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3章 放妻【補全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113章 放妻【補全

    華枝春/懷愫

    殷家收到朝華的信, 知道容寅同意和離。

    殷慎當即便道:“趁着容家老太太還沒插手,須得快些把此事作定,免得夜長夢多。”

    容寅的耳根實在太軟, 此時他心灰意懶同意和離, 萬一叫容老太太知道,出來阻攔, 他說不準又會改變主意。

    岳氏猶疑:“我看不會, 朝朝信上寫她爹是當真想通才同意和離的。”

    殷慎卻冷笑一聲:“容家老太太可不會那麽想。”老太太想的是佳偶怨偶一輩子都是偶,喪偶再娶,比有個瘋妻要強,這才不壞了容家的聲譽。

    隔着窗,真娘正在教保哥兒給兔子花燈沾耳朵。

    元月十五那日一家人要帶保哥兒去海子上溜燈,到時她們坐在冰車上, 保哥兒手裏牽着繩,任兔子燈在冰面上滾。

    殷慎看着妹妹:“不能等, 我着人送信給容定則, 不論如何, 要把放妻書拿到手!”

    只要拿到放妻書, 就是給真娘一條生路。

    “那要不要提前把朝朝接過來?”岳氏眉心深鎖,深為朝華憂慮, 她夾在中間千萬別落了不是。

    “不可。”殷慎搖頭, “越是這時候, 越不能把她接來,咱們也得做好準備。”

    “準備什麽?”

    “要是鬧得難看,就怕容家從此不放朝朝過來。”

    殷慎準備了長篇說辭, 又特意收拾出一處幽淨宅院來,想悄悄将容寅請出來, 和離的事暗地裏進行,再不要驚動他人。

    誰知容寅根本就不來赴約,只讓貼身小厮送了個信匣子來。

    殷慎氣極:“七尺男兒該如何就如何!做什麽畏首畏尾!他是沒臉見我?”

    容寅确實沒臉去見殷慎,他送來的信匣中,有一式兩份的和離書,還有一張給朝華的嫁妝單,上面寫着三房全部的田産莊子和商鋪宅院。

    未嫁女不得有私産,只要朝華出嫁,那麽這一切就名正言歸歸在朝華名下。

    殷慎岳氏夫妻二人都沒想到會這麽順利。

    和離書是到手了,但剩下的東西卻是燙手的山芋。

    岳氏展開嫁妝單子越看越皺眉:“就算他願意,老太太也肯點頭?”

    厚給妝奁發嫁是一回事,拿走一房的全部資産那是另外一回事。

    殷慎只撿出了匣中那兩封和離書,将嫁妝單又放回匣中:“咱們只要和離書,這些咱們完璧歸趙。”

    他了卻心頭一樁大事,長出口氣說:“難道咱們家還養不起真娘和朝朝?”

    說到哪去,殷家也站得住腳。

    兩封和離書上都有容寅的私章和手印,只要再蓋上真娘的手印,再拿到官衙記檔,從此兩人就不是夫妻了。

    岳氏數着日子:“今兒才初七,衙門要十七才開印,還要再等十天呢。”恨不得眼前時光飛快過去,趕緊到官衙開印的那一天。

    “還有,真拿到真娘跟前,她……”

    殷慎知道妹妹的性子,他想了想道:“真娘這頭可以等,官府那頭不能等,你趕緊備幾樣像樣的禮,我到王大人家走一遭去。”

    事急從權,先把官印蓋下來再說!

    岳氏緊備厚禮,殷慎急趕出門,等到夜裏喝得半醉,被大紀管事擡進屋後,不等岳氏調了醒酒湯給他。

    他一把拉住岳氏的手,指指自己襟前。

    岳氏伸手一摸,從衣裳內袋中摸出兩張蓋了官印的和離書。

    “阿彌陀佛。”岳氏雙手合什念了兩聲佛,恨不能把這兩張紙供到公公婆婆的靈案前,讓他們在天之靈也知道,真娘如了願。

    岳氏趕緊把和離書收起來,又去拿水盂遞給丈夫,防着他要吐,解下厚衣,調來蜜水送到他嘴邊。

    直到全部忙完,岳氏才想将和離書拿給真娘。

    身子一轉,那兩張紙竟找不見了,岳氏急出一額汗,還是殷慎勉強睜開眼睛:“褥子底下壓着。”

    岳氏害怕風把紙吹飛,特意壓在褥下的。

    她自己都笑起來,攏進袖中,吩咐吳媽媽照顧老爺,往真娘房中去。

    真娘屋裏點起了兔子花燈,她給保哥兒做了一盞,又給阿容也做了盞,五彩紙罩着燈燭,滿屋都是紅黃暖光。

    她就坐在燈下給哥哥縫八寶荷包,這是京裏的風俗,開印上衙時百官都要戴的。

    看見嫂嫂來,真娘收了針:“嫂嫂怎麽這會兒來了?”

    岳氏臉上是既歡喜又憂慮的神色,她一路來都捂着袖管,生怕又找不到那兩張“救命紙”,進了屋卻不敢立時就取出來:“真娘……”

    真娘應聲,看到岳氏滿面躊躇,疑惑道:“怎麽?嫂嫂有什麽話不能同我說?”

    她一把烏發散在腦後,目如含波,岳氏将心一橫:“容家點頭了。”

    岳氏說完,就見真娘方才還紅撲撲的面頰微微泛白,明波雙眸似起漣漪,一字一字念着那句:“容家點頭了?”

    “是。”岳氏将袖中和離書取出,“你哥哥跑了一趟,連官印都蓋上了,就只等你蓋上印信了!”

    再送回官府去,這事就算坐實了!

    真娘是下定了決心要和離的,但她以為和離之前,容寅怎麽也該上殷家來。

    她甚至還想過,三哥會求她原諒,說不準她還會有些心軟,若真是心軟了怎辦?這一步都邁了出去,不能回頭的。

    就算她心軟了,一年二年他能改,以後呢?他還是會跑出去,也還是會把她留在家中,她不能心軟。

    誰知容寅根本沒回來,就連和離他也只是送信來。

    他們倆的情分,竟不值得他趕回來。

    真娘接過和離書,方才醒過神:“他還在外頭。”

    岳氏不知如何接話,卻見小姑子眸中那點漣漪歸于平靜,下颔微微一點:“也好。”說着真娘取出私印,又拿出印泥。

    在和離書上印上了手印。

    要說這其中完全沒有賭氣的成份,岳氏是不信的,但好在這一切到此刻都了結了。

    ……

    這封和離書幾日之後送到容家府上。

    容老太太看了眼前直發花,她上回動怒還是小兒子想過繼,此時發怒比那時更盛!

    “和離?親族不出面點頭,誰準他們和離!”

    仆從趕緊去祠堂請容寅,容老夫人又看了一眼和離書,只覺額上青筋直跳,連帶着眼皮都在跳。

    “混帳東西!”她吸得口氣,目光看向楚氏,“去,快叫人把老大叫過來!”

    容老太太雖怒,但心裏還是明白的,問也沒問楚氏知不知道這事,過繼的事楚氏能幫忙,和離的她絕不敢伸手。

    楚氏滿面驚色,吩咐下人趕緊到前面書房請人,又走到老太太身邊:“娘別着急,這事……這事會不會弄錯了?三弟不敢做這種事。”

    楚氏嘴上這麽說,心裏卻覺得這正是容寅能做出來的事。

    前些日子容寅請家中的帳房把三房這些年有多少資財全都盤點了一遍,這本也是件尋常事,年前盤帳都是盤好的。

    容寅想看,只用把算好的賬目拿給他就是。

    如今想來,那會兒他就已經打定了主意,把三房所有的東西都 給朝朝。

    老太太還在怒中:“他一個大男人,心灰之下縮進龜殼萬事不管便罷,把一房的事全交給女兒也就罷了,如今連過繼的養子也不管了?”

    跟着又罵真娘:“殷氏糊塗軟弱,嫁到容家來,她是上事過宗廟,還是下繼了後嗣?當丈夫的不像丈夫,當妻子的不像妻子。”

    “這些統統罷了!佳偶怨偶我也都認了!如今朝朝婚事就在眼前,他們倆又發的什麽瘋?”

    竟連殷家也跟着發瘋,原來只以為殷家愛重女兒,如今看來若沒殷家哪養得出殷氏這樣的女兒?!

    朝華得到信報來上房時,正與大伯撞上。

    她垂首恭立,給大伯行禮請安,大伯卻只擺手,看了她一眼,眼中多是惋惜不忍,囑咐她道:“別在雪底下站着,莫怕,這些事交給大伯。”

    朝華自小到大,與大伯都沒見過幾回,哪曾想到大伯待她這樣親厚。

    一時忍不住紅了眼眶:“多謝大伯。”

    容辰對侄女和顏悅色,對弟弟卻一點也不客氣,沖進祠堂要拉人,剛進門就見弟弟花白着頭發,只看背影哪像是四十歲不到的人。

    容辰的性格更像母親,他是聽妻子說過三弟的情狀,但沒想到一個男人竟能把自己折騰成這個樣子。

    一肚子訓斥的話說不出口,話到嘴邊,變成:“老三,你……你當真要跟殷氏和離?”

    容辰現在還能想起來,三弟進京春闱時意氣奮發的模樣。

    那樣年輕,那樣俊秀,大步邁進門來,不先告訴他省闱考了幾名,而是大聲向他報喜:“大哥!殷家大哥肯把真娘嫁給我了!”

    容辰自小到大就擔着宗族重任,一心撲在官場上,不說如履薄冰,也是事事小心,少有弟弟這樣恣意快活的時候。

    他看弟弟歡喜無狀,還老成着臉喝斥他:“端正些,像什麽樣子。”

    容寅笑着跑到大哥身邊:“大哥,你娶嫂嫂的時候不高興?”

    容辰那時只是搖頭,笑罵一句“不成體統”,恍然回神看弟弟頭上的白發竟比他還多,責備的話說不出口。

    容寅低聲央求:“請大哥看顧朝朝。”

    容辰回到顧恩堂,跪在容老夫人面前:“母親,事已至此,就順了他們的心願罷。”

    容老夫人滿面寒霜,眼看連大兒子都贊同此事,她只說了一句:“他們倆如何,我想管也不管不了,但保哥兒是三房嗣子,不能留在殷家。”

    “既已和離,那往後也不用常來常往。”容老太太說着,目光投向窗外,看着站在廊下的朝華。

    容老夫人說完這些氣還難消,見朝華恭立在顧恩堂廊檐下,攥住楚氏替她撫心口的手道:“我簡直沒面目去跟孩子張這個口!”

    說這話時,她擱在炕桌上的手重重拍了一下,腕間翠镯發出一聲脆響。

    楚氏趕緊去看老太太的手磕沒磕破,自嫁進容家,三十多年也未曾見過婆母如此生氣:“娘再生氣,也得顧念自個兒的身子骨。”

    容老太太又錘了下钿螺花桌:“我要怎麽跟孩子說,你那父母不管你的死活,只由着自己的性子和離去了。”

    “既想着和離,那還為何過繼?”

    “他們倆倒是出脫了,朝朝怎辦?”

    罵完了小兒子,老太太又罵大兒子:“他不肯來,你押他也得押來,叫他來看看他自己造下的孽!”

    容辰跪定了不動,雙手執平拜倒:“母親息怒。殷家偏自家女兒,咱們家也是偏向老三,人之常情而已。”

    “只要咱們自家不聲張,外頭無人知道兩家已經和離,朝朝的婚事,兩家也不會不管,各自多出些力。”

    “實在不成,就把朝朝記在我與岚娘名下。”

    他的官位越高,朝朝能選的人就越好。

    楚氏終于撈着機會開口,丈夫一說完,她便接上:“娘,殷家除了求和離,并沒想讓朝朝拿走三房全部的資財。”

    楚氏一個眼色,珊瑚趕忙将紅匣遞上,楚氏從匣中取出嫁妝單遞到老太太面前。

    歸給三房的容家祖産,老太太自不會允許外嫁女帶走。

    朝華聽到消息時,正在簌爽齋拆看舅媽的信,信中說事情已經辦妥,委屈她在容家多留些時日,舅家會想辦法将她接出來小住。

    冬青跑來報信,朝華披上件鬥篷就趕來了,此時一身素裝立在廊下。

    甘棠芸苓陪在她身後,屋裏時不時傳來發怒聲,大小丫頭縮着脖子站在院中不敢動彈,一院的人都噤若寒蟬。

    可她耳畔卻是輕風吹過松梢的聲響。

    顧恩堂前的羅漢松上結着細細的冰晶,冰晶被風吹動,好像夏日窗前挂的銀制風鈴,發出細碎的,晶瑩的脆響聲。

    隔牆種着的一排臘梅花樹也正是花時,與尋常黃色臘梅不同,那是一排磬口臘梅。

    花黃心紫,香味比素心臘梅更濃,隔牆吹來,只覺香氣沾衣。

    自小到大,她未曾像此刻這般,由心到身覺得輕松。

    仿佛卸下重擔般,身心俱清。

    堂屋兩側小門通廊道後院,有個花房的小丫頭捧着一盆牡丹花正邁過石階,想将花送到顧恩堂。

    這時節的牡丹是暖洞子裏催開的,算得貴重。

    小丫頭的眼睛直直盯着盆中兩枝牡丹花,雙臂不住發顫,眼看就快要捧不動了。

    可她不過是花房的丫頭,上院的丫頭都無人動作,她更不敢發出一點聲響。

    就在她憋得雙頰漲紅,忍不住快要哭時,聽見個聲音對她說。

    “放下罷。”

    小丫頭擡起頭張皇四顧,是誰在對她說話?

    就見三姑娘長眉舒展,目中滿是恬靜:“把花放下罷。”

    朝華說完掀簾邁進顧恩堂內,屋中人人都擡眉轉身看向她,她下拜行禮,又直起身道:“祖母不必為孫女憂慮,孫女覺着,如此甚好。”

    屋內霎時一靜,晴光透過玻璃投在朝華面上,容老太太看她言平氣和的模樣,胸中那團怒火似被風吹散。

    屋中久無人言,容老太太身子往後一靠:“除了祖産,你爹說給你的全給你,保哥兒上族譜是族中長輩見證過的……”

    她欲說什麽,卻只是長出口氣:“罷了,由他們去。”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