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1章 统筹之争2 反刘大网 北魏分裂
    凌晨时分,感染者的意识通讯还没结束。

    司马懿:“那你就按照你的办法来吧,我们继续按照计划行动。”

    “现在只有一个阵营里还没有我们的人,汉化胡人阵营。”

    “趁现在他们内斗的时机,我们得找机会渗透进去。”

    刘义隆:“嗯,不好办啊。他们铁板一块,也没有心理上的弱点。”

    “拓跋家与他们的关系微妙,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

    王莽:“只能这样了。那,我们可以争取元恪或者元诩。还有昨天来的那三个傀儡,也可以试一试。”

    孙权:“不就是心理弱点吗,元恪和他后面的皇帝多的是!”

    “现在逆汉化风潮又来了。他们是倾向于听从元宏还是拓跋珪。”

    “元恭没怎么施展才能就被杀了。元恪并不是一个昏君,但祖宗对他很不满,他也想要挽回形象。”

    司马绍:“那个黑球还在我这里,就由我来动手吧。”

    司马懿:“那姚苌来协助你。”

    “哼,不需要,我一个人就够了。”

    司马绍讨厌司马懿和姚苌这种人。

    孙权劝阻道:“司马绍,你和姚苌一起,这样安全些。现在还没到时候。”

    司马懿:“嗯,还是吴大帝看得明白啊。司马绍,你还太年轻。”

    意识通讯结束后,司马懿一个人站在房间里思考,他已经构思好了早上要去演的戏码。

    这一个晚上特别漫长。

    到了白天,栅栏区,各自阵营的候选人将在这里公开。

    几乎所有皇帝都在这里集合了。

    刘邦的神色淡然,“我本人退出选举,这个机会应该让给年轻的后辈。”

    “政哥,您作为华夏第一个皇帝,心里应该也是这样想的吧。”

    现场的火药味一下子就上来了。大家都明白,刘邦当着众人的面这样说,这是在捧杀。

    嬴政要是表示拒绝,那他的本来就不多的名声就会一落千丈,大家都会觉得他赖在这里不走,没有刘邦坦荡。

    可要是表示支持,刘氏的目的就达到了,嬴政本人失去权力,然后被迫把权力下放给他集团的皇帝。

    嬴政稍微停顿了一会,然后说道:“刘邦,很好,我正有此意。”

    “那么,刘邦,你想要推荐谁呢?我觉得你的眼光应该没退步吧。”

    刘邦:“当然是让贤,推荐贤德之人啊。”

    “比如说?”

    情况又逆转了,嬴政相当于直接把刘邦的心思点了出来。

    现在就看刘邦怎么回答了。

    很多聪明人也都明白了,刘邦想要推荐自己的直系后代,那么实际上还是刘邦掌权。

    那么嬴政话中隐含的意思就是:

    刘氏集团现在很是嚣张,他们今天可以对我动手,将来就会轮到你们。

    所以我们可以联合起来,先对付刘氏。

    然而,还不等刘邦回答,苻坚就站了出来。

    “两位先人,我们要以和为贵啊。大家都不希望再有内战了。”

    苻坚已经表明了汉化胡人阵营的态度,两不相帮,保持中立。

    汉化胡人阵营属于中间势力,他们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所以嬴政和刘邦两人都没有说话,分别退回到各自的阵营。

    一张反刘氏的大网正在逐渐形成,里面除了嬴政集团外,还有感染者、司马家、姚苌。

    接下来,各个主要的皇帝开始轮番表态。

    刘邦本人没有说话,但刘恒、刘彻和刘秀都站了出来表示自己参选。

    刘秀下台后,刘裕缓缓走向台前。

    “各位,我刘裕也将代表刘氏参选……”

    刘邦:“可恶,失算了。他们竟然想到了这一招。”

    刘秀:“唉,刘裕果然与我们心怀间隙。但他这样不就是甘愿给别人当枪使吗?他们想借此分裂刘氏。”

    刘邦:“你想去劝说他?没那么容易。”

    “现在得看看司马家和姚家的态度。他们会放下私仇,支持刘裕吗?”

    台上,刘裕接着说道:

    “虽然我的辈分并不算高,但正如汉高帝所说,我们的选举不论辈分。相信大家都会选出心目中最适合的人。”

    曹操直接带头鼓掌,“很好,很好,那我就直接表态支持你了!”

    刘义隆直接支持他的父亲,孙权、萧道成也先后表示支持。

    刘义隆心想,你们大汉和我的血脉的差很远了,我肯定要支持我的父亲。

    况且,我也是感染者的一员。为了这个崇高的理想,我还要大义灭亲!支持父亲不过是我们的一小步。

    刘邦,你们都是以姓氏为划分,展开内斗的,你们的本质都一样。

    拓跋珪直接表示反对。

    “我直说了,我代表拓跋家反对啊!大家都想一想,刘宋的逆天皇帝很多,这是因为刘裕的家教不好。”

    “家教尚且如此,他能管理好空间吗?”

    元宏和他后面的皇帝都没吱声,他们遵从苻坚的态度,选择两不相帮。

    司马家和姚苌也都不吱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尽管拓跋珪这样说,但很多皇帝都有顾虑,理由很直接。

    刘裕本人战斗力这么强,不好惹啊。

    刘启:“王莽,你的态度呢?”

    王莽:“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当然支持贤德之人。”

    嬴政选择退位,王莽不参选,那他们那边的人选就落在曹操、孙权和萧道成之中了。

    萧道成宣布自己资质不够,退出选举。所以最后的席位还是在曹操和孙权两人之中。

    孙权用意识通讯给感染者发消息:“看到没,我早就算好了。”

    “萧道成是南方人,他会偏向于同为南方人的我,最后我一定会连任。”

    “退一步说,就算我下台了。孙曹两家的关系还算可以,我们也不会怎么样的。”

    苻坚直接钦定元宏为他的继承人,在众多候选人中,元宏的地位最稳固。

    轮到元宏上台时,才33岁的他看着诸位前辈,还有些不知所措。

    然后,出乎意料的是,司马懿带着司马炎和司马绍走上了台。

    “不是,司马懿名声都这么臭了,他竟然也上台了?”

    “他们肯定想搞什么阴谋。”

    司马懿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不想参选,我推举司马炎和司马绍。”

    司马绍直接就在台上反对。

    “祖宗,晚辈认为自己资质不够,不适合担当如此重任,希望退出选举。”

    不是,司马懿推举司马炎就算了,毕竟他年纪较大,有些经验。

    但这样是在把司马绍放在火上烤啊,这是对待自己后代的态度?

    而且,两人不管谁当选,不都是你司马懿的傀儡吗?

    等一下,在场的皇帝中有些人揣测出了司马懿的用意。

    其中也包括嬴政,他心里想着,司马懿不愧老奸巨猾啊。

    自己就是捏着鼻子也得支持他了。

    之前,刘裕决定参选。这符合嬴政集团和南朝联盟的利益,但不符合拓跋家、司马家、部分汉化胡人和姚家的利益。

    这样下去,嬴政在刚开始试图组建的反刘氏大网就有可能被刘邦趁机拆掉。

    现在,司马懿让他的两位后人参选,就是在给嬴政集团递话:

    我们司马家和姚家会参加反刘氏大网,但作为交换,你们得给我们一个席位。这对你们是有利的。

    这对拓跋家也是有利的。拓跋珪就不必亲自出面处理与刘裕的私仇了,让司马家冲在前面就好了。

    对于其他普通皇帝来说,他们也不用顾虑了,反正有个吸仇恨的司马家顶着呢。

    刘秀:“挺可以啊,这么丝滑的利益链就这样形成了。”

    刘邦:“我倒是感觉有些蹊跷,这么顺利,这么团结,所有势力都不约而同地对付我们?总觉得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

    “那么,我们就先从刘裕那边入手。刘秀,你去劝说吧。

    “同时,就是算上司马家,也还剩下一个席位空缺,我们还可以争取。”

    刘彻:“对了,刘秀,你之前的录音还存着吗?”

    (第119章中司马懿和司马绍争吵的录音。)

    刘秀:“还存着。”

    “那就找机会公开出来,这样可以离间他们的关系。这个反刘氏大网一定有弱点。”

    到这一天结束时,候选人名单已经基本确定,他们分别是:

    刘恒、刘彻、刘秀、刘裕、曹操、孙权、元宏、司马炎、石勒、姚兴。

    由于还剩一个席位空缺,苻坚就让石勒和姚兴也把自己的名字写上,视为候补。

    ……

    北魏最后的两年依然发生了很多事情。

    高欢拥立的傀儡元修竟然也走了元子攸的老路,不甘于傀儡,打算反抗高欢。

    元修是个体面人。

    元子攸:“他的操作空间比我要大啊。至少大魏还有两大势力,可以互相制衡。”

    “不过,他能有这样的操作空间,不还是因为我吗。”

    532年7月,高欢攻破晋阳,将自己的大本营迁往晋阳,以此遥控中央。

    533年1月,高欢突袭秀容,最后尔朱兆在走投无路下自杀。

    尔朱氏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斛斯椿等人站在元修这边,帮助他在洛阳组建自己的班底,然后拉拢关中的贺拔岳等人。

    元修趁机拉拢高欢的党羽高乾,与其盟誓,高乾后来向高欢告密。

    但告密一事被元修得知,于是元修直接把高乾卖掉,高欢也对高乾没了信任。

    最后,高乾被两头出卖,被元修所杀。

    贺拔岳派使者试探高欢,宇文泰前往晋阳与高欢相见。

    高欢希望宇文泰能为自己效力,被拒绝。

    宇文泰建议贺拔岳扩张自己的势力,元修表示支持。

    除了灵州的曹泥支持高欢外,其余势力表示归附。

    西北有孤忠。

    高欢派人策反了侯莫陈悦。

    534年2月,河曲之变,侯莫陈悦杀掉了贺拔岳,完成了对关中集团的斩首。

    侯莫陈悦没有趁机兼并贺拔岳部众,任由其群龙无首,自己率军撤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