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9章 千步(捉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149章 千步(捉

    華枝春/懷愫

    太醫學館還沒開建, 鄧太後特下旨意,在千步廊中騰出一處,讓淨塵師太在此辦公。

    千步廊位于承天門禦街兩側的廊庑下, 六部, 五府,三寺到宗事府、翰林院、太醫院, 皆在此有辦公場所。

    按東文西武來分, 文官在東千步廊,武官在西千步廊。過了千步廊便是正宮門,從廊下擡頭,便能看見鄧太後理政的乾元殿殿檐。

    臣子們有事上奏,或是各部門互相聯絡辦差都很便利。

    東西兩廊隔着三座漢白玉水橋,廊下房舍大約有二百來間, 穿着各色官袍的官員們和傳送宗卷的小吏們在其間穿梭來回。

    淨塵師太帶着朝華邁進承天門時,朝華不由自主凝神屏息。

    那些官員小吏, 初時還未曾注意到她們, 再往前幾步, 便有官吏疑惑的停下腳步, 望向她們。

    承天門內,千步廊下, 還從未曾踏上過女人的腳印。

    有人欲上前喝止, 被人一把拉住:“那是太醫太傅。”

    為首的老婦一身太醫官的官袍, 不遠處王得忠王公公竟從正宮門內出來了,快步迎上去:“王太醫,這邊請。”

    衆官吏瞧見王公公竟然笑眯眯的, 不僅是沖太醫太傅笑了,還對太醫太傅身後的年輕女子笑, 悄悄議論起來:“後頭那位是誰?”

    一個消息靈通的小吏道:“那是裴世子沒過門的夫人,跟着太醫太傅辦差的。”

    怪不得王得忠這樣客氣,還把她們一路引到了東千步廊後的小跨院。前些日子修修整整,原來是給太醫太傅修屋子。

    上京城建太醫學館,加設太醫太傅一職的事,經由翰林院拟定的旨意,抄送給各部。

    尤其是戶部工部和禮部,餘下那些知道歸知道,沒親眼瞧見之前都沒把這事當真。

    朝臣們沒有反對太醫學館設女傅,倒不是因為別的,醫官說是官,但跟他們這些正經進士出身,在六部五府當職的官員們是有差別的。

    前朝和本朝的太後們,有的大建佛寺,有的大修陵寝。

    鄧太後卻連當年聖人要為她修慈恩寺以報母恩都給否決了,還說不必大興土木勞民傷財,聖人有這份孝心就足夠了。

    如今太後要建太醫學館,不過想要選拔一些醫女照顧她老人家的身體而已,朝臣們沒覺得此事有什麽可反對的。

    就連太醫官們也沒反對,太後又沒動太醫院的正經官職,另設官職,只是選拔醫女罷了。

    只是,他們都沒想到,太後會讓太醫太傅在千步廊辦公。

    師徒二人像落進綠豆裏的兩顆紅豆那樣顯眼。

    王得忠笑眯眯指給淨塵師太看屋子:“地方寬敞得很,都已經收拾幹淨了,一個茶水一個跑腿,兩人都在外頭聽用。”

    小跨院巴掌大點的地方,還擺了兩大盆半人高的山茶花。

    “這個,我給王大人送的禮。”

    王得忠是鄧太後剛剛懷孕晉位鄧嫔之後調到身邊的太監,與淨塵師太已然是老相識了。愛財歸愛財,這麽多年忠心卻是有的。

    “多謝你。”

    師徒二人先把辦公用的幾案陳設起來,跟着小吏就送來了工部的出樣圖紙。

    工部來送圖紙的小吏道:“陳大人說這是頭一稿,請王大人先過目,王大人覺得過了稿,咱們再報價。”

    這跟山上行宮裏看的圖不一樣,是朝華從沒見過的建築圖。

    兩個小吏拖着竹筐送來的 ,有十好幾張,張張都能鋪滿整個長案。

    整個上午,師徒二人先把全部的圖紙看過一回,用完午膳之後稍做休整,淨塵師太便站起來,對朝華道:“走,咱們實地去看一看。”

    太醫學館有一輛專用的馬車,車前懸着魚符,路上她又對朝華道:“以後每日大大方方來辦差。”

    太後娘娘開了這樣的頭,就不會止步在此。

    朝華揚眉應聲:“是。”說着她取出一頂清涼帽來,“頭天跟師父辦公務,我沒什麽孝敬的,孝敬師父一頂清涼帽。

    将近六月天,上京城的初夏雖比餘杭要涼快一些。

    可天還是暑熱起來了,朝華有去歲夏天在西湖上來回的經驗,讓甘棠先別急着登記各處賞賜的東西。

    “你先給我把去年夏天穿的褲子找出來。”褲子外面罩一條裙子,邁步走動都更方便。

    甘棠依言開箱子把去醫館那些衣裳找出來,又勸道:“這日頭越來越曬,姑娘怎麽也該戴個帷帽。”要是一夏天曬下來,還不黑成泥鳅了?

    朝華想了想:“把上面帷帏上的紗裁掉。”不能擋住眼睛,不能耽誤辦事。

    她自己預備一頂輕薄竹帽,給淨塵師太也預備了一頂。

    小弟子恭敬奉上的,淨塵師太便也戴在頭上,正午太陽曬得土地發白發花,戴上帽子正好不晃眼睛。

    太陽雖烈,還算有風,二人把整個太醫學館的土地都走了一遍。

    這塊地自撥給太醫學館,工部就差人來清過一次碎石長草,粗粗收拾過一遍,已經能站人了,但真要動工,還得把地推平。

    匠人們把土上每一塊地方會建什麽,大概圈出來給淨塵師太看。

    淨塵師太和朝華一人一邊捏着工部出的圖紙,太後吩咐工部按太學來建,工部便按太學的規格鋪排房舍。

    進門先是神農堂,之後是講堂,中間是藏書樓,最後是學舍膳堂澡堂一類。

    淨塵師太看過圖紙,指尖點在神農堂上,對工部的陳大人道:“只有這一處不改,餘下的講堂、書樓和學舍都可以盡力樸素些,不必雕欄畫棟,只要實用就好。”

    工部的陳維儉接過圖紙,把要改的地方記下來。

    淨塵師太一面往前走一面對朝華道:“神農堂是一定要建的。”不建神農堂當然可以省下一大筆的工匠開支和材料錢,可偏偏這裏不能省。

    朝華點頭:“這是自然,學館既是太後娘娘破格建立,那建成之後招收女醫總該有個地方頒布旨意,舉辦祭祀才好。”

    淨塵師太微笑颔首:“正是。”

    事情辦得越正統,越能昭示權力,娘娘才會越滿意。

    兩側靠牆回廊也一樣盡量相素,朝華看着空地想像此處建起的長廊道:“廊間可以刻些名醫古方,師父覺得如何?”

    “不錯,學生們天長日久的看,總能背下來。”

    “薦福寺中有藥田,學館裏也可以空出地來做藥圃。”大概劃定方位,二人繼續一面走一面商量。

    走到學舍那片空地前,淨塵師太道:“聽說太學初建也不過招收學生五十人,咱們能收到三十個人就好了。”

    她教三十人,三十人要是能每人再教三十人,終有一日可為天下女子解厄除病。

    等她們把這一片空地用腳步丈量完,回到“正門”處時,就見裴忌背手立在藍綢馬車邊。

    看見朝華出來,裴忌沖她笑了:“我去千步廊沒見着你,便猜測你們是來了此處,圖紙看得如何?”

    朝華抿抿嘴唇,她這是在辦正事。

    淨塵師太擡頭看了眼天色,已經到下值的時辰了,她笑看一眼朝華:“明日去禮部,催促欽天監擇吉日動工,今兒就散了罷。”

    朝華先送師父上車,等馬車走了,她才看向裴忌。

    裴忌道:“你頭天上值,我怎麽也該接一接你。”

    朝華這才臉色稍霁,但她說:“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裴忌笑着應聲,二人沒有騎馬坐車,而是在長街上并肩而行。

    初夏将晚時分,涼風送爽,街邊很快有各色攤販擺攤挑擔,有賣吃食的,有賣玩物的,還有賣茉莉花手串的。

    還沒走出這條街,朝華的手腕上就套上了一對茉莉花結成的镯子,手裏拿着包糖豆,要不是她攔着,裴忌還要給她買螢火蟲小燈籠。

    仆從們遠遠跟着,沉璧買了兩包糖豆,自己吃一包,留一包給甘棠。

    “頭天當差,還習慣麽?”

    “還不習慣。”朝華實話實說,不是不習慣奔忙,是不習慣中午送來的膳食,“簡直……難以下咽。”

    裴忌笑了:“廊下食确實難吃。”

    千步廊下官員用的飯就叫作廊下食,不說可口,送來已經涼了。

    裴忌指點她:“明天用膳,你們拐個彎到後街去,那邊整條街上都是賣吃食的。”早朝的官員和廊下辦差官員們,都在那裏吃熱食,價錢也不貴。

    朝華沒想到還有這麽個地方,她們頭天辦公,與各部雖有走動,卻無交情,那些官員沒人同她們說這個。

    裴忌難得看她瞪圓眼睛,輕笑道:“我回去給你列個單子,官員們五湖四海的都有,後街什麽口味的東西也都有賣,我撿幾個口味最好的寫給你。”

    “不要怕,大大方方坐進去吃,實在不願,就叫小吏跑腿買回來。”沒人敢用異樣的眼光看她。

    朝華笑了:“好啊,你列單子給我,我每個嘗嘗,是不是真好吃。”

    一路走到了容府巷子口,裴忌道:“我就送你到此,免得麻煩。”他的身份擺着,容府的門房看見了必要通報,要通報就得見禮請安,反而折騰容家人。

    朝華微笑點頭,裴忌猶豫了會說:“再有幾日,我就得離京了。”榮王起兵謀反的消息就快傳到上京城,他會受命去平叛。

    朝華沉默片刻:“我怎麽給你寫信?”

    “跟原來一樣。”裴忌輕松一笑,“一年四季,後街賣的吃食都不同,冬天有一家的羊肉湯面味道極正,羊肉切得厚給得足,面也勁道,冬日裏喝一碗羊湯暖和得很。”

    朝華不再說話,一雙眼睛卻沒離開他。

    “等我回來,咱們一同上值下值,中午一起喝羊湯。”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