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76章 我是宋芫
    转眼已至八月,暑气渐消,秋风送爽。

    院中桂花盛放,满树金黄,香气馥郁。

    然而花开不久,便被宋晚舟全部薅去作坊,用来制作桂花露了。

    桂花露一上市,便成了花想容胭脂铺的抢手货。

    每日清晨铺子还未开门,便有丫鬟婆子在外排队等候,生怕来迟一步就买不到这限量发售的香露。

    “小姐,桂花露又卖光了!”徐悦无奈道,“城东乔府的夫人没买到,正闹脾气呢。”

    宋晚舟正对着铜镜试新调制的胭脂,闻言头也不抬:“按老规矩,给她留一瓶下回的份额。”

    她蘸了些许玫瑰膏点在唇上,铜镜里顿时映出个朱唇皓齿的俏佳人。

    “对了,让作坊再赶制三十瓶,后日就是中秋了,各家夫人小姐都要走礼的。”

    “还有中秋节礼都准备好了吗?作坊的工人们都辛苦了大半年,该好好犒劳一番。”

    徐悦笑着应道:“都按小姐的吩咐备好了。每人两斤月饼、一斤肉,还有二两银子的红包。荷花她们几个管事的,另加了一对银镯子。”

    宋晚舟满意地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给王夫人府上准备的节礼要格外丰厚些。这段日子多亏她帮我们引荐了不少贵客。”

    中秋节前一天,作坊便停了工。

    荷花、春妮和秋菊收拾好行装,租了辆牛车,欢欢喜喜地回家过节。

    牛车刚进村口,荷花就看见爹娘和弟弟站在老槐树下等着。

    石头搓着手来回踱步,郑氏则不停地朝大路上张望。

    “爹!娘!”荷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一头扎进郑氏怀里。

    郑氏紧紧抱住荷花,眼眶泛红,上上下下打量着她:“闺女,在县城过得咋样?累不累啊?”

    荷花笑着摇头:“娘,我不累,在那边吃得好住得也好,您和爹就别担心啦。”

    石头接过荷花手中的包袱,咧着嘴笑道:“咱闺女出去一趟,看着更精神了。外面热,先回家说话。”

    春妮和秋菊也各自与家人汇合,三家人热热闹闹地往村里走去。

    路上不时有村民打招呼:“哟,荷花回来啦?在县城过得咋样?”

    荷花笑着一一回应,言语间透着自信与从容,与几个月前那个腼腆的小姑娘判若两人。

    中秋节这天,张家村家家户户都飘着月饼和炖肉的香气。

    荷花起了个大早,帮着郑氏准备团圆饭。

    她将从县城带回的桂花糕和蜜饯摆上桌,又取出给家人缝制的新衣裳:“娘,这是我用工钱买的细棉布,给您和爹做了身秋衣。”

    郑氏摸着柔软的布料,眼眶发热:“傻丫头,自个儿攒钱不容易,咋又乱花钱......”

    “挣了钱就是给家里花的呀。”荷花笑着挽住母亲的胳膊,“还有阿爷和奶奶的,我都备好了。”

    正说着,院门突然被敲响。

    石头去开门,只见马楷承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包点心。

    “叔...听说荷花回来了...”少年结结巴巴地说,耳根通红。

    石头了然一笑,侧身让他进来:“进来吧,荷花在屋里呢。”

    荷花听见动静,抬头看见马楷承,脸上顿时飞起两朵红云。

    郑氏连忙迎上去:“小马来了?快进来坐!”

    马楷承挠挠头,将点心递给郑氏:“婶,这是县城买的桂花糕,给您和叔尝尝。”

    郑氏笑着接过,给石头使了个眼色:“当家的,咱们去后院看看鸡去。”

    孙氏也识趣地拄着拐杖往外走:“老婆子去菜园子摘点菜。”

    转眼间,屋里就剩下了两个年轻人。

    马楷承局促地站着,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荷花:“你...你在城里过得好吗?”

    荷花点点头,指了指凳子让他坐下:“挺好的,作坊里活不累,二丫对我们也很好。”

    她给马楷承倒了杯茶,两人相对而坐,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荷花先说起在县城作坊的种种趣事,说到兴起处,眉眼弯弯,眼神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整个人仿佛都散发着光彩。

    说到最后,她轻抿嘴唇,笑容里透着一丝自豪:“现在我还能教新来的学徒呢,宋先生夸我学得快,做得好。”

    马楷承听得入神,目光始终追随着荷花,满是倾慕:“荷花,你真厉害。我就知道,你做什么都能做好。”

    他微微低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呢,还是在私塾里跟着夫子念书,最近夫子教了些新的文章,我日夜诵读,倒是明白了不少道理。”

    不过他读书笨,能考上童生已经是祖坟冒青烟,想要再进一步考取秀才,说实话,马楷承心里真没多少底气。

    此时看着荷花那般光彩照人,侃侃而谈在县城作坊里的所学所悟,马楷承心里既骄傲又有些自惭形秽。

    他想,他也该好好为未来打算打算,不能总是这样浑浑噩噩。

    至少,要配得上如此优秀且努力的荷花。

    此时,宋家也在热热闹闹地准备过节。

    

    喜欢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请大家收藏: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今年难得宋舒两家一同过节,舒家众人早早便来到了宋家。

    舒长盛进门就嚷嚷道:“小宋,听说你有好酒,别藏着掖着了,赶紧拿出来。”

    “就你馋酒,一进门就讨酒喝。”宋芫白了他一眼,随即吩咐阿乾将地窖酿的烧酒拿出来。

    这酒是经过反复蒸馏提纯,才得来的精品,度数高,劲儿大,入口辛辣,回味却带着醇厚的粮食香。

    酒酿出来后,宋芫只给舒父送去了一小坛,毕竟宋芫没少薅舒父的好酒,都快把舒父珍藏的酒窖搬空了,送坛酒略表心意也是应当。

    哪晓得被舒长盛知道了。

    这不,一到宋家,就眼巴巴的讨酒来了。

    不多时,阿乾抱着一个酒坛走进来,轻轻放在桌上。

    宋芫这才揭开酒坛的泥封,刹那间,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萦绕在整个厅堂。

    “好家伙,这味儿,够劲儿!”舒长盛凑上前,深吸一口气,脸上满是陶醉之色,“小宋,你可真是深藏不露啊,这么好的酒,藏了多久了?”

    “也没多久,就大半年。”

    “这酒香,倒是有些像北方的烧刀子。”宋远山微微眯起眼睛,细细品味着空气中的酒香,又道,“不过,似乎又比烧刀子多了几分醇厚,少了些粗犷。”

    “一会儿再喝,现在喝醉了,嫂子可要怪罪我了。”宋芫看着舒长盛那迫不及待的模样,笑着打趣道,“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不然这烈酒下肚,可够你受的。”

    夜幕降临,圆月高悬。

    众人围坐在桂花树下,举杯共饮。

    宋芫举起酒杯,笑道:“今日中秋,难得两家团聚,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众人齐声应和:“干杯!”

    酒水入喉,舒长盛只觉得那股辛辣顺着喉咙直抵肠胃,可随后而来的醇厚粮食香又将这股热辣慢慢中和。

    最终留下的,是满口馥郁、悠长绵远的回味。

    “就是这个味儿!”

    舒长盛记得,好些年前,宋芫来家里做客时,带的酒就是这般滋味,让人喝过一次便难以忘怀。

    一转眼六年过去了,当时大哥二哥都还在家中,如今却只剩他一人陪伴父母左右。

    舒长盛心中微涩,仰头又灌了一口酒。

    月色如水,桂香满院。

    宋芫酒量本就不算好,几轮酒下肚,渐渐地,眼神开始迷离,脸颊也泛起了酡红。

    他撑着桌子,眼睛一瞬不瞬盯着舒长钰头顶上那轮月光,嘿嘿笑了笑,身子一歪就往他肩上靠。

    “舒长钰,我好像看到你头上有个光圈,哈哈,你是不是要成仙啦?”宋芫含含糊糊地说着,言语间满是醉意。

    “让我摸摸这光圈,是不是热乎乎的......”说着,宋芫便伸出手,在空中胡乱摸索,手指险些戳到舒长钰的眼睛。

    舒长钰眼皮微微跳了跳,抓着宋芫的手腕,不叫他乱动。

    宋远山虽也有些微醺,但还保持着理智,见宋芫这副模样,笑着摇摇头:“大树这小子,一喝酒就没个正形。小舒,你先扶他进房吧。”

    “大树?”宋芫茫然地地抬起头,眼神迷离,努力聚焦看着宋远山,嘴角扯出一个傻乎乎的笑容,“爹,你咋叫我大树呀?我不是大树......”

    “我是宋芫...芫荽的芫...嘿嘿。”

    喜欢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请大家收藏: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