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身照”背后的舆论撕裂:流量狂欢与专业质疑
2025年5月,科伦药业一则董事长健身广告引发行业地震。75岁的刘革新赤膊上阵、肌肉虬结的形象,搭配旗下麦角硫因胶囊的宣传,在24小时内斩获23亿次曝光,但舆论迅速分裂为两大阵营:
流量派:事件后,科伦药业官方商城访问量暴增470,麦角硫因胶囊单日销量突破12万盒(单价598元),抖音话题75岁企业家身材管理播放量达86亿次;
专业派:36家医疗机构联合发声,强调“药品有效性需临床证据支撑”,某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直言:“如果肌肉能证明药效,全球药企该裁掉90的研发团队。”
这场争议的本质,是医药行业在数字时代的生存焦虑。据《2025中国医药消费白皮书》,z世代选择药品时,43受社交媒体影响,但对“网红营销”的信任度仅17。当科伦试图用董事长人设撬动年轻市场时,公众却在追问:在2860项专利与75岁肌肉之间,谁才是药企真正的竞争力?
二、历史镜像:激进扩张的“三重原罪”
刘革新的营销争议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科伦药业“草莽基因”的延续。其发展史堪称一部“钢丝上的狂奔”:
1 资本运作的灰色烙印(2013年信披违规)
违规细节:超募资金426亿元收购关联方资产,却隐瞒交易方与刘革新家族的股权关联;
代价:遭证监会通报批评,市值单周蒸发28,至今仍是商学院“公司治理反面教材”;
深层逻辑:反映早期“先扩张后合规”的野蛮策略,为后续发展埋下信任地雷。
2 环保与增长的十年博弈(川宁生物困局)
数据对比:
指标 川宁生物 行业均值
环保投入(2024) 219亿元 083亿元
行政处罚次数 7次(2016-2022) 12次
产能利用率 82 68
悖论:尽管环保投入超同行164,却因恶臭气体超标、非法侵占林地等7次受罚,暴露“增长压倒一切”的战略代价。
3 创新药的百亿豪赌与失速
研发黑洞:2012-2024年累计投入121亿元,但11年无一创新药上市,核心项目adc遭默沙东“退货”,15亿元研发资金打了水漂;
管线危机:当前仅3个药物进入iii期临床,且均为改良型仿制药,对比恒瑞医药同期12个创新药在研,差距显着;
模式批判:并购14家biotech公司中6家整合失败,揭示“速成式创新”的不可持续性。
三、行业悖论:当医药遇上网红经济
科伦的营销争议折射整个行业的集体焦虑:
1 传统药企的“老龄化恐惧”
用户断层:核心客户50岁以上群体占比超60,但未来市场属于z世代;
转型困境:以岭药业靠连花清瘟破圈却陷入“神药”争议,云南白药明星代言拉动牙膏销量却模糊主业认知。
2 合规红线与流量诱惑的冲突
监管尺度:《药品广告审查办法》明文禁止“利用患者/专业人士形象作证明”,但对企业家营销尚无明确规定,形成灰色地带;
数据反差:某机构调研显示,医药类短视频点击量100中,67含“专家人设”,但遭举报下架率同样高达41。
3 资本市场的分裂叙事
多头逻辑:看好科伦输液市占率38的垄断地位,估值锚定20倍pe;
空头逻辑:担忧川宁生物环保风险、创新药管线空洞化,给予12倍pe折价。(注:截至2025年5月20日,科伦药业a股动态pe 187倍,较行业均值低23)
四、破局路径:重建“信任货币”的三重维度
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终究要回归本质:
1 透明化沟通:用数据代替故事
国际参照:辉瑞建立全球临床试验数据开放平台,公众可实时查询76万例患者用药反馈;
本土实践:百济神州定期直播研发实验室,展示药物从分子设计到量产的1423道工序。
2 价值型营销:社会责任即流量
强生范式:“婴儿抚触”公益项目覆盖2700家医院,累计获90亿次品牌曝光;
科伦短板:2024年esg评级仅为bb级(行业平均a),社会责任投入占比营收03,落后恒瑞(09)、石药(07)。
3 技术硬实力:专利构筑护城河
对标案例:oderna凭借1260项rna专利,构建95的技术壁垒;
科伦潜力:2860项专利中仅12涉及创新药,但输液包装技术全球领先(防微粒污染专利市占率81)。
五、资本启示录:投资者该如何“定性”科伦?
在争议中需把握三条主线:
输液基本盘:全球最大输液企业(年产50亿袋),但增速已降至32(2024年);
抗生素双刃剑:川宁生物贡献32利润,但环保成本年增14;
创新药赌博:未来3年需至少上市1款创新药,否则估值逻辑崩塌。
机构分歧:中金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38元),但高盛报告提示“现金流可能优先支援海外诉讼”(涉川宁生物环保赔偿)。
文末互动【医药营销该走“网红路线”还是“专业路线”?】 投票:支持创新营销破圈 vs 坚守医疗严肃性 评论区晒出你的观点,抽5人送《中国医药产业投资地图(2025加密版)》、《科伦药业专利竞争力分析报告》
喜欢2024年行情请大家收藏:()2024年行情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