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1章 新的时代
    1978年到了,家里直接冷清了,砖头上了大学,弹头上了高中,月亮上了初中,家里就剩下何雨柱和杏芝两个留守老人。

    2月,受运动波及的老人开始平反,轧钢厂里的那群老头也不在了。

    大领导被重新启用,家里的客人又开始熙熙攘攘了。

    杨厂长官复原职,李怀德辞职了。

    李怀德是主动辞职的,上面原本是要升书记的,老李放弃了,辞职了。

    对于老李上面一直有争议,他虽然参加了运动,但是运动的政治性是正确的,而且老李没下死手,还保护了一批人,他老泰山也回来保他。

    最主要的是轧钢厂一直在盈利,十年内一直在完成上级给的攻坚任务,所以直系领导也不舍得,要把他升书记,老李确是自己辞职了,争议就没有了。

    老杨重新上任后,把何雨柱提了个干部编制,何雨柱欣然接受,又把杏芝拉到轧钢厂,正式工,城市户口办好,在前面打菜。

    似乎一切都步入正轨。

    但是,不满足的是人心。

    老杨上任后,开始整风级,轧钢厂小食堂关闭,所有的事儿按规章制度来办,以雷霆手段开始治理轧钢厂。‘

    老杨做的不错,效果斐然,所有员工规规矩矩的。

    可惜的是现在不是53年!

    日子还在继续,这天晚上,易中海突然来敲门,焦急的道

    “柱子,快来帮帮你大妈,她快不行了!”

    何雨柱赶紧上前,易大妈突发心梗,人都快休克了,一直在捂着心脏的位置,表情难受。

    “你快找个绳子,我把自行车推出来,你也骑着跟着,一会儿易大妈绑我背上,咱俩一起走!”

    何雨柱赶紧回家推起自行车,然后易中海和杏芝把易大妈绑他背上,骑着就走。

    才走到一半,发现易大妈快没动静了,何雨柱赶紧停下,从兜里掏出一粒安宫牛黄丸,然后叫易中海给她喂下去。

    然后骑着车就蹬了起来。该做的都做了,现在就尽人事,安天命吧!

    易中海爆发了身体所有力气,拼命的往前骑,到了医院车子往旁边一丢就跑着喊道

    “医生,医生,快来救人啊!”

    何雨柱也赶到,把车子往地上一丢,直接背着易大妈进了医院。

    医生已经被易中海喊了出来,何雨柱赶紧把易大妈放了下来,让护士抬到抢救室,嘴里还说道

    “过来半路里就快不行了,我给他喂了一粒安宫牛黄丸。”

    医生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说了句知道了,就去抢救了。

    易中海现在像热锅上的蚂蚁,一直焦急的走个不停。

    或许是仙丹确实管用,或许是易大妈命好,何雨柱跟易中海来到很快,加上运动结束后医院的好医生又回来了。

    半小时后,护士告诉他们,病人已经抢救过来了。

    易中海松了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了。

    易大妈已经醒了,易中海和何雨柱过去看了,人活过来了。

    后续需要住院观察,何雨柱就先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带着杏芝给他老两口送个饭,然后就去上班了,顺便帮易中海捎个假。

    三天后易大妈才出院,医生开了紧急时吃的药,并告知安宫牛黄丸除了像当时的情况自己在家不能乱吃。

    易中海听进去了,此后有时间就开始囤药,后来断断续续买了50多粒。

    何雨柱表示无所谓,空间里有150多粒,家里还备了10粒。

    易中海辞了轧钢厂的工作,在家安心的陪老伴,以他的积蓄和退休金晚年也够用了。

    芳芳星期天回来后直接给何雨柱磕了个头,从此更加努力上进了。

    何雨柱笑了笑,自己终究还是能改变一些事的。

    到今年开始,街上陆陆续续的有年轻人开始摆摊做生意了,农村也可以多养一些鸡鸭鹅羊类的东西了,家里的空地也可以种菜了,没有人管了。

    现在国家人口基数太大了,60年代人口大爆发的那群人也已经长大了,工作岗位又没多少,而且现在有些企业已经亏损严重了,是时候改变了。

    于此同时,因运动波及的各界人士在逐渐平反。

    5月22日,青海。

    一个18岁的少女在海边吹着口琴,海风带起她的长发,她正双手拿着一个口琴,看向大海。

    那是一双粗糙的双手,跟她的年纪一点都不符合,有些单薄的身子配上小麦肤色,显得人很精干。

    这时,远处跑来一个男孩,大概有10岁左右,一边喊一边跑向女孩。

    “姑姑,姑姑,爷爷平反了,爸爸说你自由了,以后想上学上学想参军就能参军了。”

    女孩听到后留下了眼泪,对着大海喊道

    “爸爸,你知道吗?你当初并没有做错,国家给你平反了。”

    过来一会儿,少女擦了擦眼泪,又笑了起来,很美,有一种破碎感。

    “姑姑,爸爸说你可以去上学或者参军了,还可以回老家。”

    “小石头,姑姑去年没考上大学,已经玩了,功课落下太多了。你现在还小,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做一个像你爷爷那样的学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我是何雨柱请大家收藏:四合院我是何雨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那姑姑你要做什么呢?”

    “参军!”少女坚定的回答。

    1978年12月18日。’

    这是中国历史上翻开的新的一页,改革开放了。

    改革开放前期主要是由集体经济向个体经济的一种改变,农民分田自负盈亏,需要缴纳公粮。

    城市可以个体经营自主创业了。

    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政策一出,何雨柱就带着杏芝办了停薪留职。

    “媳妇,我以为你会怪我的。”

    “嫁鸡随鸡,咱家你当家,你做决定就好。”

    “嗯,我在前门大街买了两间铺面,我准备在那卖个卤肉和凉菜,再做个内江面,铺子正在粉刷,桌椅也找木匠定做了,咱俩从那边从新开始吧。”

    “好,都依你。”

    “嗯,轧钢厂以后就不行了,时代变了,已经开始亏损了,三个徒弟该教的都教了,春明到时候再像两个师兄请教请教就行了。”

    何雨柱在前面大街买了两间铺面,又买了3个一进的院子,加上装修和店内流动资金,自己的积蓄差不多已经掏空了。

    有人说怎么不开酒楼什么的,何雨柱表示,刚刚改革开放,人民也还不富裕,没必要这样,而且自己的资本也不够,后面还要八大王事件,自己还是苟着积累吧。”

    何雨柱花钱买的三个小院没花太多钱,都是运动平反回来之后的人卖的,他们有的在农场安家,有的是套现跑路。

    何雨柱在肉联厂订了几副猪下水和肉,面先不上,因为要过年。

    又从菜市场买了菜,还专门弄了个三轮车。

    价格就定在2块一斤肉,不要票。毕竟一斤半才能卤一斤肉。

    猪杂1元一斤,凉菜3毛一斤。白面肉夹馍2毛一个。

    虽然现在大家都涨了工资,但是都不富裕。

    开业之前先用三轮车在轧钢厂傍晚下班的时候先卖个一星期卤肉打打名气。

    等到腊月二十三正式开业,趁着过年把名气打出来。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骗人的,除非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在那个巷子。

    腊月二十三,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何师傅卤肉馆正式开业。

    院子里已经打过招呼了,轧钢厂门口已经卖了一星期卤肉了,刘岚一天一盒饭卤下水已经宣传了一星期,万事俱备,今天开业。

    清晨5点,何雨柱已经来到了店里,先卤一锅肉和猪头下水出来。

    杏芝看着火的时候,何雨柱出去买菜,回来的时候就开始洗菜备菜,调料什么的昨天都已经处理好了。

    等9点多的时候肉就卤好了。捞出来放凉。

    把门打开,趁着现在还热把卤肉的香味儿散出去。整条街上全是卤肉的香味。

    然后三个孩子准时过来帮忙。

    然后10点钟,鞭炮响起,正式营业。

    全家分工明确,何雨柱切肉,杏芝调凉菜,和做肉夹馍。砖头称重,月亮收钱,弹头烧火卤下一锅。

    黑板上写清,猪肉2块一斤不要票,猪杂1块一斤不要票,肉夹馍2毛一个,凉菜3毛一斤。

    鞭炮声引来很多人注视 ,何雨柱绝对算得上前门大街第一个个体户。

    何雨柱走出门开始大声吆喝

    “各位老少爷们注意了,何师傅卤肉馆开业了,有卤肉凉菜肉夹馍了,不要票啊!”

    一连三遍,把人吸引过来了。

    现在各厂里还没放假,街上都是妇女小孩学生,等硫磺味儿一散,卤肉的香味再次充满大街。

    一位大妈过来问道

    “师傅,你这卤肉咋卖的?”

    后面还跟着一群妇女等着何雨柱的回答

    “大姐,卤肉2块,猪杂1块,凉菜3毛,肉夹馍2毛。毕竟一斤半肉才出一斤卤肉,我这还不要票。”

    何雨柱指着黑板说道。

    “确实不便宜啊,猪肉才8毛多。”

    “大姐,我这都是秘制调料,十几种呢,不好吃不要钱!”

    “行吧,大过年的,先来一斤肉尝尝。”

    “好嘞!您放心,保证好吃,让你吃完还想来!”

    何雨柱切好肉,砖头准备好油纸放在秤下面的盘子里,一斤,秤杆高高的。

    然后砖头就开始打包,递给了大妈。

    “您慢走,吃好再来啊。”

    然后后面的妇女跟上继续买,还有小孩。

    “买肉夹馍的在这边啊。”

    何雨柱指着杏芝说了一声,继续埋头切肉。

    人群中,断断续续的忙活到下午两点,4锅肉全部卖完。

    店里的两个煤油炉子都没停过。

    全家人松了一口气,暂时人还够,不算太忙,毕竟是中午。

    杏芝烤了几个饼子,做了几个肉夹馍,有拌点凉菜,全家一起吃饭。

    “你们三个一会儿可以出去逛逛,下午4点半之前一定要回来。”

    何雨柱对着孩子说道

    “爸,不用,我们今年就是来干活的,平时我们只花钱,也没挣过钱,今天突然有机会了,挺好的。”

    小月亮对着何雨柱说道,砖头弹头兄弟俩点点头。

    

    喜欢四合院我是何雨柱请大家收藏:四合院我是何雨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那好,吃过饭,你们三个数一下钱,我跟你妈收拾一下,下午轧钢厂里还有一波呢。”

    吃完饭,何雨柱继续卤肉,这个季节可以多准备一点,天冷,放的住。

    三个孩子在数钱算账,把各个面值的钱放一起,一百张用绳子捆住。

    杏芝把菜归类,顺便再准备点饼。

    下午3点半开始上人,冬天,天黑的早。

    下午5点半来到高峰,工人下班了。

    三个徒弟全过来帮忙了,韩春明在看炉子卤肉,马华跟胖子一个在做肉夹馍一个再帮何雨柱切肉。

    杏芝主要烤饼子和打包,弹头跟月亮收钱,砖头一直负责打包,忙活到7点。

    何雨柱给三个徒弟一人准备了一份卤肉,没给钱。然后就把他们三个打发走了。

    忙完全家就一起吃饭,然后再一起算账。

    “当家的,今天卖了1583元,比你一年的工资都高。”

    杏芝激动的说道。

    “正常,还没减去成本呢。毕竟我们是这条街第一家个体户,而且现在还赶上过年,加上我在轧钢厂的宣传,以后会更忙。”

    “怪不得要发展个体呢,个体确实挣钱啊!”

    杏芝感慨的说道。

    “不一样的,我在轧钢厂呆了25年了,加上我的手艺,卤肉又是熟食,卖的块,好赶上过年,最重要的是不要票。”

    “确实啊,我们今天凉菜都没有卖出去多少。”而且咱们的菜不便宜。

    “嗯,毕竟是冬天,吃凉菜的不多,但是,我们必须得有,好生意就这过年几天。”

    嗯,好,收摊,回家!

    喜欢四合院我是何雨柱请大家收藏:四合院我是何雨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