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听说了吗?听说长公子对于咱们用水淹大梁城的计策表示不满呢!而且呀,他还特意跑去质问王贲将军了呢!”一个圆脸身材纤瘦的宫女,像发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一样,满脸兴奋地对另一个身材比较壮硕的宫女小声嘀咕着。
“你从哪儿听来的呀?可别瞎说哦!这怎么可能呢?”身材壮硕的宫女一脸狐疑,显然对这个消息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哎呀妈呀,她怎么就听到这种要命的消息了呢!这可如何是好啊!身材壮硕的宫女心里暗暗叫苦,这要是传出去,那还得了!长公子可是大秦的公子啊,怎么能说他背离大秦呢!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啊!
“我可没瞎说,我是听伺候在政事堂的一个内侍说的。他说,李斯丞相看到这个消息时,都差点没把手里的密件给扔出去呢!”圆脸宫女见对方不相信,连忙解释道,还特意加重了语气,似乎是想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听到这话,身材壮硕的宫女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她立刻反驳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肯定是听错了!长公子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他可是大秦的公子,怎么可能背离大秦呢!”道。
“你可别乱说啊!长公子对大秦那可是忠心耿耿的,怎么可能会对这个计策有不满呢?那内侍说不定就是自己编造出来的,想要博人眼球而已。而且丞相要是真的看到了这样的密件,哪里会只是差点丢出去这么简单,肯定会非常严肃地彻查到底的。你这消息一听就不靠谱啊!”壮硕宫女一脸焦急地压低声音说道,生怕被别人听到。
然而,圆脸宫女却并不服气,她撅起嘴反驳道:“我那消息来源绝对可靠的,那内侍和我表哥关系很好的,他没有必要骗我啊!”
壮硕宫女听了更加着急了,她连忙伸手轻轻地拍了一下圆脸宫女的肩膀,说道:“哎呀,你呀你,这种话可千万不能乱说啊!要是传出去了,咱们的脑袋可都保不住啦!咱们就安安心心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别去掺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圆脸宫女看到壮硕宫女如此紧张,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一股后怕的感觉涌上心头。她不禁有些懊悔自己刚才的行为,于是便低声嘟囔着:“我也就是跟你说说而已嘛,又没有跟别人讲。”
壮硕宫女无奈地叹了口气,她深知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于是语重心长地对圆脸宫女说:“以后这种消息,你可千万别听,更别传了。咱们只是普通的宫女,可担待不起这样的责任啊!”说完,她急忙拉起圆脸宫女的手,匆匆忙忙地离开了这个地方,似乎生怕再晚一步就会惹上大麻烦。
然而,就在她们与那堵墙相隔的另一侧,还有几个人正站在那里。他们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惊讶和疑惑的表情,仿佛被刚刚听到的对话吓到了一般。
白嬷嬷站在人群中,心里不停地咒骂着:“这是哪家的傻白甜啊?怎么就这样被放出来了呢?也不好好教教她们,难道教导她们的宫人都偷懒耍滑去了?”她越想越气,觉得这些宫女真是太不懂事了,一点规矩都不懂。
这时,其中一个年轻的侍女小心翼翼地开口:“嬷嬷,咱们要不要把听到的这些禀告上去?”白嬷嬷皱了皱眉,思索片刻道:“先别急,这消息真假难辨,贸然上报说不定会惹出麻烦。”众人纷纷点头,不敢再多言。
回去后,白嬷嬷私下找了赵高,将这件事告诉了他。赵高也是大吃一惊。他敏锐的觉得会出事。此刻白嬷嬷也是严肃的一张脸说到。“论理我不该给你说这些,但是。我在这后宫风风雨雨几十年了,什么没见过。”
“如今,长公子以及其他几位公子还跟着王贲将军在跟随大军出征还没回来。就算他说了什么不该说的,那也不能用这个理由说他背弃大秦不是吗。”
“更何况,什么时候,政务堂的消息也能传出去了?甚至是连丞相那时候的态度。都模仿的一清二楚的。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巧的事情?”
“三人成虎这句话,你也是知道的。接下来,就看你了。”看着白嬷嬷严肃的样子,赵高也明白这个事情的严重性。
果然,如白嬷嬷所料,此事并未就此平息。原来,这两个宫女的对话也在那时候被一个心怀不轨的内侍听到了,只不过那个人正好跟白嬷嬷那群人是错开的导致双方都没碰到。
于是他就完美的错过了白嬷嬷,导致他错误的预判自己的结局。因为他想着,若是将这消息添油加醋地传出去,说不定能在某些人面前邀功。于是,他趁着夜色,偷偷将此事告诉了一个与长公子的母家有过节的大臣。
那大臣听闻后,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个扳倒长公子的好机会,他看了一眼内侍,说道。“此事是真的?”
“那是自然,若不是真的,我哪里敢来告诉您呢!只不过。。。嗯。。。”说着内侍看了一眼大臣,笑眯眯的搓了搓手指。
能做到这个程度,说明双方都不是愚笨之人。因此,这两个人没有过多的废话,迅速地达成了共识。
在送别内侍之后,大臣毫不犹豫地连夜奋笔疾书,撰写奏折。他深知机会难得,绝不能让这个绝佳的时机白白溜走。毕竟,当初芈氏对他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要将他置于死地,若不是他命大,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如今,他只不过是稍稍回报一下当年的恩怨罢了。更何况,长公子虽然是王上的儿子,但王上最多也就是斥责他几句而已。想到这里,大臣的心中越发笃定,手中的笔也越发龙飞凤舞起来。也让人连夜将这个消息散去给自己交好,或者跟芈氏有仇的人。
然而,此时的嬴骜却对这场即将掀起的风波一无所知。他依旧在后宫中,悠然自得地继续着他的扫盲日常,对外面的风起云涌浑然不觉。
第二天上朝之后,朝堂之上气氛异常凝重。大臣们似乎都在等待着一个重要的时刻,而这个时刻终于来临了。
一位大臣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针对扶苏的言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言辞犀利,毫不留情地批评扶苏的观点,并将这件事与芈氏一族联系起来。他声称正是因为芈氏一族没有教导好扶苏,才导致扶苏发表如此不当的言论。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