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6章 選擇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136章 選擇

    華枝春

    馬車沒往城內酒樓飯莊去, 去了近郊別莊。

    城外柳風麥浪,片片黃花。

    西門外的萬壽寺雖是皇家寺廟,但每歲四月, 在皇太後為聖人祈福之後, 都會開寺半月。城中百姓可去萬壽寺添燈,為聖人祈福。

    一路上游人甚多, 馬車一前一後緩緩行駛在麥浪黃花間, 倒向是特意出來踏青郊游的。

    沒走幾裏,道路兩側游人漸稀,裴忌坐的那輛車駛進莊園中。

    等朝華到時,裴忌已經石道上等她,朝華掀開車簾,就見近處竹籬草廬, 遠處老桑新荷,田間隐隐還有農歌傳來。

    “離城不遠, 還有這樣一片地方。”她輕贊一聲, 踩杌下馬。

    “是我的別苑, 外人不知道。”裴忌在前引路, 早膳就擺在草 亭內,四面軒曠, 一邊用膳一面賞景。

    朝華本以為裴忌擺了那麽大的架勢, 草亭內怕不是要鋪滿一桌菜。

    走近一瞧, 小桌上擺的都是她尋常吃的,翡翠包子,桃花燒賣, 火腿春筍卷,雞松碧糯餅。

    只有一樣新點心, 玫瑰芝麻糖酥餃子。

    “這是宮裏頭的甜點心,不知你喜不喜歡。”

    點心一樣一只,配燕窩甜粥擺在朝華這一邊。

    真到坐在一塊吃飯,朝華才知裴忌的口味,她看向裴忌那半邊桌子,坐在對面都能聞到辛辣味。

    紅油拌的面,上面蓋着一層肉沫和炸過的豌豆,還有一碗浸在紅油裏的馄饨?也不知裹了什麽餡。

    光看就覺得舌尖發麻,唯一看着能吃的,就只有小碟裏盛的紅黃綠什錦菜。

    裴忌看見朝華的目光,為她解答:“這是泡菜,是酸甜的,你也嘗嘗?我是外祖母帶大的,口味随了外祖母。”

    他一邊拌面一邊道:“我與譽王譽王妃雖是一塊長大,可他們倆都吃不了辣,尋常我放開吃食就愛食辣。”

    放開吃,不必顧及時。

    朝華想到元宵宴上的菜色,因是特宴女眷的,菜式也專為女眷們做,名字都起得很吉利“良金美玉”“玉液瓊花”還有“鳳鸾和鳴”一類,并無辣菜。

    他托着碟子遞到她身前,朝華挑了挾一筷子,哪裏是酸甜的,還沒入口就聞到酸辣味。

    裴忌繼續道:“外祖母是蜀人。”十幾歲時經蜀地采選進宮,從宮人做起,直到當了太後才又重新吃辣,連帶的把他外孫養的也愛吃辣。

    朝華看裴忌吃得暢快,忍不住仔細打量他,半幅狄人的眉目,全幅漢人的權謀手段,還嵌個蜀地人的口味。

    她看得太細,細到裴忌以為她有話說不出口,擱下筷子:“放心罷,我要用他,他不會出事的。”

    朝華舀一口粥,送到口邊:“原來世子除了愛吃辣的,還愛吃酸的呢。”

    這回不是喝假醋,是喝真醋了。

    亭外蜻蜓蛱蝶飛舞,朝華咽下那口甜粥,幹脆向他說明白:“我只是來送朋友的。”

    裴忌劍眉微揚:“我也只是來請你用早膳的。”要不然他怎麽會停車在柳蔭處,等人走了,才讓夏青上前去。

    朝華目光奇異,他既然明白,那還吃什麽醋?

    “容姑娘難道不知,餘杭菜也好,四川菜也罷,擱些醋更添鮮美,更增滋味。”

    說得朝華耳尖微紅,低頭咬上一口玫瑰芝麻糖小餃。

    “怎麽樣?合不合口?”裴忌關切。

    朝華擱下筷子:“太甜,黏牙。”

    二人在草亭中用膳,護衛婢女都站在遠處候着。甘棠生怕兩人吵架,不住看向草亭內。

    要不是夏青在一邊,她真想立時就問沉璧,姑娘跟世子在說些什麽。

    天底下哪有看見心上人送情敵都不吃醋的男人?

    甘棠心裏雖覺得裴世子腿不好,配不上自家姑娘。但她也知道,在外間人看來,姑娘若真嫁給裴世子那還是高攀了。

    裴世子有楚公子的體貼勁,又比楚公子可靠。上回舟中那三個“不”字也沒把裴世子吓退,在甘棠眼裏,裴世子又添了堅持的好處。

    姑娘瞧着并不是不喜歡世子,可千萬別吵散了。

    甘棠趁着夏青到屋裏去拿點心的時候,悄聲問沉璧:“姑娘和裴世子吵沒吵架?”

    沉璧堅定搖頭:“沒吵,在說做飯的事。”裴世子說餘杭菜和四川菜加點醋更好吃,姑娘說宮裏點心太甜了。

    甘棠雖有些詫異,好好的怎麽說起做飯來?但是沒吵架就好,她長松口氣。

    ……

    裴忌說請她用早飯,就真的只是用早膳,他還得進宮去。

    “下回我再想想去何處,或者你有想去的地方,想看的景色,想吃的東西,盡可以告訴我。”只要告訴他,他總能辦得到。

    朝華點頭:“你忙去罷,我還要去一趟太清觀。”

    裴忌知道她是要去看“妹妹”:“有什麽為難處,也可以跟我商議。”

    朝華想了想,告訴他:“我想問問她自己想如何。”

    裴忌挑眉:“無論如何你如今不必自苦,容家人要考慮容家,你只用考慮你。”她不用忍氣吞聲,也不必非要菩薩心腸。

    把人送得遠些也行,自立門戶也行,在容家也許不易,對他不是什麽難辦的事。要是不想把人留下,她狠不下這個心,他也可以辦,還可以辦的像場意外。

    朝華聽懂了他話裏的意思,警告般看了他一眼。

    裴忌笑了:“放心,你不點頭,我不會動的。”

    馬車出了別苑,到太清觀時觀內鐘聲剛歇。

    甘棠問過車夫說:“太清觀中要做早課晚課,這鐘是早課剛歇,咱們來得正好。”

    太清觀平日不開,甘棠拿着帖子叩開觀門,小道姑一看容家的名字,又看朝華只帶着婢女,便将一行人帶到觀閣後。

    指着一處清淨小院說:“那邊就是容善信的院子,女施主要不要我引路?”

    朝華向她施禮:“多謝小師父,我們自己去就是。”

    太清觀比薦福寺還大得多,觀閣後分隔出小院,院中有許多來清修的女子,多是出嫁守寡的婦人。

    還未走進就見個穿俗家衣服的妙齡女子提着桶水過來。

    甘棠道:“好像是百靈。”

    百靈自請跟來太清觀與永秀為伴,她聽見聲音擡頭看過來,差點打翻手裏的水:“三……三姑娘。”

    擱下桶往前兩步,對朝華道:“給三姑娘請安,是不是家裏來辦法會?”

    甘棠搖頭:“是三姑娘特意來看看五姑娘。”在外依舊要這樣稱呼五姑娘。

    百靈的眼睛黯淡下去,她總以為修冥福是有個頭的,總不可能一輩子把五姑娘舍在太清觀裏。

    可這都好幾個月了,容家除了送東西來,沒人來看過五姑娘。

    五姑娘衣裳越穿越素,經念得越來越多,前幾日還說想正式出家,就在觀中當道姑。

    百靈此時看見三姑娘如同看見了救命稻草,三姑娘肯來,是不是原諒五姑娘了,五姑娘是不是就能回去了?

    “永秀呢?”朝華問。

    百靈抹抹眼淚:“五姑娘在房裏呢,三姑娘随我來罷。”她碎步走着還忙不疊告訴朝華,“三姑娘,我們姑娘日日都在為老爺夫人和三姑娘祈福呢!真的,她日日都在給三姑娘祈福。”

    她希望三姑娘聽到這個,能格外開恩,把五姑娘帶回去。

    朝華跟在百靈身後走進小院。

    說是小院其實只有一間大屋,隔了道竹籬就算是個小院子。永秀把洗好的衣服晾上竹杆,抖落水珠時,看見姐姐站在門口。

    永秀看着像是大了好幾歲,一身素淨衣裳,長發結成辮子,怔怔站在晾衣杆前,嘴唇嚅動一下,沒叫出聲來。

    朝華此時已經能心平氣和先開口:“永秀。”

    永秀也像百靈一樣,回過神來先擡頭去看:“祖母……”

    “她們沒來,我暫住在舅舅家中,想來看看你。”

    永秀明白了,姐姐是瞞着容家人來看她的。

    容家給足了香火錢,永秀單門獨院住着,屋裏換下了厚褥換上薄被,雖地方小些,卻也收拾得幹淨。

    暖炕、長桌、繡架都是新的,桌上擺着筆墨,有一疊抄了一半的經書,繡架上還有做了一半的繡件。

    永秀倒來一杯熱茶,她在朝華面前依舊氣怯:“茶葉是四姐姐上回送來的。”

    “我 知道。”朝華點頭,手托茶盞,吹上口氣,“你不用怕,我來是有兩件事要告訴你。”

    永秀眼中滿是倉皇。

    “父親和離了,沈聿離開京城去榆林為官了。”這就是朝華要告訴她的兩件事。

    “和離?”永秀僵在那兒,“父親……跟母親和離了?這怎麽可能。”她依舊按照習慣稱真娘為母親。

    至于沈聿,永秀沒覺得他是兄長,沈聿必也不會認她這個妹妹。

    她先是站在那裏,眼淚成串滑落,跟着伏在暖炕上痛哭起來。

    在這裏做的,跟在家中做的事差不多,念經為她娘贖罪,為父親嫡母和姐姐祈願。

    “你不必為了這件事哭。”朝華問,“你好好想想,你是想呆在觀中,還是離開容家?或是以容姓出嫁。”當作三房女兒出嫁,祖母不會點頭,但可以當作遠親出嫁。

    永秀哭得噎住,滿面淚痕看着姐姐,她有這些選擇麽?

    朝華看她聽進去了,繼續說道:“或者你還想有別的出路,也不必此刻就決定,等想好了,可以差人送信給我。”

    她站起身來欲走,永秀突然問:“你不恨我麽?”

    朝華回身望她:“沒有人恨你。”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