一月收入八百万是不成问题。
就算每天亏两万,一个月下来也不过六十万。
花六十万,把宝洁和永南干翻,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