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章:鸡肉味,嘎嘣脆!
    凤凰虫一般35天一个世代,4天孵化期,15天幼虫期。

    接下来就是蛹期,羽化之后就是繁殖,几乎不吃,最多喝点水,而且不乱飞,一般不会进入家庭。

    所以说这东西处理厨余垃圾比蝇蛆好使多了。

    蝇蛆羽化成苍蝇后,生存的时间长不说,还到处乱飞,传播病菌病毒。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这是大自然的恩赐。

    联合国fao推出《可食用昆虫报告》,力推在世界范围内用昆虫替代畜禽蛋白饲料的来源,凤凰虫即为其中应用前景很广的一种。

    严祁明走后不久,李振华订购的最后一批钢材终于到了。

    让工人将钢材搬到指定位置,结了工资,李振华将大门一关,然后清点材料。

    “钢材、显示器、塑料、电路板、硬盘、存储器……没错了,就是这些。”

    这一次,系统背包里并没有完整的机器,而是一张图纸。

    有了图纸和材料,消耗1点贡献点,就能自动合成机器。

    李振华选中背包里的图纸,然后朝着摆放好位置的材料,伸出食指一点。

    瞬间,一阵白光闪过,一台崭新的机器出现。

    声望值:-1

    这台机器叫凤凰虫烤箱,全名凤凰虫饲料烤制箱。

    主要作用就是将凤凰虫幼虫烤熟成为饲料,到时候可以直接喂给鸡鸭鱼猪牛羊吃。

    机器按照李振华所想生成,前端连接上了虫土筛选机,后端连接上了自动封装机。

    接下来几天,李振华主要时间都呆在厂房里,除了回家吃饭,就连睡觉都在厂房睡。

    他的目的很简单,观察记录所有实验数据。

    虽然说ai“粪土”可以代劳,而且系统把详细知识装进了他的脑海,

    但是没有亲眼见证一套流程下来的具体情况,李振华心里还是没底。

    他决定两相对照,看看系统机器的ai是否可靠。

    这种专用ai,事实上在很多工厂里已经有了,只不过没有达到语音交流的程度。

    因为采用了新的心流思考模型,所以智能程度更高。

    而不是新华书店门口那种三句话放不出一个屁的智障机器人。

    同时,除了观测凤凰虫消化鸡粪,李振华还整理了脑海里关于凤凰虫的培育研究学术论文。

    这不是简单的活,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必须慢慢来。

    不过,由于他住到了厂房,没少挨老头子骂,即使在城里帮姐姐带娃的妈,也打电话过来咨询。

    “胃口大,成长迅速,成活率高……”

    第四天中午,李振华看着培养池里,满满的鸡粪被凤凰虫消耗殆尽,很有成就感。

    大多数凤凰虫已经超过2厘米长。

    一眼望去,培养池里只剩下黑色的虫粪,以及满眼在虫粪里钻进钻出蠕动的二十万只白色虫子。

    虫子颜色还是白色,说明黑水虻还处在幼虫期,要等到体色变成黑褐色,才会结蛹羽化。

    “一号培养池粪虫转化完成,转化率85%。”粪土ai适时汇报情况。

    “国际上实验的最高水平是75%,而且那是实验数据,特殊情况,实际肯定更低……”

    “没想到系统的凤凰虫这么厉害,不对,不仅虫子厉害,这套凤凰虫粪土处理系统也很牛。”

    虽然心里有预期,但实际情况大大超过了李振华的预期。

    “粪土,开动机器,将1号培养池虫土深加工。”

    “收到,主人。”

    在李振华的命令下,粪土ai开始工作,只见培养池升温,池中水分开始蒸发,这些蒸发的水粪通过冷凝管回流到注水预装箱里。

    只是片刻,虫粪的水分达到要求,随后在机器的运作下,一齐进入虫土筛选机。

    经过筛选,虫归虫,土归土。

    有机土(营养土进入有机土杀菌封装一体机,进行杀菌杀毒自动封装。

    凤凰虫幼虫则会进入“烤箱”杀菌烤熟,最后再进行封装。

    闻着香喷喷的蛋白质味道,李振华忍不住抓起两条个头大的,烤熟的虫子,放在掌心拍了拍,吹了吹浮尘。

    然后塞进嘴里。

    嘎吱!

    嘎嘣脆!

    “嗯,不错,口感比鸡肉脆嫩,香味也不差。而且蛋白和氨基酸含量高,某些地方比鸡肉还营养。”

    “要不午饭不回去了?就吃这?”

    李振华脑海里蹦出了一个想法,而就在这时,电话响了,是他老爸的,正好是催他回家吃饭的。

    “爸,我还在厂里忙,不回去了,你吃吧。”

    “忙?你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么?”

    “这不是做实验么,你放心,我这里有吃的,我准备好了。”

    “扯淡,你就骗我吧,你那破厂房里除了粪还有什么?难道还吃虫子吗?”

    李振华:……

    “你不会真的在那里吃虫子吧?”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李振华矢口否认,“爸,我都多大的人了,你放心啦,不会饿着自己的。”

    “你多大在我眼里都是小孩。”李国强严厉道,“我让小明给你带饭了,给我好好吃饭。”

    李国强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他望着一桌子饭菜,叹了口气。

    这儿子长大了,越来越难以理解了,尤其是读了博士之后,父子之间根本说不到一块去。

    “国强!国强!哟,你在吃饭呢!”

    李树发端着一杯茶一瘸一拐走进院子,看到屋子里正在吃饭的李国强,乐呵呵走了进来。

    “国强,好几天没串门了,最近过得好吗?”

    李树发熟练地坐在饭桌上,不把自己当外人,他和李国强本来就有亲戚关系,严格来讲算是表兄弟。

    不过他家住在溪口村的下片,李振华家在上片。

    “还不是老样子,你饭吃了?”

    “我刚吃过。”

    李树发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崭新的华子,拆了封装,递给李国强一根。

    他瞥了眼桌上一袋茶叶,问道:“这是今年的新茶?”

    “对,严祁明那小子送的,你尝尝。”

    “这感情好。”李树发赶紧出门将茶杯里的茶水茶叶倒了,然后换上新茶叶泡开,

    “你当年眼光真好,大家都说小明烂了,没想到被你扶起来了。”

    “也算是他自己争气,不然谁都帮不了他。”李国强点燃香烟,美美地吸了口,问,“这烟是我家那小子送你的吧?”

    “不用否认,你这家伙村支书当得这么抠门,自己不会买这种烟抽的。”

    “嘿嘿,还是你晓得我。”李树发哈哈一笑,然后郑重道,“国强啊,我觉得你儿子这次回来应该是要做大事的。”

    “这段时间你鞍前马后给他跑腿,就这么信他?”

    “啧,瞧你这话说的,什么叫鞍前马后啊!”李树发摇头道,

    “你也知道我们村子的现状,年轻人都走出去了,没人了!振华能回来,我不是开心么!”

    “而且,他堂堂的博士生带头回来,开了个好头,肯定还能吸引更多的孩子回来的。”

    “上面不是说要振兴乡村么,振华如果真的把厂子办成了,这就叫产业振兴。”

    “那你女儿呢?她怎么不回来?”李国强反问道。

    “这……”李树发眨眨眼,嘿嘿一笑,“我绑不住她的脚啊,要不让我女儿嫁给你儿子算球?让振华来管管?”

    “而且她两,一个未婚,一个待嫁,咱做爹的又熟悉,天生一对啊!”李树发说着两眼冒光。

    李国强脸色一黑:“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